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疼痛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时间:2022-06-01 03:45:29

产后疼痛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了解产后产妇疼痛的原因,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方法:根据国际上常用McGiu疼痛问卷法,总结2006年1月~2008年6月于在我院分娩的352例产妇疼痛情况,分析致产后疼痛的原因,并找出护理对策。结果:造成产妇产后疼痛的原因主要有伤口痛(55.68%)、产后痔(29.83%)和胀痛(19.03%)。其疼痛程度主要为I~Ⅱ级。I级为59.09%、Ⅱ级42.90%、Ⅲ级2.50%。结论:针对产后疼痛的原因,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可有效减轻产后疼痛、产妇痛苦,提高母乳喂养率。

[关键词]产后疼痛;相关因素;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6年1月~2008年6月为352例产妇来我院分娩的产妇,胎龄平均3944w,产妇年龄20~38岁;第一胎足月妊娠237例,第二胎足月妊娠分娩者115例,其中剖宫产148例,会阴侧切168例,会阴完整36例。

1.2 评估疼痛的方法及标准

1.2.1 方法:根据疼痛时的表情、态度、声调、行为改变,参照产妇的主观感受及其描述等一并进行判断,包括疼痛的性质、部位、时间、次数和强度,连续记录72h。

1.2.2标准:根据国际常用McGill疼痛问卷法,将疼痛分为6级;0级为无疼痛;I级为有疼痛,但不严重;Ⅱ级为轻微疼痛,患者不舒适;Ⅲ级为疼痛,患者痛苦;Ⅳ级为疼痛较剧,有恐惧感;V级为剧痛。

352例产妇的疼痛情况表明,产后伤口疼痛率为55.68%,产后痔疮引起的疼痛率为29.83%,产后乳胀引起的疼痛率为19.03%,其疼痛的程度主要为I~Ⅱ级,其中I级疼痛率为59.09%,Ⅱ级疼痛率为42.90%,Ⅲ级疼痛率虽只有2.56%,但给产妇造成较大痛苦,严重危害了产妇的身心健康。本组Ⅳ、V级疼痛率均为0。

2 分析产后疼痛的机制及临床表现

2.1 机制

2.1.1 产后伤口疼痛:产后疼痛属急性疼痛,是手术部位组织损伤,刺激作用于机体内特定的疼痛感受器产生疼痛脉冲通过闸门控制机制使循环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引起体内激素方面的逐级放大效应,直接作用于神经系统导致感觉刺激反应增强,情绪兴奋、心率加快。

2.1.2 产后痔的发病原因:妊娠8~10个月,胎儿逐渐增大,胎头下降进入盆腔,压迫下腔静脉,使静脉回流受阻,体内醛固酮、雌激素、孕酮作用使水钠潴溜,加重组织水肿,孕酮、缩宫素的作用使盆腔筋膜、直肠内外括约肌松弛,若产妇便秘、站立或下蹲时间过长,则易发生痔。患痔的孕妇分娩时,由于持续性腹压增加及胎头压迫,括约肌松弛,容易导致痔核脱出,使产妇产生剧烈疼痛。

2.1.3 乳胀疼痛:主要是产后前3d因自觉疲劳,伤口疼痛,术后输液、插导尿管等原因致哺乳时受限,行动不便,给哺乳造成一定困难,不能做到早期有效吸吮而发生乳汁淤积,乳腺管阻塞,从而产生胀痛。

2.2 临床表现

2.2.1 心理反应:主观感受到一种难言的极不舒适感,伴有不同程度烦躁、焦虑、恐惧、恶心等。

2.2.2 行为改变:皱眉、咬牙、痛苦表情,肌张力增高。

2.2.3 内脏反应:心率增快、呼吸急促、血压升高、失眠、食欲减退、出汗。

3 讨论影响疼痛的相关因素

3.1 文化:文化层次高者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准确描述疼痛的性质,加深对疼痛的理解和认识,可缓解疼痛。

3.2 既往经历:一个人既往的疼痛经验,将影响处理目前及未来疼痛的能力。研究资料显示,疼痛的经验愈丰富,其对疼痛刺激愈敏感。

3.3 心理因素:精神紧张、焦虑、心理压力大,神经质致疼痛加重。

3.4 性格:性格外向者往往高估疼痛的程度,扩大疼痛症状;性格内向者则独自承受,较少诉说。

3.5 家庭:某些家庭通过社会地位可影响产妇的价值观,某些重男轻女传统观念亦可影响其对疼痛的敏感性。

3.6 注意力:当注意力完全集中于疼痛感觉时,会增加疼痛的强度。反之,当疼痛发生时,如果正专心从事于某种活动,则可减轻疼痛的感受。

4 护理对策

4.1 心理护理:产前让病人了解分娩常识,需要采取手术措施的安全性及必要性,告知其术后出现不适,伤口疼痛常为主要症状之一,并介绍疼痛的有关知识。术后询问产妇的疼痛情况,耐心听患者的诉说,教会其面对疼痛自己可以采取预防或减轻的方式,他人对付疼痛的经验。这样,一方面使产妇获得对付疼痛的知识,另一方面通过护患平等交谈,双向沟通,使产妇感到被理解,关怀与尊重,获得战胜疼痛的强大精神力量,能提高疼痛阈值,减轻疼痛。

4.2 关心产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应主动关心体贴产妇,尽量满足生活需求。对其战胜疼痛的耐受力,用肯定的语言加以鼓励,建立良好的护患情感关系,进行有效的沟通。两者之间有了共同语言,护士就能够准确把握疼痛程度,并据此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4.3 鼓励放松,分散注意力:放松对任何疼痛都有益处。可采用交流方式,讲解、解答一些问题,这种有效的沟通方式能消除精神紧张,或教产妇闭目养神,排除杂念,保持深呼吸,主动放松全身每一块肌肉而达到止痛。分散注意力也可减轻疼痛。例如:让产妇听一些旋律优美的音乐,心情得到平静,以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也可让产妇闭上眼睛,回忆既往生活经历中美好,愉快的事件,有助于减轻疼痛的感觉。

4.4 促进舒适:病室应保持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环境清洁、安静,帮助产妇采取最令她满意、舒适的,及时更换污染的床垫,保持床整、清洁,避免一切不良刺激,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以减轻疼痛。

4.5 减轻伤口疼痛最重要的是预防用药,我院产科常用两种方法给止痛药:第一种:硬膜外途径给止痛药,胎儿娩出后15min,从麻醉导管向椎管内注射0.1%布比卡因10ml或吗啡2mg;第二种:术后镇痛,从静脉途经给曲马多400mg,镇痛泵静脉留置,均可提供持久的镇痛效果,镇痛时间达40~48h。

4.6 会阴伤口护理:术前用利多卡因60mg做会神经阻滞麻醉,止痛时间可维持1h,术后第2天开始,应用远红外线治疗仪照射伤口20min,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4.7 积极治疗产后痔:协助产妇清洁外阴后,取50℃热水200min,加入利凡诺10ml进行坐浴,每日2次,每次15min,效果良好,如果痔核脱出先将痔核还纳,再进行坐浴。在治疗过程中,要指导产妇进食适量蔬菜、水果,适当下床活动做提肛健操,促进肛管、直肠静脉回流,保持大便通畅,防止排便时久蹲,不宜过分用力,预防痔核脱出。

4.8 防治乳肿:产妇发生乳肿疼痛后首先取一条毛巾浸于50%MgSO4溶液中,水温以产妇耐受为宜,热敷于产妇胀痛的一侧,外加塑料袋盖住毛巾,必要时外用热水袋保持温度:热敷时间15min,一般2-4次胀痛可完全缓解。另外预防乳胀也非常重要,产后应及时指导产妇及陪伴人员进行正确的母乳喂养,做到产后30min内早吸吮,72h内勤吸吮,每班喂奶次数不少于2~3次;勤挤奶,对预防乳胀有重要意义。

痛觉是一种复杂的感觉,而对疼痛反应因个体差异而不同,故应对疼痛及相关因素,做全面评估,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减少主客观偏听偏差,正确判断其对疼痛的反应,调整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产妇的康复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骆惠琼.产妇母乳喂养常见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6(7):3.

[2]马丽,余丽君.我国运用音乐进行疼痛干预的护理研究现状.中华护理杂志,2008,3(43):3.

上一篇: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发病机制关系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脑卒中伴高血压患者Access数据库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