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术语辨析:人口、劳动力、人才

时间:2022-06-03 01:32:54

地理术语辨析:人口、劳动力、人才

在高中地理区位因素的学习中,我们常常用到三个不同的关于人的术语,即人口、劳动力、人才,这三个术语用在不同的场合,其表达的含义是不一样的。

人口,一般用于表示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数量,如中国人口众多、南亚地区人口密度大、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等。在这里,人口指一般的人,是就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量来说的,它既包括劳动力,也包括非劳动力;既包括普通人口,也包括高精尖的人才。

当某个国家或地区遭受某种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涝等,致使人员、财产受到损失时,常用人口这个词。一般来说,人口数量众多或人口密集的区域,往往比人口少或人口密度小的区域遭受的损失更严重一些,这里遭受损失的对象,强调的就是一般的人口,而不能用劳动力或人才来代替。

再如,分析城市发展问题的过程中,会提到交通拥堵、住房困难、环境质量下降等城市环境问题,究其原因是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城市职能过于集中,城市规划不合理等,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这里用到人口稠密,而不能用劳动力或人才来代替。

劳动力,狭义上的劳动力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提到劳动力,时常会涉及人口红利这一概念。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为了便于分析,人们将总抚养比(14岁及以下少儿人口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之和除以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小于50%称为人口红利时期,进入人口红利时期为人口机会窗口打开,退出人口红利时期为人口机会窗口关闭。而人口总抚养比超过60%时则为人口负债时期。简言之,人口红利就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年龄结构,即形成一个“中间大,两头小”的结构。在人口红利时期,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储蓄和投资不断增长,社会负担相对较轻,社会发展后劲强劲,对社会经济发展十分有利。

在分析工农业区位条件时,我们会经常使用“劳动力”这个术语。例如,我们在分析亚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时,其中的一个社会经济条件是劳动力丰富,有利于应对繁重的生产劳作,达到精耕细作、提高粮食产量的目的。因为水稻种植过程中,劳动过程复杂,劳动强度较大,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来精耕细作,这里强调的是劳动力充足,而不是人口众多。

另外,水稻种植业作为一种自给农业,其商品率较低,其成因主要是人口多,自身消耗量大,此时就不能从劳动力丰富来分析,因为消耗粮食,普通人口就可以消费,而繁重的水稻种植过程,非劳动力就不能胜任了。所以,涉及商品率时应强调人口众多,而涉及劳动过程时则强调劳动力丰富。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指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有别于普通劳动者和非劳动者。例如,美国硅谷的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是因为这里人才密集,而不能说成是劳动力丰富。硅谷是美国高科技人才的集中地,更是美国信息产业人才的集中地,集结着美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科技人员达100万以上,其中美国科学院院士在硅谷任职的就有近千人。硅谷是美国青年心驰神往的圣地,也是世界各国留学生的竞技场和淘金场。在硅谷,一般公司都实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营销三位一体的经营机制,高学历的专业科技人员往往占公司员工的80%以上。所以,高科技产业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如我国北京的中关村、印度的班加罗尔等地区,它们的形式就是因为科技发达、人才丰富,而不能说劳动力丰富或人口稠密。因为一般来说,普通的人口或劳动力并不能胜任科技含量高的高科技产业,只有第一产业或第二、三产业中较低端的劳动过程,才用到劳动力丰富或人口密集这两个术语。

上一篇:探寻解读历史材料的正确方法 下一篇:数学教师要注意锤炼教学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