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工作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2-06-02 12:02:41

分析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工作的相关问题

摘要: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对环境监测与评价提出了新要求。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专业技术工作部门,负责为环境管理和环境监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首先分析了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指出了环境监测对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其次分析了环境监测的内容,并归纳了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作用;环境保护;监测技术

Abstract: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s the competent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department, responsible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work provided scientific basis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s the basis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i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on action. Secondly analyzes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ontent, and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in environment monitoring,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Keywords: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nitoring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

环境监测是通过对人类和环境有影响的各种物质的含量、排放量的检测,跟踪环境质量的变化,确定环境质量水平,为环境管理、污染治理等工作提供基础和保证。简单地说,了解环境水平,进行环境监测,是开展一切环境工作的前提。

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英文缩写EIA,即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通俗说就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止对策和措施。

环境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环节,贯穿环境影响评价的整个过程。环境评价单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首先必须委托监测部门对项目拟建地进行环境本底监测,在环境本底值未超标的情况下再对具体项目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并制定监测计划;项目建成后试运行3个月后,必须对项目进行验收监测,以确保环境影响评价中规定的环境保护设施落实到位。在项目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回顾性评价。总之,在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初期、建设期、运行期及后评价期都需要环境监测数据来支持。具体说来,环境监测对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环境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和依据

只有通过对建设项目拟建地进行环境现状调查,开展环境监测,才能得到真实的环境现状数据,进行正确的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通过追踪分析已有污染的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寻找污染源,预测污染变化趋势,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根据监测数据,结合同步观测的气象、水文等资料和污染源料,验证或调试评价预测模型,为拟建项目地区常规监测点的优化布局和项目环境监测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二)环境监测在环境评价中的监督功能

环境监测是一种对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监督的方法,这是最基本的监督方法之一。项目建设后,对环境的影响结果是否具有环境可行性,是否可以满足区域环境区划要求,就必须有科学的数据来证明,可靠的科学数据来源于环境监测数据,项目建成后大气环境是改善还是恶化、水环境是好转还是逆转、噪声环境是否改变区域环境、生态环境是否产生时间和空间变更,这都要由环境监测数据来表达、证明。

(三)提高区域环境质量的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的建设项目环境监测计划是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部门执法的依据之一。环境监测计划的执行能预防和及时发现企业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也可及时发现环境保护措施的不足,是确保区域环境质量的有效措施。

二、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的内容

(一)调查阶段环境监测的内容

该阶段的监测主要是根据项目的评价等级、经济条件以及对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选择适合的监测对象和环境因子,确定适合的监测范围,选择正确的检测方法,并制定一个较优的监测方案。同时,监测单位应严格按照环境评价单位提供的监测方案进行监测,在监测过程中最好有环境评价单位参与该项目监测方案制定的人员进行协助监测。当监测方案执行有困难时,应及时与环境评价单位进行联系。监测采样时应注重对外界环境的观测,严禁在监

测采样技术导则所禁止的条件下进行工作,采样中遇到异常情况,应在监测报告中予以说明。环境监测的全过程应严格遵循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原则,以正确反映环境质量及其时空变化。

(二)竣工验收阶段的监测与调查

该阶段监测与调查的主要内容有:环境保护管理检查、环境保护设备运行效果测试、污染物达标排放监测、环境保护敏感点环境质量的监测以及生态调查。监测过程中应注意:监测一般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设计生产能力75%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监测污染因子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初步设计环境保护篇中确定的污染因子,监测过程中严格遵循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原则。

三、目前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现状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1、资料搜集中存在的问题

(1)资料收集时间上的相对不足

主要指现状调查时应重点关注现有资料值获得时间距环评现状调查时间的长短。近年来,随着城市新城区的高速发展,频繁的社会经济活动促使环境瞬息万变,区域内植被面积大辐度减少,人口高度集中,人类开发活动强度增大,各项环境质量指标也随之呈现较大变化。因此,在引用现有数据时,对于高速发展的地区,常忽略了结合地区的开发强度考虑现有资料获取时间与环评现状调查时间间隔的长短,资料的可利用程度不高。 (2)突发事件及不利条件下对现状值的影响

上一篇: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 下一篇:汽运为主的燃煤电厂燃料验收系统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