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数学生活化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时间:2022-06-03 06:03:30

创设数学生活化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从数学教学的需求出发,让学生从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中去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生活情境、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实际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注意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周围的实际问题。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趣引入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赋予情感,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如在教学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认识小数》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五一长假小红和妈妈到超市去购物,但是小红不认识商标上的数,不知道表示多少钱?你能帮助他吗?接着教师出示准备好的一段逛超市的录相,让学生边观看录相边帮助小红说出商标上的数表示几元几角几分。这样学生就自然进入到认识小数的课题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做个有心人,简简单单的生活场景就能把学生带入一节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而且学生整节课的学习热情会始终高涨。

二、挖掘生活素材,自主探究新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经常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数学,贴近他们的生活素材。如在教学《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时,可带学生到商店去买东西,把买来的东西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学生边议论自己买的东西,边算一算自己花的钱数,自主与合作探索数学问题的热情极高,不一会儿,学生便提出了各种不同的问题:⑴铅笔和橡皮一共用了多少钱?⑵笔记本比铅笔贵多少钱?⑶每个飞机60元钱,给售货员100元钱,应找回多少钱?学生经过讨论都有一个比较满意的解答,这样教学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生活经验,练习巩固新知。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

教材中有一部分的习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隔较远,教学中难以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在练习环节可将原有一些脱离学生生活的习题,做适当的改变,引进相关的生活问题,以加深理解新知,激发学生练习兴趣,提升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法后,安排这样一个数学问题:学校开展敬老活动,邀请老年人和小朋友一起去秋游。老年人25人,小朋友150人,老师3人,公园门口写着:“门票成人每人30元,学生每人15元,团体30人以上每人20元。”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购票方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设计方案:

全买团体票:(25+150+3)×20=3560(元)

不买团体票:(25+3)×30+150×15=3090(元)

一部分买团体票,一部分不买:(25+3+2)×30+(150-2)×15=2280(元)

这样进行教学,既把学生所要学习的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融合起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的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体验生活中数学的无穷魅力,又把课本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深奥的道理通俗化,促使学生以积极的、轻松的、愉快的心态投入学习,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掌握数学知识。

四、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应用新知。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数学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有益延伸,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教师应紧扣教材,针对教材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素材,布置符合学生实际的作业。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后,布置了这样一个家庭作业:请你当个小小设计家,学校的操场旁边要设计一个近似三角形的绿化带,面积是15平方米,你帮老师设计一个,可以有几种设计方法?哪种设计方法比较美观?通过研究,学生不仅巩固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还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渗透了优化的思想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吸引学生的参与,变“苦学”为“乐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俞正强著,《数学学习与“数学生活化”的课堂把握》,小学数学教师

上一篇:谈中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 下一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需“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