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02 01:41:05

耐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建筑密度增加,高楼林立,立交桥、高架桥下、大片的乔灌木林下……出现大量的阴生环境。为了增加绿量和叶面积指数,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耐荫植物有必要在园林绿化中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园林绿化;耐荫植物;选择;应用

1耐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现状

耐荫植物同其它植物一样有调节环境温湿度、吸附有害气体和灰尘、净化空气等多种功能,同时它弥补了其它植物的缺陷,能在阳光很少的区域、阴湿的环境中良好生长,起到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虽然我国具有十分丰富的观赏植物资源,但是在各地城市园林绿化中运用的耐荫植物材料多样性不够,大量运用的植物材料仅为麦冬、沿阶草等少量品种,物种单调,物种特色不明显。一些大树下种植的不耐荫的低矮灌木出现内膛脱空,以及枯枝、死枝,病虫害滋生蔓延;片林下出现大片的黄土现象。因此,合理选用耐荫植物,对于丰富园林绿化的层次空间,保证黄土不露天,扩大城市的绿化范围,美化居民的生活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耐荫植物的选择

耐荫植物多生长在林下及阴坡。选择那些生长势旺盛、抗逆性强、观赏价值高的耐荫植物种类,推广到园林绿地,逐步提高绿地系统的植物物种丰富度。对于耐荫植物选择应坚持:

2.1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

不同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植物种类。不同的树种具有不同的生态习性,对土壤、光照、水分和温度等生态因子的要求不同。如虎耳草一些种类不仅要满足耐荫的习性,同时也要求种植环境有一定的湿度,土壤瘠薄之处可栽植吉祥草和麦冬,在低洼潮湿的地块可种植水生鸢尾、石蒜等。

2.2 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

乡土树种是长期演变中形成的地域性植物,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使用成本低廉,本地特色鲜明。

2.3多样性原则

城市的景观多样性是建立在城市植物种类多样性基础上。物种多样性是群落多样性的基础,它能提高群落的观赏价值,增强群落的抗逆性和韧性,有利于保持群落的稳定,避免有害生物的入侵。

2.4 视觉美学原则

规模较大的群落构成,除了色彩的对比、调和外,植株的形态和质地在群落中亦要互补。

近年来,国内在耐荫植物开发方面也做了一些研究,进行栽培试验,通过改良、培育,如今已运用到园林绿化的耐荫木本植物主要有:十大功劳(Mahoniafortunei)、桃叶珊瑚(Aucuba chinensis)、八角金盘(Fatsia japonica)、海桐(Pittosporum tobira)、胡颓子(E. pungens)、法国冬青(Viburnum odoratissimum Ker-Gawl)等。这类植物主要在林下栽种,使园林景观更有层次性、更有观赏性。耐荫草本植物主要有石蒜(Lycoris radiata)、鸢尾(Iristectorum)、玉簪(Hosta plantaginea Aschers)、老鸦蒜(Lycoris radiata(L′Herb.)、扶芳藤(EvonymusfortuneiEand.-mazz.)、常春藤(Hederanepalensis K,Koch var.siensis(Tobl.) Rehd)等。这类耐荫植物主要作为地被植物,解决地面覆盖问题。

3耐荫植物的引种驯化及栽培

引种驯化是实现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了解国内外新品种信息,加大新优品种的引种驯化力度,将引种驯化重点放在抗寒、抗旱、耐瘠薄瘠薄土壤等适应性强的品种,通过驯化培育新优栽培类型,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种质资源。

4重视和开发本地野生耐荫植物

野生耐荫植物不但来源方便,数量多,比较经济,而且能适应本土的环境条件,容易种植成功,较快形成园林景观。开发与利用野生耐荫植物,并不是采挖移植野生耐荫植物,而是本地采收的种子或培育的苗木,已经过一定的耐性、抗性考验,播种或栽植后能尽快融入当地的生态系统之中,对病虫害表现出较强的抵御能力。

5耐荫植物的合理配置

植物是园林景观营造的主要素材。能否达到实用、经济、美观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各种耐荫植物之间的配置,既要根据习性合理配置,又要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色彩、季相和景观的整体搭配。采用花色相同而花期不同的耐荫植物连续分层配置,使整个开花季节形成同一花色逐层移动的景观,以延长花期。如果将花期相同而花色不同的耐荫植物分层配置在一起,则可在同一个时间里的色彩变化丰富。既要布局得当,景观优美,又要科学利用植物间的相互关系,配置成有利于植物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种植结构。合理开发与利用耐荫植物,营造良好的植物景观,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园林空间,为人类自己创建更和谐、更舒适宜人的生态环境。

上一篇:基于生态主义理念的园林设计策略 下一篇:城市景观墙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