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导学案在高中英语高效课堂中的使用

时间:2022-06-02 06:33:40

浅谈导学案在高中英语高效课堂中的使用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势在必行。高效课堂主要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取得最大的进步,从而使课堂达到最优化。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导学案作为教学的载体,其产生和运用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关键词:高效课堂;学案教学;主体地位;自学能力

一、学案导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学案导学的目的是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和方法,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什么是学案导学?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为学生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学习活动方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其模式为:“先学后教,当堂探究,掌握新知。”在利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作为主体,教师的指导或辅导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其突出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多少,而与教师所教内容的多少无关。导学案的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地讲,学生被动地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面对教学的诸多困惑,我们对利用导学案,构建英语高效课堂模式进行了探索。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的追求,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如何利用导学案,构建高效课堂,该从哪些方面去构建高效课堂呢?

二、合理设计导学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导学案的设计要合理,学案的组成应具备学科特点。编写导学案其内容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所以,要想设计出好的导学案,是一个复杂而又耗时的事情。因此,优秀的导学案要求教师做到“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优化学案”。

1.学习目标明确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课堂活动的设计应有利于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的技能。教师设计和安排的各项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即确立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使学生真正明确要学的是什么,而且要重难点突出。把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编写出合理、有效的导学案。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应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出发点。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学与生活实际越接近,学生越感兴趣,越容易开展教学,越有利于创设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因此,编写导学案时要努力创建针对性强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从易到难提出问题,调控好问题的难度、梯度,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不断深入探索学习的兴趣。

3.合理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围绕重点、难点学习目标,合理地设计导学案上的训练题,要对重要词汇、语句进行分析、理解,并能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参与,积极讨论探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三、合理运用导学案,提高课堂效率

导学案的设计理念是要让学生看到导学案之后,知道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在具体的活动中完成学案任务,并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使学生在导学案的引领下,逐步达到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目的。让每一位学生在45分钟课堂内的学习达到最优化,提高课堂效率。

学案导学在提高高效课堂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导学案有效地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导学案的使用,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养成了自觉预习、查阅、讨论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学生的主动预习,课堂效率自然得以提升。课前预习其实是学生学好知识的重要环节。有些学生在初中的时候不会预习,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根本就不知道预习什么。如:英语阅读课的预习,学生对阅读中的词汇还没有掌握,如果要求学生预习新课,当然对新授阅读课一片茫然,不知所措,预习效果就会大大降低。但有了导学案,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过程中就会有清晰的思路,先熟悉词汇再进行阅读理解,这样学生很容易抓住其中的重点、难点。

2.导学案有效指导教师抓住重难点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师间一直流行“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理解不了的问题,讲学生归纳不了的问题,讲学生不会运用的问题;“三不讲”,即太简单,太偏、太难的问题不讲。可是学生易错的知识点,通过自学就能学会的知识点,教师怎样才能准确掌握?随着导学案的使用,课堂三讲三不讲又有了新的原则:对概念和规律要先讨论后讲,不讨论不讲;对典型的习题要先做后讲,不做不能讲;对课后练习要先批改再讲解,不批改不能讲。这样通过导学案的使用,教师能准确地掌握学生的不足之处,而且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调节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对于较难理解的问题,只是老师去讲解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有时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互助,通过学生之间的探究讲解,反而更容易理解,不仅节省了时间,学习的效率也大大提高。因此,导学案的使用不仅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也能极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导学案的使用应该注意的问题

导学案的使用要转变传统教学方式,给学生创设有效学习平台。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把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参与到与学习相关的活动中来。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同时还是课堂的参与者。为此,我们利用导学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课前引导,让学生明确每堂课的目标要求,要学习掌握的内容,引导课前预习,让学生会学,预习能使课堂学习过程前移,有利于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提早进入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带着思考的头脑,有准备地进入课堂学习过程,有利于减轻教师课堂教学负担,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打造高效课堂。

总之,通过导学案教学,目的是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了教师“导”的技能,增加了学生“学”的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互助,教师精讲点拨,学生课堂消化整理,当堂验收学习效果,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李庭芗.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05.

[2]胡长征.自主学习与高中英语教学[D].四川师范大学,2007.

(作者单位 辽宁省普兰店市大连海湾高级中学)

上一篇:浅析室内视觉空间造型 下一篇:室内设计照明艺术与光环境设计研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