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管控工作水平的思考

时间:2022-06-02 06:19:28

企业内部管控工作水平的思考

关于规范会计行业以及规范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国家出台了许多相应的法律法规。许多官方文件中规定了企业必须建立比较完善的内部会计监督机构,需要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内部控制管理在灰度,需要根据内控制度出台相应的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执行办法与监督办法等等。但是法律法规虽然已经出台,许多企业内部管理者与领导者却由于缺乏对内部管理控制的相关法律意识而对其不以为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卖人情走关系的情况比比皆是。许多单位还会因为内部控制相关工作不够到位而频频爆出在社会上“喧嚣一时”的经济犯罪案件。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都在于缺乏与内部控制工作相关的基本法律意识。

人员也是影响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工作水平提升的又一大因素。随着社会思想多元化、生活方式多元化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如果还是沿用过去那种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必然难以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尤其是在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当中,必须强调人的作用与地位。这里提到的欠缺人的因素,一方面是指内控管理工作人员本身缺乏基本的管理水平以及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在管理过程中也过于死板,缺乏与人员管理相适应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从而难以发挥出人在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工作水平的思考

企业内控管理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控管理想要做得好,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思考,有的放矢的寻求改善措施。

(一)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内部控制体系是确保内控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大基础。首先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和未来发展需要进行内部管理控制体系建设。要做到以法律为准绳、以会计基础以及会计监督为核心、以会计工作与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切入点。内控体系建设要与企业发展相适应,要与我国经济建设的总体发展水平相适应。其次是要加强制度建设、管理目标、具体工作内容等方面的结合力度。要在以会计控制为核心的前提之下,实现控制目标与控制权限的层次化,将控制目标与管理措施以及具体执行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环节上面去。再次是要加强多方面的管理力度。针对薄弱环节,重点把控。要合理调整岗位及人员数量,要充分和严谨的划分岗位责任归属。

(二)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我国《公司法》中明确规定了董事会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地位,董事会不仅仅应该是可以存在的机构,更是必须存在的机构,在董事会建设过程中还要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委员会来施行对董事会、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管理与责任控制,只有形成董事会、经营者、内部审计机构三方相互约束、相互监督的局势,才能确保内部控制工作的水平提升。

(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力度企业想要搞好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不能忽视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首先应该加强对聘任企业工作人员的把关力度,对于专门化岗位要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尤其是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如果企业条件允许的话,应该对录用的财会人员从企业当前的发展及未来发展出发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岗前培训,从而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人员管理除了门槛管理之外,还要努力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多提升自我修养、能力及水平的机会,同时通过有效的奖惩机制,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与主动性,约束他们的不良行为,激发工作创造性。

(四)树立正确的内控管理法律意识法律意识的树立,不仅是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要求,更是对企业经营者与决策者的要求,只有真正的从法律的层面上了解到内控制度的重要性,才能在具体工作中更好的遵照国家规定严格执行。财务管理人员以及企业管理者与决策者要加强对相关法律的学习研究和分析工作。

作者:黑丽艳单位:天津华宁电子有限公司

上一篇:云计算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 下一篇:煤矿企业管理工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