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病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时间:2022-06-02 10:49:54

浅谈病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摘 要:病理学教学的核心为人体疾病发生的机理、根源以及相应的规律、病发状态等,是医学中的地位为重要基础性学科,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是现今医学教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该文主要通过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以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之后对于病理教学的具体促进作用。

关键词:病理教学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效果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a)-0158-02

病理教学现状较为不乐观,存在的具体问题就是教师占据主体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以及学生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减弱,制约了病理教学的质量提升以及病理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从这一方面入手,能够确定提升病理教学的对策就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需要具体探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具体措施,并通过分析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之后对于病理教学的具体促进作用,进而确定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价值以及意义。

1 病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病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体对策方向确定的方式是:首先从病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的阻碍因素;其次,在针对性提出相应的措施;最后通过对病理教学实际教学状况的分析探索。能够确定病理教学中限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教师占据教学主体地位,教师采取单一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传统化,教学方案可行性低,病理教学的实践教学占据的比例少,学生实践能力低等,需要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进一步确定病理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具体对策[1]。

1.1 病理教学方式多样化

病理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方式单一,具体体现为教师在病理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方式为教师对固定知识进行顺序性讲解,照本宣科,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课堂集中力快速降低,学生对于病理知识兴趣减弱,学生无法对于病理知识的内容进一步深化学习,从而使得病理教学的质量一直处于降低的水平,医学整体教学质量也受到间接的负面影响,这对于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医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有较大影响。针对这一病理教学问题,提出的改进对策就是病理教学方式多样化,病理教学方式包括学生自主讲解、学生与教师讨论课堂模式、进行病理知识竞答、进行病理知识答辩等,教学方式多样化能够实际的提升课堂的教学活跃性,通过这些教学方式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以及机会了解自我所欠缺的病理知识,并进行进一步完善,学生通过知识的不断累积,不断理解以及掌握,学习轻松化,进而提升对于病理学学习的信心,有探索的欲望以及提前预习的动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逐步提升[2]。

1.2 确立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

病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师占据教学主体地位,学生作为病理课堂教学的辅助存在,学生成为病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全面压制以及扼杀学生自主探究的想法以及限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的对策就是确定学生教学主体地位,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具体操作为学校强制性规定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重点,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时间,规定教师给予学生具体的课后作业为病理知识的自我学习,病理知识的拓展性学习,并且要求学生在下一节课进行小组性或者独立讲解,再由其他学生进行点评,点评者需要有补充以及新观点的提出,最后由教师进行短暂性的总结,进行中心知识的重点强调,在进行学生课堂表现分数的判定,这能够让学生习惯这一学习模式,让学生从被迫性学习知识到从学习过程中以及课堂发言中体会到乐趣,进而逐步转化为自主学习模式。

1.3 改变病理教学结构以及教学比例

病理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存在的一个阻碍因素就是病理教学结构以及比例不科学、不合理,具体体现为病理教学重视理论教学,较为忽视实践教学,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不深,对于知识的印象不深,学生学习病理知识相对较为困难,进展缓慢,跟不上教学节奏,导致学生对病理教学产生排斥以及产生抗拒心理,不愿意去主动接触病理知识。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的改进对策就是改变病理教学结构以及教学比例,具体改进为让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性提升,如病理知识理论某一版块教学完成之后,进行实验,或者进行实地的实践,包括解剖,病理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为4∶6与3∶7之间,实践分数占据最终成绩的40%,并且开放实验室以及给予足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自主进行社会实践,给予学生足够多的时间接触以及具体化病理知识,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实践能力,应变能力,还能够在自然而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3]。

2 病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对教学效果的具体影响

2.1 病理教学的整体性、科学性提升

病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对于病理教学的具体促进作用表现在,病理教学的整体性以及病理教学的科学性得到实际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度也得到实际提升,对于知识的接受度也提升,病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占据主导地位,教师起辅助作用,病理课堂教学的紧凑性,以及病理教学的教学进展更为快速,病理教学的内容也进一步拓宽,学生病理知识的基础性更为稳固,病理课堂教学的氛围更为活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这能够使得教师在课件准备过程中听取学生的意见,进而病理教学的整体性,科学性得到实际的体现[4]。

2.2 病理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得到实际的发展

病理教学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促进下取得的进步还包括,教学的效率以及教学的质量得到实际的提升,具体体现为学生的课堂讨论效率高,学生的结论得出速度快,学生的思维活跃性高,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存在超前性以及拓宽性,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入,并且通过解剖,以及通过社会实践,课外知识的查阅,对于各种病的发病机理以及发病状况了解更为具体透彻,病理学习的氛围也逐步从以分数为主往以知识为主方向发展,病理教学的质量在此基础上得到实际提升。

3 结语

病理学教学是医学教学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学生进入医学领域的第一步,也是学生接触临床医学的第一步,发展病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今研究的一个重点主题,通过对该主题促进病理教学的具体表现探究,确定这一主题的探究意义以及价值。

参考文献

[1] 蒋丽萍.病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对教学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3):92-93.

[2] 李群,黄幼生,陈明净,等.病理学课外复习中采用以任务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31(5):725-728.

[3] 熊宇,许波,向国春,等.口腔课程教学中思维导图与非口腔专业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重庆医学,2016,45(7):997-998,1005.

[4] 张秀芝,亢春彦,王黎,等.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基于护理专业的病理学教学[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3(6):745-747.

上一篇:基于“做中学”的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 下一篇:德州环保公益诉讼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