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研究氛围 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精神

时间:2022-06-01 11:36:25

创设研究氛围 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精神

研究性学习是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提出的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它的基本观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在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本文就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实施研究性学习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联系生活创设研究氛围。从生活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现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自主性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根本特性。研究活动的显著特点就是强调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就应力求从生活中提出问题,让学生从封闭的书本知识积累过程转变为开放的、活生生的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联的自我发展过程,把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感觉再创造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时,一上课,我就向学生提出问题:“谁能告诉老师,我们班有男、女生各多少人?”学生自然地答出我们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  师:根据这两则信息,你们想到什么?  生:男生人数是女生的5/4,女生人数是男生的4/5……  师:根据以上四条信息,你们能不能选取其中两条,提出一个问题?

生1:我们班有男生25人,女生是男生的4/5,女生有多少人?  生2:我们班有女生20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5/4,男生有多少人?  生3:我们班有女生2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4/5,男生有多少人?

生4:我们班有男生25人,男生是女生的5/4倍,女生有多少人?  以上四道题,前两题相当于课本上的准备题,学生解答后反馈小结,然后让学生尝试着解答第三题,并说出你是怎么想的,在学生不同角度解答之后,教师进行总结,第三题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这样的设计力求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从学生熟悉的班级男、女生人数出发,通过提高、组合、编题,让学生在自主构建出四道系列应用题,不但使复习题、例题和尝试练习得到整合呈现,也满足了不同层次同学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探索,使原本枯燥的应用题增强了趣味性,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人人有所收获,个个获得了成功的体验,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再如,在教利息这一内容时,安排活动,让学生走访银行,了解利息的含义和计息方法,有的学生发现课本中的计息方法是按1999年的利息来编的,经过几次降息现在的利息已经非常低了;有的同学则发现不是所有的储户都是整存整取的,而书上只讲了整存整取,如果出现提前支取和延后支取的现象怎么办,还有的同学发现有的存款要交利息税,有的则不交,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不是枯燥而是充满了乐趣。

在教学“归一应用题”时我看到的教师是这样引入的:

师:如果现在要求很快测出全班同学在一分钟大约一共能口算多少道题,怎么计算呢?学生讨论后,争相回答。

生1:可以先统计全班每位同学一分钟口算的题数,再把它们加起来。

生2:这样太麻烦,我只要测出一位同学一分钟口算题数,再乘以全班人数。  生3:这个办法也不好,如果选出的这个同学太快太慢,算出的结果也不能代表全班的水平。学生和老师都承认有道理,怎么是最好的办法呢?这是一位学生高兴地说。可以先测出一个小组几个同学的每分钟做题数,计算出他们的平均数再乘全班人数。  大家都认为这种方法好,接着师生一起选出有代表性的一组五位同学进行口算测试,经统计一分钟五位同学口算了70道题,于是师生共同得出下面的例题,在一分钟,5位同学共口算70道题,照这样计算,全班45名同学一分钟共口算多少题?这样贴近生活,引入问题,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问题自己提的,规律自己找的,结论自己总结的。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感受了学习的快乐,而且满足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的精神

美国数学教育界在八十年代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口号“问题解决”。对于数学知识的强调相比,“以问题解决作为学校数学教育的中心”更以能清楚地体再数学教学的根本性。那就是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研究性学习提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我们的数学教学往往在这方面经常被我们自己所忽视,学生所能解决问题,都是经过教师从书本中概括起来的几大类题,解题形式更是要求规范,这种形式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已形成了一种定势,学生因此缺少想到交流,想象创造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  在教学“能被2、5整除”这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数学化的社会,我们的生活更是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数,比如说我们班有50名学生,所以我对50这个数就有感情,再如我们学校有24个班,所以24也会经常在我脑海中出现,你们也许也会向老师这样对某些数有较深的感情,那你们都喜欢哪些数说给老师同学听听好吗?学生受了老师的感染说出很多自己喜欢的数,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出黑板上的数都是你们喜欢的数,那么你们能给他们分一分类吗?这样,导向性地让小组展开讨论,各小组成员就会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细心思考,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各小组的代表竞相发表意见:  生1:我们小组认为按能被2整除和不能被2整除分为两类。  生2:按能被5整除分为两类  生3:我们小组按能否被3整除分为二类  生4:我们小组分成能被2整除,能被5整除,能被3整除三类。

生5:我们还认为有能被2、5同时整除的一类。

所以我认为在数学课堂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三、加强数学实践应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们的最后一课往往是成果展示,让学生获得最大的满足,同样数学课堂中也需要把学生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把课本知识与社会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体验研究的价值,形成科研的意识。

例如有124吨钢筋用车从仓库运到某工地,出租车有两种可出租,大卡车每次可运10吨,运费200元,小卡车每次运4吨,运费90元,请你设计几种不同的租车方案,算一算哪一种方案总运费最少?  学生设计方案1:全租大卡车需13辆,需要总运费200×13=2600元  方案2:全租小卡车需3l辆,需要总运费90×31=2790元

方案3:租大卡车12辆,小卡车1辆,需要运费200×12+90=-2490元  方案4:租大卡车11辆,小卡车4辆。需要运费200×11+90×4=2560元  方案5:租大卡车10辆,小卡车6辆,需要运费200×10+90×6=2540元  方案6:租大卡车9辆,小卡车9辆,需要运费200×9+90×9=2610元

由于大卡车每吨运费为200÷10=-20元,小卡车每吨运费为90÷4=22.5元

因此,应多租大卡车,从以上方案设计看方案3运费最少。  数学教学最终以使学生能够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生活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起点和归宿,这种成果展示多,自然地拉近了教材与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探索精神。

总之,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在实践中既增长了知识,又增长了才干。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应把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方法。不失时机地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为培养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挖掘评课功能 提高评课功效 下一篇:提高初中生英语词汇学习能力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