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保健干预对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2-06-02 12:48:24

社区保健干预对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社区保健干预对于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方法 从2012年3月~ 2013年7月,在我院周围的社区中随机选取1个社区的妇女进行健康调查发现,宫颈癌患者9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社区保健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以及身体总体状况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关键词] 社区保健干预;宫颈癌;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2-173-03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30岁至绝经前的妇女,常由病毒感染所致,及分娩次数对其发生影响很大[1]。早期宫颈癌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而通常临床用的宫颈刮片检查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常导致漏诊[2]。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出现以阴道流血为主的临床表现伴阴道排液,患者较为痛苦,严重影响患者健康与日常生活质量,晚期可出现癌细胞的转移,引发肾脏等多器官的病变,患者出现贫血、消瘦、恶病质等全身衰竭现象,极大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患者心理负担和家人经济负担的增加[3]。由于该病的严重性,对女性危害较大,所以选择好的方法非常重要。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社区保健干预对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做出探讨,得到了一些结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2年3月~2013年7月,在我院周围的社区中随机选取1个社区的妇女进行体检调查发现,宫颈癌患者90例,年龄28~55岁,平均(41.6±1.7)岁;均在社区内长期居住(居住时间3年以上)。经患者或其家属同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5例,包括鳞状细胞癌23例,腺癌22例;年龄在35~54岁间,平均(40.5±1.5)岁。对照组患者45例,包括鳞状细胞

癌32例,腺癌13例;年龄36~55,平均(42.1±1.6)岁。两组在性别、年龄及患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检查方法:对社区所有妇女采取宫颈刮片检查方法,如结果为阳性,记录患者情况,如为阴性,则采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确诊患者在进行常规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4],观察组给予社区保健干预,包括:(1)普及抗癌知识,开展性卫生教育;(2)定期告知患者到医院做实验室检查,时刻注意病情的变化,重视病情发展;(3)嘱患者出现异常状况应及时就医,早发现、早诊治,不能耽误时间;(4)心理保健:向患者详细讲述宫颈癌,患者了解疾病,降低其对癌症的恐惧性,能更好的配合治疗;(5)对确诊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分为社区保健干预实施后的第1、5、10个月以及1年后。

1.3 评定标准[5]

结果评定包括:完全缓解:所有靶肿瘤和转移肿瘤完全消失,无新肿瘤出现,肿瘤标记物正常,至少维持4周;部分缓解:靶肿瘤最大直径之和减小≥2/5,至少维持4周,转移肿瘤减少,但仍有存在。肿瘤标记物高于正常;稳定:肿瘤大小和个数在部分缓解和进展之间,肿瘤标记物不正常;进展:肿瘤最大直径之和增加≥1/5,或出现新的肿瘤或转移肿瘤。其中有效率=(完全缓解总数+部分缓解总数)/总数×100%。生活质量评定采取癌症QLQ-52生活质量评估表,分46个考核项,满分460分。分数越高愈好。对患者实施社区保健干预1年,在第1、5、10个月和满1年整分别对患者进行随访,对两组病患的患病情况进行对比[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社区保健干预1个月后的结果

观察组病患的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以及身体总体状况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2.2 社区保健对宫颈癌的长远影响

观察组病患经社区保健干预后的第1、5、10个月的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观察组有效占比为80.00%(36/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44%(2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宫颈癌是导致中年女性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生活压力巨大的今天,流传着“得了癌症就是等死”之类的说法,这是不正确的,癌症其实并不可怕,它和小疾病是一样的,怕的只是人的心理障碍。宫颈癌的发生其实与多种因素相关,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其诊断率已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有研究表明,临床通常采取手术合并化疗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后患者身体状况明显优于患病期间,得到明显改善。但毕竟癌症有它的严重性,所以,不断寻找新的医疗方法是所有医疗工作者的目标[6]。有报道称,对宫颈癌患者实施保健干预,能尽早的发现疾病,减低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增强信心,积极配合和治疗,阻止疾病的继续进展,减轻病患的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和身体状况。

本研究通过对在正常治疗宫颈癌的基础上给予社区保健干预与接收正常治疗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表1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以及身体总体状况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符合韦荣泉[7]的报道结果。表明社区保健干预能提高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改善患者身体情况。从表2结果可知,经社区保健干预后的观察组病患第1、5、10个月的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患者的评分逐渐降低。符合李水凤等[8]的报道结果。表明社区保健干预对于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具有长远意义,患者坚持按照社区保健干预的要求做,生活质量会有明显改变。但同时我们也发现,观察组患者第5个月的评分比第1个月高,第10个月却较第5个月有所减低,这可能是与患者的依从性有关。此外,从表3结果可知,观察组有效占总人数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符合肖凤珍等[9-12]的报道结果。表明社区保健干预对于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这可能与患者经社区保健干预后,正面了解了疾病,对疾病不再恐惧,积极地配合和治疗有关。

综上所述,社区保健干预对于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且方便实施,为患者的健康作出重要的前提保证,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和家属的经济负担,具有明确适用性,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Wei LZ. Meta-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LA-DRBl Gene Polymorphism and Cervical Cancer in Chinese Population[J]. PLoS One,2014,9(2):439-440.

[2] 戴云云,周雯娟,何国平,等.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1,21(2):2367-2369.

[3] 贾西彪,王红静,杨凌云,等.宫颈癌根治术后放疗并发症和生活质量分析[J].广东医学,2011,14(3):1907-1909.

[4] 周雯娟,戴云云,何国平,等.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1,33(1):3773-3775.

[5] 奚美丽,鹿欣.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研究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1,6(3):550-553.

[6] 季庆华.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调查及干预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2,18(1):6-7.

[7] 韦荣泉.宫颈癌术后患者性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护理杂志,2010,9(3):843-844.

[8] 李水凤,郑东霞,姜蓓蓓,等.子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和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3,2(2):24-26.

[9] 肖凤珍.宫颈癌患者放化疗后的抑郁情况及生活质量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3,5(1):545-547.

[10] Robison K. Cervical Cancer Prevention: Asian-American Women's Knowledge and Participation in Screening Practices[J].Womens Health Issues,2014,15(13):118-119.

[11] Gyenwali D. Estimates of delays in diagnosis of cervical cancer in Nepal[J].BMC Womens Health,2014,14(1):29-30.

[12] Maree JE. "Not a nice experience, not at all": Underprivileged women's experiences of being confronted with cervical cancer[J]. Palliat Support Care,2014,13 (2):1-9.

(收稿日期:2014-04-23)

上一篇:不同右室起搏比率对长R―R间期房颤合并心衰患... 下一篇:家属定期探视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