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定期探视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时间:2022-09-15 07:53:32

家属定期探视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摘要] 目的 通过纵向随访评估接送患者家属定期探视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30)对长期住院的4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估,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把有家属定期探视患者作为探视组(18例),无家属定期探视患者作为无探视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精神症状与生活质量的变化。 结果PANSS探视组和无探视组基线和随访时组内和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SIE-30评分探视组和无探视组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探视组基线和随访时前后对比,总消极因素因子分下降,病情总估计因子分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家属定期探视;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74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2-222-03

为方便我院住院患者家属来院探视患者,2008年起我院开通了市中心到我院的免费班车,班次为每月第2周的周日和最后一个周日,探视时间为1h,地点为病区外开放区域。对患者家属带来的物品,按照精神科入院须知严格检查并逐一登记,探视结束安全检查后患者方可返回病区。为探讨接送患者家属定期探视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进行本次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2012年1~12月长期住院患者,符合以下入组标准:(1)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精神分裂症诊

断标准;(2)住院在3年以上,长期服用氯氮平,利培酮,氯丙嗪,奋乃静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近两年抗精神病药物剂量未做大的调整;(3)有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均长期住院康复治疗,无办理出院意向。

本研究共入组样本40例(男21例,女19 例),年龄 35~76岁,平均(57.0±8.9)岁,精神分裂症病程 8~58 年,平均(32.85±11.38)年。住院时间5~29年,平均(13.15±6.43)年。探视组和无探视组在年龄、病程和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被试者或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分组方法及随访方案

根据随访期间有无家庭成员的探视情况分为两组:探视组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成员乘我院免费班车每月探视1次;无探视组为精神分裂症患者1年之中家庭成员来探视次数小于3次或无家庭成员探视。所有入组患者完成基线评估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

1.3 评估内容

1.3.1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 该量表包括30个症状条目,其中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各7条,一般精神病理症状16条,每个症状条目均从无症状到极严重,按1~7级评分,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评分越高则症状越严重。

1.3.2 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30)[1] 该量表包含30个条目,可归纳成7个因子分即:社会能力、社会兴趣、精神病表现、个人整洁、激惹、迟缓、抑郁及总积极因素分,总消极因素分和病情总估计。本量表为频度量表,每个条目按照具体现象或症状的出现频度分为0~4分的5级评分法,评分越高,总体病情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基线和随访前后PANSS与NOSIE-30评分的变化。

2 结果

2.1 探视组和无探视组基线和随访时组内和组间PANSS评分比较

随访时,探视组和无探视组PANSS量表评分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探视组和无探视组基线和随访时组内和组间NOSIE-30评分比较

探视组和无探视组基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探视组基线和随访时前后对比,总消极因素因子分下降,病情总估计因子分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精神病医院仍是半封闭的管理,长期、单一的治疗和生活模式使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形成孤僻,懒散,行为退缩等不良行为[2],严重影响患者的住院生活质量。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家属来院探视看作家庭关心和爱护自己的信息[3],这是他们与亲人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可以缓解患者的思家情绪,进而安心住院,给患者以精神鼓励,成为战胜疾病的强大精神力量[4],通过探视组和无探视组基线和随访时NOSIE-30评测数据不难看出,无探视组患者在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抑郁,迟缓,总消极因素,病情总估计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说明无探视组患者由于长期没有家属探望,认为遭家人遗弃,心情焦虑不安,不能安心住院,不配合治疗,有些简单的日常生活水平也难以得到保证,生活质量下降。探视组上述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探视组患者在1年之中住院生活质量变化不大,与李鑫等[5]的研究结果相吻合。

PANSS和NOSIE-30精神病表现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杨九州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均得到一定控制,处于慢性稳定状态,也说明家庭探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缓解疗效有限。

慢性精神疾病的治疗,除合理的药物治疗外,影响预后最为重要的是家庭照顾[7]。从精神医学发展史来看[8],精神分裂症向来就被置于脱离社会的封闭性住院设施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患者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正常交往,钟亚玉等[9-10]研究都显示,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探视率很低。虽然探视对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作用不大,但患者治疗依从性佳,住院期间情绪稳定,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优于无探视患者[11]。正式实施的精神卫生法强调要给予精神病患者关爱,家庭和社会环境的支持、关心有利于患者病情改善[12],虽然我们呼吁社会希望能够给予精神病患者更多的关爱,但来自家庭的关爱更是必不可少和至关重要的。我们知道,精神分裂症急性期不宜探视,缓解期适当探视,长期住院患者鼓励家属探视[13],适当时期的探视是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康复的重要环节[14],我院探索的主动接送患者家属探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家属的探视次数和探视率,通过1年的NOSIE-30和PANSS量表评分对照观察,确实对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有益,值得借鉴。当然,每个医院的具体情况不一样,探视时机,探视时间,探视环境,探视路线可自行决定。

[参考文献]

[1]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15-217.

[2] 孟江.1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业疗效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1):132.

[3] 李宝梅,马素红,韩增英,等.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探视情况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5,9(20):52-53.

[4] 王艳荣,张建惠.探视对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01,7(14):1797.

[5] 李鑫,张炜,掌永莉,等.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3):10-11.

[6] 杨九州,杨松娥.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评定结果报告[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1):69-70.

[7] 沈渔.精神病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042-1043.

[8] 杨德森.基础精神医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739-743.

[9] 钟亚玉.126例住院精神病人家属探视情况分析[J].山东精神医学,2002,15(3):179-180.

[10] 张秀青,吴洪明,沈文龙,等.精神分裂症与内科患者住院期间探视情况对照[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2):1-2.

[11] 徐静文,江汶,陈义平,等.探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08,6(11):2.

[12] 钱志萍,徐政红,梁峰,等.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部分社会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研究[J].江西医药,2010,46(2):169-170.

[13] 孔少云.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建立与家属的沟通并进行合理探视[J].医药前沿,2013(34):17.

[14] 王少娟.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探视时机的探讨[J].医药前沿,2011,1(10):58-59.

(收稿日期:2014-03-20)

上一篇:社区保健干预对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伴有出血症状Ⅱ级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