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紧张性头痛50例临床疗效

时间:2022-06-02 04:58:12

中西医结合治疗紧张性头痛50例临床疗效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紧张性头痛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服用养血清脑颗粒剂和尼莫地平。对照组50例,单用尼莫地平。两组均连续服用4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痊愈率为38%,显效率为28%,有效率为24%,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痊愈率为22%,显效率为20%,有效率为30%,总有效率为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紧张性头痛;临床疗效;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 R7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4(a)-067-02

紧张性头痛又称为肌收缩性头痛[1],是慢性头痛中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约占头痛患者的40%,多在20~40岁起病,女性多见,约占75% [2]。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导致其在现代人群中发病率逐渐增高。不同研究显示,一般人口终身发病率为30%~78%[3]。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或抑郁情绪,病情易迁延且缠绵难愈,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由于目前临床尚无特效药物,该病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和负担。笔者用养血清脑颗粒加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头痛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3月~2009年8月本院就诊的紧张性头痛患者100例,男37例,女63例;年龄20~64岁,平均(31.7±11.3)岁。病程最短者15 d,最长者十余年。并排除癫痫、脑外伤、脑血管意外、颅内感染、颅内占位病变、头面部神经痛,排除眼科疾病及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头痛。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行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大部分患者治疗前曾服用止痛西药。两组治疗前年龄、性别、病程、用药史、头痛程度、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头风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的证候分型[5],①肝阳上亢型:症见头痛而胀,或抽掣而痛、面红目赤、耳鸣如蝉、心烦口干、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②气血亏虚证:头痛绵绵、两目畏光、神疲乏力、心悸少寐、舌淡、苔薄白,脉弱。

1.2.2西医诊断标准均符合2004年国际头痛学会对紧张性头痛的诊断标准(ICHD-Ⅱ)[6]。并排除①其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头痛;②有急性或难以控制的疾病及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③孕妇、低血压、过敏体质或有药物过敏者;④3个月内参加过其他实验者。

1.3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②治疗前后头痛强度改善情况,头痛的强度可按5级5分法(0级、1级、2级、3级、4级)。③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头痛不适、头昏、颈项疼痛、烦躁焦虑、失眠多梦、心烦焦虑、情绪低落等)改善情况。

1.4治疗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服用养血清脑颗粒剂(天津天士力制药公司生产),每日3次,每次1包;尼莫地平40 mg,每日3次。对照组50例,单用尼莫地平40 mg,每日3次。两组均连续服用4周为1个疗程。观察期间不用其他治疗药物,如镇痛剂、镇静剂、钙离子拮抗剂、麦角胺制剂等。

1.5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头痛症状消失,头颅CT、MRI、TCD、EEG检查正常。显效:头痛等症状明显减轻, 发作次数、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有效:头痛症状减轻。无效:头痛等症状不减轻,反而加重者。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结果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

2.2疗效分析

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的头痛程度、持续时间、头痛指数及强度均有所改善(P

3讨论

紧张性头痛是以两侧颈枕部或全头部的紧缩性或压迫性头痛,是慢性头痛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头痛患者的40%,可分为发作性紧张性头痛和慢性紧张性头痛,本病在20岁左右发病,女性多见,临床表现为胀痛、沉重感、头部压迫感或紧箍感等。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增快,压力增加,竞争日益激烈,各种应激源不断增加,发病率有所上升,尤以脑力劳动者居多,多与焦虑、忧郁、心理紧张、疲劳等神经因素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目前治疗本病的药物很多,但对头痛较重、发作频繁者尚无较满意的治疗和药物。

紧张性头痛又称为肌收缩性头痛[1],是慢性头痛中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约占头痛患者的40%,多在20~40岁起病,女性多见,约占75% [2]。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导致其在现代人群中发病率逐渐增高。不同研究显示,一般人口终身发病率为30%~78%[3]。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或抑郁情绪,病情易迁延且缠绵难愈,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由于目前临床尚无特效药物,该病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和负担。笔者用养血清脑颗粒加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头痛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3月~2009年8月本院就诊的紧张性头痛患者100例,男37例,女63例;年龄20~64岁,平均(31.7±11.3)岁。病程最短者15 d,最长者十余年。并排除癫痫、脑外伤、脑血管意外、颅内感染、颅内占位病变、头面部神经痛,排除眼科疾病及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头痛。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行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大部分患者治疗前曾服用止痛西药。两组治疗前年龄、性别、病程、用药史、头痛程度、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头风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的证候分型[5],①肝阳上亢型:症见头痛而胀,或抽掣而痛、面红目赤、耳鸣如蝉、心烦口干、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②气血亏虚证:头痛绵绵、两目畏光、神疲乏力、心悸少寐、舌淡、苔薄白,脉弱。

1.2.2西医诊断标准均符合2004年国际头痛学会对紧张性头痛的诊断标准(ICHD-Ⅱ)[6]。并排除①其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头痛;②有急性或难以控制的疾病及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③孕妇、低血压、过敏体质或有药物过敏者;④3个月内参加过其他实验者。

1.3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②治疗前后头痛强度改善情况,头痛的强度可按5级5分法(0级、1级、2级、3级、4级)。③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头痛不适、头昏、颈项疼痛、烦躁焦虑、失眠多梦、心烦焦虑、情绪低落等)改善情况。

1.4治疗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服用养血清脑颗粒剂(天津天士力制药公司生产),每日3次,每次1包;尼莫地平40 mg,每日3次。对照组50例,单用尼莫地平40 mg,每日3次。两组均连续服用4周为1个疗程。观察期间不用其他治疗药物,如镇痛剂、镇静剂、钙离子拮抗剂、麦角胺制剂等。

1.5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头痛症状消失,头颅CT、MRI、TCD、EEG检查正常。显效:头痛等症状明显减轻, 发作次数、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有效:头痛症状减轻。无效:头痛等症状不减轻,反而加重者。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结果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

2.2疗效分析

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的头痛程度、持续时间、头痛指数及强度均有所改善(P

3讨论

紧张性头痛是以两侧颈枕部或全头部的紧缩性或压迫性头痛,是慢性头痛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头痛患者的40%,可分为发作性紧张性头痛和慢性紧张性头痛,本病在20岁左右发病,女性多见,临床表现为胀痛、沉重感、头部压迫感或紧箍感等。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增快,压力增加,竞争日益激烈,各种应激源不断增加,发病率有所上升,尤以脑力劳动者居多,多与焦虑、忧郁、心理紧张、疲劳等神经因素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目前治疗本病的药物很多,但对头痛较重、发作频繁者尚无较满意的治疗和药物。

养血清脑颗粒是以四物汤为基础组成的纯中药制剂,具有滋阴补血、柔肝潜阳、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标本兼治。临床观察发现养血清脑颗粒既可有效的缓解头痛、明显减少头痛发作次数及缩短其持续时间,又能明显改善头昏、焦虑、失眠等症状,说明养血清脑颗粒在治疗紧张性头痛方面有确切疗效,而尼莫地平也可解除脑血管的痉挛和改善脑循环作用,与养血清脑颗粒合用有协同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维治,丁新生.神经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45.

[2]凌方明.紧张性头痛研究现状与治疗新思路[J].中医药学刊,2006,24(12):2226-2227.

[3]胡志强.紧张性头痛临床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1):82.

[4]白志强,孙立萍.中西医治疗紧张性头痛40例[J].陕西中医,2007,28(5):541.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脑病急症协作组.头风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6,19(1):55.

[6]中村友纪.紧张性头痛的分类和诊断标准[J].日本医学介绍,2007,28(1):8.

(收稿日期:2010-03-05)

上一篇: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 下一篇:中药安全应用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