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工业遗产研究述评

时间:2022-06-03 01:06:05

国内外工业遗产研究述评

摘要: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工业遗产的研究作了比较系统的综述。通过对国外工业遗产研究的梳理,发现工业考古学为发达国家的工业遗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国内主要选取中国知网231篙期刊论文,从年份、所属学科、期刊等方面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同时吸纳相关专著中工业遗产的研究成果,从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两个方面重点探讨了关于工业遗产的概念、类型、特征和价值等理论研究现状。通过国内外的综合比较,得出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趋于多元化发展,富于前瞻性和挑战性。同时也指出一些存在问题表现在研究深度不足和理论基础薄弱。

关键词:工业考古学;工业遗产;研究述评

国内关于工业遗产的述评比较早的是在2005年,李辉等归纳了国内学者关于工业遗产地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并指出了不同角度下工业遗产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李林等侧重梳理工业遗产旅游的研究成果,并从区域、内容等视角较全面的介绍了国外工业遗产的研究。对国外工业遗产研究的系统化认识大概始于2007年,阙维民着重分析了世界工业遗产研究、保护与管理的历史与现状,并整理了涉及工业遗产的相关文件、期刊和网页等国外文献资料。随着我国对工业遗产研究的关注,不少学者开始从东西方比较视角进行研究述评,如田燕等、刘伯英,其中刘伯英从概念、保护背景和方式、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比较。王高峰等则对国内相关研究文献按来源、学科、年份等作了简单的数量统计。可以看出,国内现有关于工业遗产相关研究的综述大多关注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对工业遗产研究的理论基础――工业考古学的认识相对薄弱。陈丽杰和梁波曾针对工业考古学与科技史、考古学间的关系进行过深入的探讨,指出了工业考古学指导工业遗产研究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国外工业遗产研究的梳理,认为工业考古学为发达国家的工业遗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以工业考古学为理论依据,梳理了我国工业遗产研究的动向和局限,以期为我国工业遗产研究指明方向。

一、起源于工业考古学的国外工业遗产研究

(一)工业考古学的发展为工业遗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工业考古学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欧洲(英国),70年代陆续传播到北美(美国)和亚洲(日本)。

1955年英国伯明翰大学Michael Rix在英国《历史爱好者》杂志上,把对英国工业革命以来旧的工业建筑、机械、纪念物等的研究称为“工业考古”,并提出要加强对英国现存大量的工业遗迹、纪念物、机械的研究与保护,这篇论文被认为是首次提出了“工业考古”概念。1963年英国学者KennethHudson撰写了《工业考古学导论》-书,首次以专著形式提出了工业考古学,并对工业考古学的早期研究领域作了一定划分,探讨了一些研究方法,推动了工业遗产相关理论的研究。然而得到广泛传播的却是1974年出版的英国巴斯大学技术史研究中心主任R AngusBuchanan撰写的《英国工业考古学》和1975年出版的Neil Cossons撰写的《工业考古学的基本要点》。

1972年美国学者Symonds发表《工业考古的保护与视角》一文,通过对工业遗产的研究为美国历史文化遗产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展望了工业遗产研究与保护工作。1978年Theodore出版了《工业考古:一种美国遗产的新视角》,提出工业遗产是美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进行保护与研究的可行性,并按照工业类别对工业遗产进行了划分,对美国一些重要工业遗产作了案例分析。

1978年日本学者黑岩俊郎和玉置正美合著的《工业考古学入门》分别回顾和展望了英国与日本的工业考古学研究动向,是一本讲述工业考古学方法入门的教材。山崎俊雄和前田清志合编的《日本的工业遗产――工业考古学研究》收录了学会会员的研究调查报告论文集,其中山崎俊雄和种田明从方法论的角度,分别探讨了技术史、博物馆与工业考古学间的关联。

进入21世纪,在工业考古学的理论指导下,对工业遗产案例的研究反过来促进了工业考古学科的发展和教育。1998年英国工业考古学教授Marilyn Palmer撰写了工业考古学领域的重要专著《工业考古:原理与实践》,结合工业遗产的实例分析和作者近40余年的工业遗产研究经验,探讨与总结了工业遗产的保护与研究工作。2005年由Eleanor和James主编的《工业考古:未来的方向》一书,主要收录了近些年来英国关于工业遗产研究的一些新的论文,探讨具体的工业遗产保护或案例研究,如对印刷工厂及印刷设备等工业遗产的研究,并对制造工业与采矿等具体工业遗产进行了研究。

2008年美国学者Douglas出版了《美国工业考古:野外工作指南》,对各种类型包括桥梁、铁路、公路、运河、制造业工厂、水力发电等工业遗产都做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每个案例的研究都进行了技术史与历史的背景分析,在此基础上阐明各个元素的功能和属性,进而考察整个研究对象,并对保护与再利用的措施做了一定的探讨。

2004年井上敏等l201为日本工业考古学和工业遗产的研究作了详细的文献综述,指出了日本工业考古学在学科建设中的问题。2009年平井东幸等编著的《调研工业遗产――致初学者的工业考古学入门》详细介绍了日本各地不同类型的工业遗产,并展望了工业考古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大部分集中在保护与再利用领域

国际工业遗产文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委员会(WHC)公布的相关文件与发行的期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公布的文件以及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ICCIH)公布的文件与发行的期刊。阙维民在

从研究区域看,主要集中在欧洲地区,包括英国、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瑞典等国,在亚洲(主要是日本)、大洋洲、美洲(主要是美国、加拿大)也均有发展。其中英国对工业遗产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数量最多,内容也较丰富。从最近几年的文献看,依然集中在欧洲,如Andreea-Loreta等选取三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罗马尼亚城市进行案例分析,来研究工业遗产的技术保存和资本转化;Jose等、PazBenito等和J.Claver等从不同方面对西班牙工业遗产作了研究。此外,挪威学者Grete和Rikke选取三个典型的挪威工业城市――奥斯陆、德拉门和拉维克从城市规划角度研究工业遗产在工业城市转型中的作用。

从工业遗产的类型看,大多体现在对矿业遗产的研究,如RC Prentice以朗达遗产公园为例对煤矿工业遗产、Michelle和Rudd等以宾汉姆峡谷铜矿为例对铜矿工业遗产、Robert以斯普林希尔和赫伯特河景观为例对矿业城镇个性化遗产的研究。另外,josé等以橄榄油工业遗产为对象,研究西班牙橄榄油工业技术发展史和工艺知识的创新。J.Claver等以不可移动工业遗产为对象,提出需为工业遗产的分类制订明确而又简易的标准,并创建工业遗产名录。

从研究角度和内容看,主要采用具体的案例分析,特别集中在两个方面的研究:

一是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与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关联。Calvin和Max以英国卡莱纳冯工业区景观为例,研究工业遗产的保护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Vladimir认为冷清和满目疮痍的工业园区,有利于纳入被边缘化演员进入社会生活的工作潜力,工业遗产的重建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一致的。Anders对瑞典一处石棉水泥工业区改造成豪华住宅区的案例进行研究,得出该住宅区在得到高度赞赏的同时也会产生冲突,由此分析了工业遗产转型过程中的优缺点。Shacke以坐落在哈珀斯费里国家历史公园的弗吉尼亚斯岛为例,研究表明政府在工业遗产保护工作中忽视了工人生活和社区发展的历史。Paz Benito等认为在西班牙工业遗产保护工作中,政府机构与学术团体、当地社区之问存在明显的失配,表现在对工业遗产的保留问题上普遍缺乏兴趣甚至拒绝。他分析这种失配的原因在于将工业遗产当作一种经济资源来利用,而忽视了与工业记忆和地方认同的联系。韩国学者Mihye和Sunghee则从文化层面研究如何运用文化政策保护工业遗产,认为对工业遗产的研究不仅仅是适当再利用层面,还应该挖掘其文化价值,得出对工业遗产的保护需要通过创造一致性的概念和共同的价值观,引导公众参与,设置保护的目标和方法。

二是工业遗产旅游的研究。在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中,旅游开发这一方式越来越受到关注,这方面的研究文献也颇多,表现在工业遗产旅游资源类型与开发;游客参与工业遗产旅游的动机与体验;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社会经济效应这三个方面。1991年Pat Yale在《从旅游吸引物到遗产旅游》一书中对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作了分类,并以铁桥峡谷――英国第一个“世界遗产”工业地为案例介绍了其旅游发展历程,是一部系统介绍_丁业遗产及旅游的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从旅游者的角度考察参观工业遗产景点的游客具有什么特征,他们从中得到什么体验和利益,Prentice等通过对英国朗达遗产公园的考察试图解决这些问题。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与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密不可分,Beaudet和Lundgren以加拿大魁北克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为例,认为工业遗产旅游是社会逆工业化以及生产电脑化、全自动化所引发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Andrew等认为工业遗产旅游对工业城市的城市形象、发展和营销都具有很大的影响。Tracev对旅游开发是否是工业遗产保护的手段提出了质疑,并分析了其缺陷和可取之处。

二、国内工业遗产研究动向

21世纪初,工业遗产的概念开始被引入中国,比西方晚了近40年。但近年来,随着工业遗产保护活动的开展,国内工业遗产相关研究也日渐增多。本文主要选取工业遗产及其相关用语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并筛选231篇期刊论文作为样本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

(一)发表年度、学科、期刊分布统计

1.发表数量年度分布统计。如图1所示总体上呈递增趋势,特别是2006年开始显著增长,尤以2010年成果最为突出。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2002-2005年,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工业遗产旅游和工业旧址的改造两个方面,尚未提出工业遗产的概念。以李蕾蕾和刘会远等对德国工业遗产旅游的研究成果最为显著,还有李小波等对古盐业遗址旅游开发的研究。在工业旧址改造方面,代表性的有俞孔坚等对中山岐江公园旧船厂遗址改造和再利用的研究;蔡晴等对金陵机器制造局的考察;张艳锋等对沈阳铁西工业景观的调研等。

2006-2009年,快速发展阶段。2006年国家文物局主办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无锡建议》的通过,标志着中国工业遗产的保护、管理与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阶段开始出现关于工业遗产的全面研究,俞孔坚等对中国不同阶段工业遗产的划分;阙维民对国际工业遗产研究的文献概述。此外,对国外案例的研究也更加丰富,如梁波对日本产业遗产的研究,王颖等对法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经验的介绍。

2010-2013年,提升阶段。2010年两次学术研讨会通过的《武汉建议》和《北京倡议》推动了我国工业遗产研究热潮。这一阶段研究方法有了新的突破,不再局限于文献分析和案例研究,代表性的有任宣羽以攀枝花市501电厂为例对AHP决策分析法的应用;崔卫华应用意愿调查法对工业遗产资源的价值评价等。

2.所属学科分布统计。工业遗产研究涉及到的学科涵盖工学、管理学、理学、历史学等8大门类(见图2),包含的专业多达15个,反映了工业遗产研究的跨学科性。

建筑学和旅游管理两大专业是工业遗产研究的主要领域,共涵盖了近78%的研究成果;文物与博物馆学也是工业遗产研究的重要专业,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一个主要模式就是改造成博物馆;理学下的科学技术史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者对工业遗产的关注度也很高,工业遗产具有鲜明的技术和历史地理特征。

3.发表期刊分布统计。通过231篇样本共统计出工业遗产的研究的期刊多达65种。《工业建筑》《建筑学报》《现代城市研究》《城市发展研究》《中国园林》《城市规划》等15种期刊为工业遗产研究的主要发表期刊(见图3)。其中《工业建筑》对工业遗产的关注远远超过其他期刊,名列第二的《建筑学报》也比其他期刊的关注度高很多。这两种期刊都与建筑相关,与上文学科分类中建筑学是工业遗产研究的最大领域的结论是一致的。

虽然旅游管理作为工业遗产研究的第二大领域,但发表在《旅游学刊》的论文却只有4篇,涉及到工业遗产旅游的文章大多发表在《现代城市研究》《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经济地理》《资源开发与市场》和《经济问题探索》等期刊上。

(二)研究内容分析

国内学者对工业遗产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路径:由基础理论如工业遗产内涵与外延、类型和价值等的探讨,切入到工业遗产是否应该存留,以及保留下来再利用的方式的总结(图4黑色线条标示,研究样本数为31篇,仅占13%);以具体的区域或某一处工业遗产为研究对象,或介绍国外成功经验,或进行中外对比,或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图4灰色线条标示,研究样本数为200篇)。

1.研究路径一:从理论探索到实践应用。我国对工业遗产的理论研究还未到达图4所示的高级阶段,而初级阶段由于最早由建筑学科介入缺乏工业考古学的研究也导致理论发展的缓慢。本文主要从工业遗产的内涵与外延、类型、特征和价值四个方面总结我国在工业遗广:研究中的理论探索。

(1)内涵与外延。多数学者对工业遗产内涵的认识遵循国际《下塔吉尔》和国内《无锡建议》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实际同情进行补充、调整和转化,始终未脱离官方界定的概念框架(见表1)。钟贤巍以其现存的使用状态作为判断是否属于工业遗产的依据。王雨村等追溯到遗产产生时的原始功能上,认为不应仪限定在“为进行工业生产”,还“为仓储、交通运输及市政公用事业等”。而另一种观点比较主流,认为是否是工业遗产并不是依靠它的功能来进行判断,如邵健健、冯立、于一凡等都强调工业遗产是工业化进程中遗留下来的工业遗存。其中,冯立还着重指出中国传统手工业工场采用近代机器设备和技术手段改造形成的新型企业也是工业化的产物,是中国近代化过程的实物见证,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文化遗产。

随着内涵理解的不断加深,更多学者开始探讨工业遗产的外延。阙维民提出应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调整时期与地域范围的界定。俞孔坚等将狭义的工业遗产时期界定在中国开埠之后即鸦片战争至今这一时间跨度,广义的还包括前工业时期和工业萌芽时期,与陈丽杰等、冯立等学者的观点一致。除了时间维度的划分,陆邵明认为如果是已经认定的就是狭义的工业遗产,反之则为广义的,这种说法可能会导致概念的泛化。

在内涵与外延的认识上,学者们的看法各有千秋,互为补充。但“工业遗产”作为“舶来品”,也有一些学者译作“产业遗产”,引起争}义。陆邵明提出“产业遗产”译法显得模糊,不恰当,不利于实际操作;而陈丽杰等则认为“产业遗产”的译法可以使研究的范围更为广泛;刘伯英基于中国国情,指出产业的概念非常宽泛,相比工业遗产重点不突出,会弱化主体。

(2)类型划分。针对工业遗产类型划分的文献相对较少,最早提出明确分类的始于陆邵明借鉴建筑学对历史遗产的划分(见表2),遗产形态演变与行业性质是常见的划分依据。如邢怀滨等、冯立按照形态特征将工业遗产划分为可移动的工业遗物、不可移动的工业建筑(群)和景观、非物质工业文化三类;从行业性质和功能的角度,冯立和解学芳等的分类也大同小异。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提出了更多的划分依据,例如级别、时期、污染程度等,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3)特征研究。国内学者对工业遗产特征的研究大多基于工业遗产的时空分布。从时间维度考察工业遗产在不同阶段特征的有俞孔坚等列举了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阶段及潜在的工业遗产;阙维民分析了农业文明时期、近现代中国工业遗产的特性;王晶等进一步细化了从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后六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工业遗产。刘容基于近代工业诞生以来至现代这一时间跨度的中国工业遗产的总体状况,提炼了中国工业遗产的三个特征,即具有特殊历史渊源;大多位于城市巾心,与城市发展紧密相连;现存损毁严重,建筑风格趋同。

还有一些学者从空间维度进行对工业遗产特征的研究。其中崔卫华等总结了《世界遗产名录》中工业遗产的地理、产业及价值特征;韩福文等对东北地区和沈阳市工业遗产、崔卫华等对辽宁省工业遗产、赵万民等对重庆市工业遗产、郭璇等对河南省工业遗产特征的概括。

(4)价值评价。目前国内学者对工业遗产价值的认知还基于普遍性价值,即《下塔吉尔》里工业遗产定义涉及到的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而涉及到工业遗产价值构成或评价的文献只有37篇(占样本总数的17%),绝大部分是对遗产价值的简单罗列和意义的解说。在对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研究中,有6篇论文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价值指标评价体系或框架,分别是刘伯英等对北京工业遗产价值、张毅杉等对城市工业遗产价值、韩福文等对工业遗产综合价值、李丽等对工业遗产资源和刘凤凌等对三线建设时期重庆工业遗产价值的评价。其中韩福文、任宣羽和李丽均应用了层次分析法进行研究。谭超和崔卫华采用了目前评价非使用价值应用最广泛的意愿调查法(CVM,Contingent VaIuation Method)具体测算了北京焦化厂和辽宁工业遗产的价值。

2.研究路径二:案例研究。约87%的样本是进行工业遗产的应用研究,如对某一地区或城市的工业遗产、或工业遗产范畴内的某一类遗产、或某地的一项具体类型的工业遗产为研究对象。我国工业遗产研究区域集中在东北地区、京津唐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国内学者主要从城市发展战略与城市规划、工业遗产地建筑改造和景观设计、工业遗产旅游这三个角度展开对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

(1)从城市发展战略与城市规划角度:工业遗产的保护对城市文脉传承的重要意义。张希晨等、郝卫国等、张晓莉、许建和等、张宪认为工业遗产作为城市近现代进程中的特殊遗存,是城市记忆的重要依托,探讨了工业遗产的保护再利用对城市记忆的积淀、对城市文化复兴的意义。

工业遗产的城市功能定位。张毅杉等分析了城市工业遗产功能转换与城市功能的关系,认为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功能与空间能否有效植入城市,并提出城市工业遗产融入到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系统的整体性策略。展二鹏以青岛旧城老工业为例,分析了城市体制、空间结构变化对功能布局及工业遗产形态的影响。刘伯英等和王建国在各自专著中也从这一角度作了更加详尽的研究。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下的工业遗产。鲍茜等、郭璇等、孙艳等基于河南省工业遗产的特殊性,以洛阳为例提出应该将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结合,展现河南省独特的工业遗产保护模式。

(2)从工业遗产地建筑改造和景观设计角度:沈实现等、叶雁冰等、吴木生等、周庆华等、刘宏梅”、张希晨等、金鑫等、严钧等、许建和等以旧厂房或火车站等为例对工业建筑的改造方法和设计进行了研究。俞孔坚等、张艳锋等、阳毅等分别以中山岐江公园和上海世博园、沈阳铁西工业区、上海世博会江南公园为例对工业景观设计方法和思想进行了研究。此外,刘燕等剐探讨了工业遗址保护中不同空间景观要素的规划设计,潘百红等对国内外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的研究现状作了总结。

(3)从工业产旅游角度:在工业遗产旅游的研究上是从李蕾蕾对德国经验的介绍开始的,并以专著展现出来。随后李林等对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作了研究述评。此外,还有刘会远等、范晓君等对中德工业遗产旅游的对比研究。

工业遗产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东北地区的考察,有刘筏筏.郑岩等、王慧等、韩福文纠、鹿磊等、何军对东北工业遗产旅游资源的分析和开发模式的研究。还有李小波等、谢红彬等、陈平平等、鲍捷等、魏遐等分别对三峡古盐业遗址、福州马尾区、赣州森林小铁路、安徽铜陵矿、杭州运河遗产旅游进行了研究。

很多学者都是综合各个角度,如钟贤巍、郭竟营等、王莹等、鹿磊从城市规划与旅游开发融合的角度,韩福文等、雷霞等、张希晨、孙俊桥等从城市规划与建筑改造和景观设计融合的角度,马云霞、张松等、龚恺等、范建红、蒋楠等、陈琴等从创意产业与三种角度融合的角度展开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的研究。张京成等在其专著中从创意经济视角,总结了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工业博物馆保护模式、景观公园改造模式、综合物业开发模式和创意园区利用模式。

三、小结

近十年来我国在工业遗产的研究视角、学科、方法等方面越来越趋于多样化,特别是2010年后研究成果显著增加,与国外相比,表现出以下研究动向:

第一,复杂背景下的多元化。西方从工业考古学科介入工业遗产的保护,特别体现在对技术特征突出的矿业遗产区的研究,我国学者除了关注矿业遗产外,对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研究也尤为突出,并结合了大遗址保护、城市转型等背景,糅合了建筑、城市规划、旅游等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

第二,后发优势下的前瞻性。西方工业遗产的保护意识源于技术革命的更新换代,如何处理大量废弃的工业区引起了人们的自发性思考。我国对工业遗产的普遍关注则是在政府的主导下,一开始就将保护与再利用问题置于城市规划背景下,前瞻性地解决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将要面临的问题。

第三,特殊性与挑战性并存。虽然我国对工业遗产概念、价值等的认识受到国际文件的先人为主,但绝不是对西方理论成果的照搬。国内学者对我国各处工业遗产不同时期特征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对工业遗产内涵的理解,也是对西方定义的扩充。深刻的文化特性和历史烙印既是我国工业遗产的特殊性所在,也是对其利用与保护的一大挑战。

虽然工业遗产的研究得到国内外普遍关注,但整体上仍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工业遗产的价值测算、类型划分等依然是国内外研究的短板,与西方相比,我国还存在研究深度不足、理论基础薄弱的问题。例如很多学者专注于遗产本身的保护与再利用,而忽略了工业遗产与当地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深层关系;对旅游利用的研究也是一大热点,但鲜有从旅游者角度考察工业遗产旅游体验与动机。

另一方面,工业遗产研究的理论基础,即工业考古学的缺乏是当今工业遗产研究未能走向系统化的重要原因,国内对西方成功案例的经验学习远远超过理论源泉的关注。笔者用“工业考古学”和“产业考古学”分别在中国知网里进行检索,无论作为主题还是关键词检索出的文献都寥寥无几。实际上早在1986年,我国学者吕强就发表《要重视工业考古学》一文,指出中国工业考古学研究应该重视近现代工业技术的考古。时至今日,除了陈丽杰和梁波对日本工业考古学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外,尚无文献涉及工业考古的专门研究,而工业考古学在我国也没有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因此,将工业考古学作为工业遗产研究的基础,透过繁冗丛杂的案例去探究事物的本质,才是未来我国工业遗产研究的方向。以下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第一,学术界应首当其冲,成立工业考古学会,建设工业考古学学科。当前,我国已成立“中国工业建筑遗产学会”,据核心期刊文献的统计,建筑学亦是工业遗产研究的主要领域,考虑由建筑学界牵头成立工业考古学会也是一种可能。另一方面,高校也应探索工业考古学学科的建设,对古老文物和古代科技的研究不应是考古学研究的全部,培养专门的工业考古人才非常必要。可以考虑在考古学或者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下设“工业考古学”二级学科专业。

第二,政府主导,开展工业考古工作,完成我国工业遗产的全面普查和建档。当前关于工业遗产的调研始于我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通过互联网搜索除了辽宁省和河北省外,其他省份尚未公布明确的工业遗产数目。日本文化厅早在1990年代就开始调查全国的近代化遗产,2007年经济产业省先后认定了两批工业遗产群,然而在中国,工业遗产被认为是文物部门的专属业务。特别是在文化遗产问题上,“详远略近”、“厚古薄今”的观念仍然相当流行,工业遗产的短暂历史使其成为城市建设的牺牲品,许多重要遗存正在无可挽回地迅速消失。保护工业遗产不仅仅是文物部门的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都负担着重要的职责,理应联合促成专门的工业考古事业。

第三,创办工业考古学专业学术期刊,规范研究术语和概念,展示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成果。据本文的统计,工业遗产的研究文献仅核心期刊就涉及60多种,尤以建筑类刊物最多。例如,城市规划视野下对工业遗产的研究多发表在《现代城市研究》、《城市发展研究》等刊物上,涉及到工业景观设计的则多发表在《建筑学报》、《中国园林>等。这些刊物各自侧重角度的不同,导致工业遗产的研究对象名目繁多,概念也不统一。在工业考古学会成立的基础上,以学会的名义创办专门期刊,汇总理论与实践领域的研究成果,从而吸引更多的学者对这一课题的专门研究,推动工业考古学和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规范化发展。

上一篇:世界那么大,强迫症患者这么多 下一篇:高考语文临场应试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