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苯巴比妥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探讨

时间:2022-09-09 01:23:30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苯巴比妥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探讨



摘 要 目的: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苯巴比妥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选取足孕剖宫产正常新生儿12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3例,对照组60例,试验组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对照组不用,两组胆红素>12mg/dl时加服苯巴比妥,观察第1次排胎便的时间,第3天及第6、14天经皮测胆红素值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第1次排胎便的时间有显著差异性,第3天、第6天、14天经皮测胆红素值有显著差异性,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苯巴比妥早期应用可预防新生儿黄疸,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 苯巴比妥 新生儿黄疸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9.131

新生儿黄疸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前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向后者转化,而病理性黄疸易导致胆红素脑病,而在某些情况下低于现行病理性黄疸标准也有形成胆红素脑病的可能,另外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和胆红素水平是一个动态发育的过程,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血清胆红素值达到一定限度造成脑损害的危险性越高1,很多学者研究证明剖宫产出生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剖宫产出生的新生儿,因此早期干预、延迟剖宫产新生儿黄疸出现的时间,降低胆红素水平及促进黄疸消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10月收治剖宫产分娩的正常新生儿123例,符合条件:孕周37~42周,羊水清,体重>2500g,1分钟及5分钟Apgar评分均10分,母亲血型为A型、B型、AB型,RH阳性。其中男65例,女58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3例,对照组60例。

方法:试验组在生后1小时内开始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规格1g/袋、15袋/盒,3次/日,0.5g/次(半包),用温开水溶解喂服,连用6天,试验组与对照组出生后半小时开始哺乳,母乳喂养,保持每日小便5次以上,第2天开始经皮测胆红素(经皮测胆红素仪:JAUNDICE—METER,JM—102),胆红素>12mg/dl加服苯巴比妥0.5mg/kg/日,分两次服用,连服3天。观察第1次排胎便的时间,第2天开始每天经皮测胆红素,记录两组黄疸指数,分析出生第3天、第6天、第14天经皮测胆红素值,(因为生理性黄疸生后2~3天开始出现,6天达高峰,7~14天消退,故分析3、6、14天胆红素数值,观察疗效),为减少测量误差,由同一医师检测新生儿额,胸骨上端,足底三部位读数之和取平均值,换算成mg/dl。

正常新生儿99%以上生后48小时内排胎便,设定胎便生后6小时为早排,6~12小时排为正常,超过12小时为迟。经皮测胆红素值与黄疸的关系,设定:6~8.9mg/dl为轻微黄疸、9~11.9mg/dl轻度黄疸、12~14mg/dl中度黄疸、达到或超过12mg/dl(204umol/L)诊断高胆红素血症2,>14mg/dl为重度黄疸,转儿科治疗。

实验中发生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用SPSS13.0完成。

结 果

试验组胎便早排20例,明显高于对照组,X2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两组新生儿第3天胆红素值分布比较,提示试验组轻、中度黄疸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见表2。

两组新生儿第6天胆红素值比较,试验组第6天经皮测胆红素值,提示中度、重度黄疸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X2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见表3。

两组新生儿第14天胆红素值比较,提示试验组轻微及轻度黄疸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X2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试验组高胆红素血症的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5。

讨 论

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因素:

⑴围产原因:①产前使用缩宫素,产前使用较大剂量的缩宫素引产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原因;②剖宫产手术增加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术中通过胎盘到胎儿循环,可引起新生儿红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以及剖宫产本身使胎儿首次呼吸功能建立不尽完善,影响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生后红细胞压积增高,红细胞破坏增加,胆红素生成增多;术后、疼痛、饮食限制,不能短时间内有效母乳喂养,延迟排胎便,③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低氧可使胎儿或新生儿体内红细胞生成增多;窒息、缺氧后的新生儿常常有肝脏供血不足,使肝酶的活性降低,发生高胆红素血症。④早产儿肝功能发育不成熟,另外早产、低体重易并发低体温、低血糖、低蛋白血症,亦可使肝酶活性降低,游离胆红素升高。⑤难产、第二产程延长者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缩宫素的应用机会增加,新生儿头皮血肿等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增加3。

⑵新生儿本身的生理特点:①新生儿出生时肠道内无细菌,缺少参与胆红素代谢的细菌,随胆汁进入肠道的结合胆红素不能被还原成粪胆原,新生儿肠道内含有高浓度胆红素,且肠道环境PH值偏碱,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可使结合胆红素分解,脱去葡萄糖醛酸基重新转变为脂溶性未结合胆红素,迅速从肠黏膜吸收,经门静脉进返回肝脏,这是新生儿肠肝循环。新生儿胎便的特点,内含有显著数量的胆红素(80~100mg),相当于新生儿胆红素产生的5~10倍,如果新生儿进食不足,肠蠕动减少,胎便排出延迟,可使肠道内结合胆红素排出减少,使肝肠循环增加,延迟、增加了通过肠肝循环再吸收成为游离胆红素的机会,这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原因3。②胎儿时期的低氧环境使红细胞的生成增多,新生儿出生后自主呼吸建立,血氧分压升高,加之新生儿红细胞的寿命短(70~100天),造成过多的红细胞迅速破坏,每天产生较多的胆红素(约8.5mg/kg),约相当于成人

上一篇:新生儿惊厥处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下一篇:早发型重度子痫前89例期临床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