浅谈影响歌唱音准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时间:2022-06-03 06:44:52

浅谈影响歌唱音准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摘 要:在声乐训练及演出当中,经常会遇到音准方面的一些问题,严重的影响声乐艺术的表现力。引发声乐音准的问题的因素有很多,作为声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分析声乐中出现音准问题的真正原因,从而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笔者根据自己的一些教学和实践经验,整理成文,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音准;表现力;呼吸;旋律;和声;调式

一、 因呼吸造成的音准问题

呼吸是歌唱的动力,呼吸的技巧是声乐演唱的基础。在声乐中的概念已经不再是平常生活中的概念了,它是歌唱音准的重要保证。在歌唱当中的地位是不可或缺。那么下面就实例来说实际中遇到的歌唱的气息问题。好的声音离不开科学的呼吸方法。

发声时,气息吸得太浅了或者太多,这样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偏高或者偏低。例如,男中低音的声部如果在演唱时容易唱的太大太重,为追求浑厚的声音而失去音准的把握,更失去对音乐的表现,音准是声乐演唱美的基础。这是吸得太深而导致的音偏低。这是纯腹式呼吸。

很多女声初学者中容易抬高喉头,按压舌根的情况,随着音高的提高,气息越来越高,越吸越浅,从而造成了发音器官的紧张程度,加大了气息对声带的冲击力度,而出现音偏高,甚至偏喊叫的音质,影响了声乐美的表达。

这些问题都是初学者容易出现的通病,因为气息的训练没有形成正确的概念而导致歌唱中的音准问题,正确的呼吸方法是美声唱法中的胸腹式联合呼吸。吸气时,能够感觉到横膈膜下沉,胸腔下部和腹部隆起,小腹微收均匀送气。后背的腰要保持,不能懈。气息和声音的关系是相反的,而不是一直的,音高越高, 胸腔要打开。气息越要往下沉,全身的舒展去练习。多做正确的气柱抗的平稳和弹跳的无声的气息的练习,多做哼鸣的上哼下叹无声歌唱状态练习,再唱练声曲。可有针对地做大跳八度音程的练声曲。

当然,歌唱气息的训练也是一种身体肌能的训练,每天都要练习,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练习。很有可能就是有各种漏气、肌肉懒、身体肌能跟不上的现象。

气息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声音的音高、音色、时值。一切演唱技术的训练都是为了音乐,要想随心所欲地表达音乐的形象,声乐中就离不开扎实的呼吸技术的支持,吸气肌肉与呼吸肌肉的默契、协调、准确地配合声带发音,才能表达各种音乐的形象的变化。

二、 因旋律的调式造成的音准问题

调式的问题应该归到视唱练耳,在专业的学习中,其实是一门专业性的课程。调式中的音级有稳定,有的不稳定。不稳定音级都有着向稳定音级靠拢的一种倾向,音乐中我们把这现象叫趋势,比如在七声调式中,最稳定的音级是第一级,相对稳定的音级是第四级和第五级,其余的音级均为不稳定音级。特别是大调式及和声小调的第七级最容易偏高,尤其是在演唱中大七和弦的时候,极易偏高。那么平时就应该多唱一些视唱书上的练习曲,大小调音阶的练习,多跟调准的钢琴模唱,建立内心听觉,建立起调式中的准确的音高概念。这个过程不会很短,需要长时间的固定音准的聆听,从单音开始,单音、音程、和弦、旋律、节奏的听辨训练,逐渐的建立音高概念,特别是针对天生的五音不全的人,练习的时间要比别人更长些。

三、 音程、和声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和声是指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

的法则同时发声而构成的音响组合。它包含:①和弦,是和声的基本素材,由3个或3个以上不同的音,根据三度叠置或其他方法同时结合构成,这是和声的纵向结构。②和声进行,指各和弦的先后连接,这是和声的横向运动。和声有明显的浓,淡,厚,薄的色彩作用;还有构成分句,分乐段和终止乐曲的作用。那么就要先训练和弦,从大小调大三和弦开始,依次主级和弦、下属和弦、属级和弦。跟调式的概念联系起来学习,不要孤立的训练单个和弦,一定要带到调式当中去想,去记忆。然后,加深的是七和弦,大小调中的各级的七和弦,这些都是视唱练耳的专业课程。也是为了声乐、器乐演奏过程中更好的音准。

音程是和声的基础,音程是由两个音组成的,音程中的大小音程。不协和音程的训练尤为重要,大七、小七,减七,增四、减五等。这些都是旋律组成的基础,非常重要,这样的基础训练不可以忽视。

四、 有些演唱者在台下或者课堂上演唱都没有问题,能够正常的发挥应有的水平,唯独上台后,演唱水准大打折扣,有时还会出现音不准的现象,严重影响舞台上的演出效果,究其原因,还是与心理素质有关。心理学上说,人的性格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一般来说,前两者为外向型,后两者属于内向型。外向型的人开朗、活泼,不容易怯场,内向型的人缺乏自信,容易羞怯。”当演唱者在舞台上胆怯时,没自信不敢唱,此时,音准就会受到影响,可能音会偏低,因为,由于畏首畏尾的演唱状态不够积极,达不到应有发声的状态,音高就会差那么一点,很容易就唱到琴缝里,就是我们说的“琴缝音”,而不在准确的音位上。所以,演唱者在上台之前应调整好本身的心态,坚持一种平和的演唱状态,让本身的情绪稳定,尽量想怎样更好的表达作品,让本身投入进去,剔除杂念,以减轻紧张带来的不良情绪。事实上,紧张不仅会使演唱者怯场、不敢唱,从而导致音准偏低,有时紧张还会使演唱者过度兴奋,从而导致音准偏高也是有的。演唱者由于紧张,而导致过度兴奋,在演唱中,尤其遇到高音部分,加上情绪的激动,很容易把音唱高。对于此种情况,演唱者依然是要稳定本身的演唱状态,调整本身的情绪,在张嘴演唱之前认真的将本身演唱的作品在心里过一遍,整理好演唱思路,确保刚张嘴时平稳的进入演唱状态,接下来,就会越唱越顺。总之,对本身整体的演唱状态进行调整是很重要的,它将决定着演唱的质量,也能规避演唱中出现的不利因素,如音准问题。

五、 对本身整体的演唱状态进行调整是很重要的,所以在台下要做的功课太多了,各方面都要顾到,有的人上台就不如在平日里训练时的结果好,上台紧张就气息发虚,音不准。这有基础的问题,也有声乐技巧的问题,也有上台心理的问题。声乐技巧训练并非短时间能够达到很好的,必须要有一定时间的积累,并且正确的声乐技巧加上刻苦努力的练习才能出现很好的音色、音质、在音准的基础上更美化。在台上才能展现出最好的自己。当然正确的声乐发声方法为前提是很重要的。如果错误的方法多练习反而会导致不理想的结果,声音声带小节,事半功倍。

结语:综上所述,不仅仅是以上分析的单方面会导致音准问题,其中哪个弱都会导致音准问题,所谓艺高人胆大,它是多方面的能力。要从多方面去完善。当然勤加练习是基础。只有刻苦学习,多听,不断练习、揣摩,才能解决、提高音准问题。

上一篇:应对上海自贸区湖州市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策略研... 下一篇:浅析韩国舍尔与中国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