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能力培养策略举例

时间:2022-06-02 02:20:23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能力培养策略举例

摘要:从化学实验教学入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变通能力,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教学中,可以通过进行创新性实验设计,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探讨实验装置和原理,培养学生实验的研究能力;理论分析与实验相结合,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从失败的实验中培养学生抗挫能力;巧加变换增加效果,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实验教学;能力培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在初中阶段开始从实验教学入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变通能力,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

一、进行创新性实验设计,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

在化学实验教学时,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基本仪器,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而且更应该培养学生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独立地设计实验方案的本领,即培养学生实验设的能力.

例如:学习“硬水”和“软水”后,要求用最简单的实验,来区别蒸馏水和井水(不能用肥皂水来检验).题目一出来,有些学生认为用碳酸钠溶液即可.但分别向盛有蒸馏水和井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碳酸钠溶液后,难以观察到现象.学生感觉很意外,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愿望.在一个多星期中,学生设计了十多个实验方案,通过对比,评出了一个最简单、现象最明显的设计方案,即取一块平整洁净的铝板,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然后在热的铝板上分别滴上蒸馏水和井水数滴,水滴马上干,结果蒸馏水滴过的铝板上几乎不留痕迹,而井水滴过的铝板上留下了一圈白色的水垢,那位设计的同学说,他是在一次烧水时,水滴溅在灶具上发现了这种现象的.

又如:用H2、CO和单质炭来还原氧化铜,哪种方法得到的铜纯度更高,这道实验习题比较综合,引导学生应该从实验装置、控制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等方面考虑.对于学生设计的各种方案,要认真评价,对实验设计新颖、合理、效果比较好,尤其是实验方案有独创性的给以表扬和奖励.

在给定的条件下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设计作业,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计划的开展学生实验设计活动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

二、探讨实验装置和原理,培养学生实验的探究能力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同一实验装置有时可有多种用途,不同教学内容的多个实验可用同一装置.例如多功能瓶装置,若在瓶内加入浓硫酸,可以干燥气体;若在瓶内加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若在瓶内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还可以除去O2中混有的CO2气体等等.在初中化学中讲到CO2制取时,让学生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收集气体的方法多方面去探讨制备气体的装置.从而得出结论:固体与固体反应需要加热制度气体时,可用KMnO4加热制氧气装置.固体与液体、液体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制取气体时,用制氢气的装置.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固体与液体、液体与液体需要加热怎么办?如果加热温度需要控制怎么办?通过这样比较分析,才能培养学生对实验的研究能力.

三、理论分析与实验相结合,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理论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例如:讲氢气性质时,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而实验时发出的是黄色火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这是由于玻璃中钠元素焰色反应干扰了氢气燃烧火焰的颜色.又比如:讲完CO性质后对学生提出问题:如何除去CO2中少量的CO?不少同学回答:用点燃的方法.教师及时引导:大量CO2中少量的CO能点燃吗?通过这样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思维全面性.

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中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从原料来源、价格、反应条件、实际操作、仪器等方面进行分析思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从失败的实验中培养学生抗挫能力

对学生出现实验失败,教师不必求全责备,应鼓励学生认真分析并思考.例如:学生在CO2制取和性质实验时,没观察到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笔者及时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产生CO2气体的量如何?你在实验中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回答CO2气体形成大量泡沫进入石灰水中.教师及时表扬这组学生观察很仔细.这时教师指出泡沫中除了CO2气体外还有没有其他物质?学生回答:还可能有稀盐酸.这时教师指出稀盐酸和石灰水反应,CO2再也不能与石灰水发生反应.经验证后,笔者又提出两个问题:1.制CO2能否用浓盐酸?2.制CO2能否用碳酸钙粉末?教师要从失败实验中激发学生兴趣,正确对待失败,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从成功中总结经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上一篇:基于化学基本观念“微粒观”的教学设计 下一篇:初中化学图形分析题型解题思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