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网模式”干预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血管风险的研究

时间:2022-06-03 06:40:27

“生命网模式”干预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血管风险的研究

代谢综合征(MS)的特征是腹型肥胖、脂代谢及糖代谢异常、高血压等,其共同病理基础是胰岛素抵抗,它聚集了引起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多重危险因素。若诸多危险集聚于一体,其协同作用远远大于各危险因素单独作用之和。本课题依据WHO制定的诊断标准,对MS的多重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评估,探索在MS患者中应用生命网模式,综合治疗、随访、健康教育及干预为一体的系统的服务方式,观察各组分的转归以及对心血管及替代终点事件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2003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MS患者340例,均符合MS诊断标准(CDS诊断标准)1。其中男210例,女130例,年龄20~68岁,平均50.2±8.9岁。其中280例入选MS生命网干预组,其余60例因工作、个人意愿等各种原因不能进行系统干预者作为对照组。

病情评估:所有MS患者在入院/门诊就诊的24~48小时内进行。由专科医生负责询问、评估,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吸烟饮酒史、社会状况、健康状况、心血管病家族史、服药史、体力活动情况、工作情况、遗传病史等。并测定身高、体重、腰臀比(WHR)、体重指数(BMI)、血压、心率、血压(BP)、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低密度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S)、空腹胰岛素(FINS)、血尿酸(U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24小时尿微量蛋白(24hUmAlb),双侧颈动脉中膜厚度及粥样斑块数等基础值。血压测定采用校正的汞柱式血压计,规定在采血前测量,测量前至少静坐5分钟,不吸烟,测2次坐位右上臂血压,取其平均值。颈动脉B型超声检查。

治疗方法:干预组进行生命网模式干预。对患者推荐及指导综合干预治疗方案,包括:①饮食疗法:限制高热量饮食;②运动疗法:每天进行1次有氧运动,30分/次,每周进行5次;③药物疗法:包括控制空腹血糖≤7.0mmol/L;控制血压

结 果

干预后生命网组与对照组心血管危险组分评分比较,见表1。

生命网组与对照组1年、3年、5年后资料对比,见表2。

讨 论

MS是指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多代谢异常性疾病。芬兰的一项缺血性心脏病危险因素研究对1209名中年男性进行为期114年的随访,结果发现,MS使冠心病死亡风险增加19~23倍,使总的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16~20倍,使所有原因的死亡风险增加09~11倍2。

本课题研究显示,MS患者多数合并3种以上的危险组分。对280例患者的系统干预后,大多数患者的血糖、血压及血脂及hs—CRP等指标在1年内得到有效控制;但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WHR、BMI往往在1年时并无明显改善,多需要3年以上的持续控制才能达到显著差异(P

依据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冠心病、脑卒中综合危险度评估及干预方案的研究”(指南)结合本组资料,进行危险分层,整体评估心血管危险因素,经过1年的入网干预,风险因素得到初步控制,3~5后可以观察出颈动脉中膜厚度及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提示生命网模式干预,可有效的减少MS患者出现血管性病变及心血管事件发生。

上一篇:纤维支气管镜治疗重症呼吸道感染42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诊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