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成为“心灵鸡汤”

时间:2022-06-03 05:18:17

让语文课成为“心灵鸡汤”

摘要:美国作家埃菲尔德等人创作的《心灵鸡汤》对我们语文课堂帮助很大。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中,有很多元素可以成为我们的“心灵鸡汤”。笔者在此探讨了在语文课堂上如何进行积极语用,让语文课成为“心灵鸡汤”,方法有三,即改变、积淀、呈现。

关键词:语文课的“心灵鸡汤”;积极语用;改变、积淀与呈现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5-063-1

改变・紧扣生本立场

一本书中的故事,对于每一个读者而言,拥有着充分的自主选择性。所以,“心灵鸡汤”中的每一个故事,总是那样的深入人心。

而语文课呢?虽然,同样是文字,但,无论是从时间还是阅读方式而言,都受着老师的制约。即使是自由读,也不过像是拴在线上的风筝,“飞”不远。所以,当“语用”意识逐渐走进每一个教者的头脑时,语文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家之言”,它开始更多地关注到学生,让学生成为了课文的主人,开始提倡“学生本位”、“儿童立场”。所以,要想语文课成为学生的“心灵鸡汤”,首先需要观念上的改变。

《嫦娥奔月》这篇民间故事类课文,对学生而言,可谓是“耳熟能详”。那作为一篇课文,对学生的意义何在呢?往往,我们会直接将教学目标定位在让学生会读故事、讲故事、编故事。但若仔细思考,不禁发问,这样的教学目标到底是从谁的角度出发了?是老师提出的要求还是学生自己的欲望?

得出了显而易见的答案后,我突然间觉得无从下手,这样的课文,我到底教什么?静静地,当回忆起我的学生时代,我似乎寻找到了答案。小时候,很喜欢听故事的我,总会不自觉地为故事中的每一个主人公贴上“好人”或“坏人”的标签。那读完《嫦娥奔月》这个故事,学生最直接感受到的,不就是故事里鲜明的形象吗?

当故事发展到“逄蒙去抢嫦娥仙药”这个情节时,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形象已经十分鲜明,可谓是“跃然于纸上”。很快的,学生用“机智勇敢”和“奸诈贪婪”准确地形容嫦娥和逄蒙,特别是对嫦娥,赞美之词更是比比皆是。可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于是,我趁热打铁,继续激发学生对美好人物的喜爱。当学生找到“周旋”一词时,我没有简单地让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方式,在表演中细化这个词的含义,而是让学生思考:“面对一个奸诈贪婪的逄蒙,你们心中那机智勇敢的嫦娥会怎样应对?”这个问题一提,让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打开了。

就这样,稍稍地变换一下思考的角度,让学生“走近”课文,更“走进”课文,找到与文章的相通点,引起属于自己的共鸣!“生本”立场,是关键。

积淀・巧抓恰当时机

《心灵鸡汤》中的每一个故事,对每一个读者而言,也许是曾经发生过的,可能是现在正经历的,或许在将来也会遇到。所以在不同的时期阅读这本书,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每一次的阅读,正如海绵一般,在慢慢吸收、积淀着其中的精华。而这,正是与课文相比的最大差异性。

语文教材在编辑过程中,虽然会依据学生的认知情况,针对不同学段提出不同的目标。但,作为变化性最大的个体而言,学生的接受水平是否一致,是否是他在这个年龄段,或者是时间段里最需要的,也在影响着他对语文内容的理解与接纳程度。

所以,试着留出时间给孩子消化,让一些语言文字悄悄浸入学生的思维空间,并慢慢积淀,非常重要。

当这节课的热闹在我的记忆中逐渐淡去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翻开了一位学生的日记本。日记的内容是描写一位老师。在他的字里行间中,我被这样一段文字牢牢吸引:“我们的老师在哪里?你不知道,我不知道。你看,办公室的灯还亮着,老师在那里工作。”看完这段话,我的鼻子情不自禁地发酸,似乎有种被感动的感觉。翻回封面看看名字,这个男孩并不是属于平日里在语文课堂上表现十分出色的,但这样的一段文字,运用在这里,真是妙不可言。

这不是简单的摘抄所能达到的效果。语文课上的知识点,接受的确很重要,但积淀的过程必不可少。因为只有积淀之后,才能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永久保存在记忆之中。

呈现・尽展言语个性

心理学上有句话叫作“助人自助”,要帮助别人去养成自己能帮助自己的能力。这句话虽然听上去有点拗口,但正如《心灵鸡汤》这本书的作用一样,它更多的是要读者在领悟到一些道理后,能帮助自己正确面对一切,养成平常心。

那语文课的作用是什么呢?回到“语用”这个话题上,答案似乎自然揭晓。但如何将理论紧密联系实际,让学生的收获能实实在在地呈现,却让每一个语文老师的心为之牵绊。

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篇课文中,在讲述完谈迁两次编写《国榷》的故事后,文章的结尾处有这么一句话点明了中心:“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很自然地,在读到这句话后,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说到了“实验失败”,说到了“考试失败”。这些经历的确符合这句话的语境,但学生却是轻描淡写一般,似乎只为完成我的问题。这样的语言,听上去索然无味。

时间转眼间来到了一次班队课上。当一个小队在讲述他们小队护养植物的经历时,我听到了一段熟悉的语言:“我们小队的这棵小苗,经历了这么多的灾难,甚至差点死掉。但,我们不放弃,我们要把它养大,这是我们的信念!所以,依旧给它浇水,每天把它搬出去晒太阳。终于,它又活过来了!”

太意外了!一次班队课上的故事讲述,竟然能巧妙借助了语文课本上的语言。这才是语文,不仅是在语文课堂上,更应该是在每一个需要表达的场合,都能运用自如。不仅是满足于老师的“被要求”,更是受到“要表达”的内驱力的推动,由“要我说”变成“我要说”。

上一篇:漫谈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策略 下一篇:求实求真,促进探究学习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