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关键

时间:2022-06-01 10:02:27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关键

摘 要: 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迅猛发展要求大批创新人才。大学作为知识创新应用的基地,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摇篮。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创新大学理念,改革既有的课程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变革教学方法。

关键词: 创新人才 大学教育 培养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与教育输出的人才素质之间的矛盾,而最为突出的是创新人才的匮乏。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曾说:“一个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才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一个缺少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是决定该国在国际经济竞争和世界格局中地位的重要因素。为知识经济社会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输送大批创新人才是我国大学教育的关键,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成为我国大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创新人才的内涵解析,对我国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培养创新人才进行相关的探讨。

一、创新与创新人才的内涵解析

什么是创新?“创新的英文是‘Innovations’,其含义之一是指前所未有的,即像现在所说的创造发明的意思;二是引出到新的领域产生新的效益也叫创新”[1]。“创新的本质就是指:既包括事物发展的过程,又包括事物的结果。主要包括新的发明、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学说与技术以及新的方法等一切新事物。从哲学的角度讲,创新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意义在于,实践主体不满足于已知事物形态、内容、性质、结构及其功能等的认识,进而在头脑和行为上对其进行改造和革新”[2]。创新具有三个较为突出的特征:(1)独特性。表现为具有能区别于其它的自身特有的品质和特性;(2)主体性。表现为个体主动的意识、思维和实践活动;(3)灵活性。体现为个体能结合经验对环境及自身做出合适和能动性的反馈。

根据以上对创新内涵及特征的探究,可以得出创新人才的几个基本特征: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创新精神,是主体能动性的内在反映;其次,创新人才必须具有产生新认识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较强的创新能力;再次,创新人才必须是在他们所处环境中进行一定的实践活动,通过创新思维对现有事物进行改造和创新。创新人才表现为人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形成一种个体的创新人格。同时,创新人才具有广阔的知识素质、高水平的智力素质、独具个性化的创新素质、适应时展的科学思想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等特点。因此,充分发挥大学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一,创新性是人自我完善的需要,是人的本质属性的最高表现。哲学家米切尔・兰德曼说:“人的非特定化是一种不完善,可以说,自然把未完成的人放在世界之中,它没有给人做出最后的限定,在一定程度上给他留下了未确定性。”[3]这种未确定性给教育带来了使命,即使人通过教育成为更完全的人。而“人的未完成,蕴含着可塑性和创造性,因而他总是处在不断地自我塑造和自我创造之中”[4]。因此,发展创新能力是人发展的核心。大学作为知识创新应用的基地,其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地完善自我,在社会中成为更为完善的“人”;其二,培养创新人才是大学教育适应知识经济时展的重要途径。同志曾经说:“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水平提高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5]大学作为向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人才的“港口”,在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知识创新和人力资源培养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大学教育必须把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到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上来,这样才能迎接新的挑战,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处于主动地位;其三,培养创新人才是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目前,我国大学培养的大批人才中存在着缺陷和薄弱环节,最突出的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应试教育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全面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当前的社会企业、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素质需求主要集中于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上,这些是现代大学生特别缺乏的方面。要改变这种状况,提升大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大学教育必须培养出敢于实践、敢于创新、在组织管理等方面有能力的人才,必须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发展的突破点及关键环节,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当前我国大学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之论解

目前,我国大学教育在对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以下严峻的问题:(1)缺乏独特的办学理念,培养创新人才没有最基本的保证。办学理念是大学精神的结晶,是大学发展的灵魂,是一所大学特色形成的基石,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导航标。但是我国当前的办学模式一直以来多受苏联的影响,对办学理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使得在办学过程中行政泛化,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过于统一,盲目求大,亦步亦趋,缺乏各具特色的办学理念,从而导致办学理念的雷同。其结果则是:“行政主导型”的教育管理体制使得大学教学质量依靠行政手段(量化指标)来衡量,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也使得教师缺乏积极性,不能有效地执行教学计划,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严重影响到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过度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导向导致高校办学方向扭曲转而对就业率的过度追求,教育目的不再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而是以能赚钱和“找到工作”为首要目的,对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素养培养关注较少,极大地遏制了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2)大学专业及课程设置雷同的情况普遍存在,造成创新人才培养的低效性。由于对自身经济利益及创办综合性大学的追求,高校往往根据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推崇于设置更多的热门专业及相应的课程来实施教学促进自身的高就业率。如此过度综合化、过多相同专业及课程使得大学教育失去自身的特色而趋同化,从而导致创新学风的欠缺和创新环境的破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3)大学教育的教学方法依然沿袭“授―受”模式,缺乏创新师资力量和有效的创新教学方法。在目前的大学教学中,不少教师总习惯于用同一的规范和结论压制学生的创新思维,把不容置疑的知识和结论直截了当地灌输给学生,习惯于以教代学、越俎代庖、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观。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的沿袭下,教师的创新素质较低,表现为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薄弱。由此造成大学教育在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出现“空洞”,没能彻底而有效地实施。(4)理论与实践脱节在我国大学教育问题中较突出。目前大学教育的主要注意力用于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侧重理论的学习而忽视了相应的实践和操作训练,这种片面的理论知识学习教育模式割断了学生创新意识中最具活力的源泉。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展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锻炼创新意志。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离的问题是有效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5)大学教育管理的非民主化使培养创新人才处于低迷状态。一方面在“行政权力主导化”下,高校管理权力过于集中于上层管理机构的现象致使基层的自受到限制,不利于基层创造性的发挥,而教师和科研人员作为学术主体作用不突出,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行政力量,学术自主的空间较小,创新的氛围较淡,这些都影响了高校通过积极创新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非民主化现象也极大地抑制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教师的“一言堂”和“独角戏”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降低,创新的兴趣也在无形中被扼杀。

由以上对我国大学教育中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大学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创新人才刻不容缓。

三、树立创新教育观念,有效培养创新人才

《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创新性人才是大学教育的关键和重要任务,但通过哪些途径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如何贯彻实施培养创新人才,在具体的实施中应具备哪些保障条件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1.树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思想和理念是先导。相应的教育行为来源于相应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树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思想首先要求进行教育观念创新,转变传统的人才观念,建立学校制度和教育模式的创新理念。根据“面对知识经济对创新人才所提出的新要求,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是学校的主要目标”[6]。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宗旨,全面分析社会对现代大学生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联合社会各界和教育界的力量,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学校制度和教学模式理念。其次,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同时进行创新改革。素质教育既是全面的教育,又是理性的教育,它能让学生个体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是综合能力的体现,是大学教育的核心,人才的素质应与素质教育的本质相一致。大学教育要正确处理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以创新能力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2.构建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和课程结构,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课的作用,进行具体的创新教育。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越来越快,要培养创新人才,不仅要求教学内容不断更新,而且在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内容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提高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我国高校的教学内容陈旧,过于强调知识性的识记,忽视概念性、策略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大大地限制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课程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仍然存在,表现为单一性、封闭性、不可选择性,显得过于呆板,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的发展,不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兴趣需要,从而也造成了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匮乏。要解决以上种种困境,大学必须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1)更新教学内容,尽量挑选最新、最先进、最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教材,充分吸收当代知识的最新成果,选取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性成果,使学生掌握与时代相配备的知识。(2)所选取的教学内容要深刻反映当代科学发展的趋势、科学探究的方法、人文精神及开拓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内容。(3)优化课程结构,增加选修课比重,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课的作用,通过实践环节的加强,着力改变以往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其一,在优化课程结构方面,要注意“少而精”。“传统的教育并不是一无是处,任何创新都是在基于扎实知识基础上的创新,离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任何创新宛如空中楼阁,难以变成现实”[7]。因此课程结构的设置是在确保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建立使学生认识和把握未来发展的新的课程结构,是有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的。其二,应给学生提供多样可选择的课程,允许学生跨校、跨系、跨学科选修课程,使学生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渠道发展个人的兴趣,探索新知识、新事物,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其三,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作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创新思维。对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我作了尝试性的构想。在社会实践活动课作为大学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课程并成为常规性的教育内容之一的基础上,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为目的,改进该课程评价方式,从而改变以往只重结果、流于形式化或学生为追求学分以致形同虚设的局面。本门课主要由实践内容、实践过程、实践成果展示、实践评价方式四方面构成。具体操作形式如下:

本课程采用两个月为一次展示机会,学生可根据教师提出的研究课题或者自身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实践内容的选择。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密切联系,根据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和疑惑,提供相应的指导性建议并进行相应的记录。赵忠贤院士曾经指出:“创新离不开实践,历史上任何一个重大发现都源于实践。本领的重要表现是创新,是在创造性的实践中培养和造就的。”[8]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止限于字面上的培养,而应该是通过实实在在的亲身实践。通过实践,学生会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大学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所不容忽视的方法。大学教育应在给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及具体实施方面不断加强。同时应充分利用社会各界的力量等各种资源配合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以使社会实践活动课有效地进行。

3.建设高素质的有创新性的教师队伍,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决定性保障。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集体决定着学校面貌”、“教师集体是学校的核心”、“没有教师集体就没有学生集体”。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有什么样的教师集体就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集体。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教师的素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的创新素质直接关系到创新人才的培养。对此,叶澜先生作了精辟而深刻的揭示:“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对于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无疑是一种近乎灾难的障碍。”[9]“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精神解放,就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难以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创造发展,就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10]因此,培养有创新性的教师队伍是大学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有创新性素质的教师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具有勇于创造的精神;具有能从自己的创新实践中发现创新能力形成规律的能力;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创造性的想象力;具有能多方面、自觉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主动性等。其实施途径有:(1)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使教师清楚地认识到,要培养创新人才,教师自身应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权威方式,改变传统的学生观,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全面贯彻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思想,在优化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处理知识与技能、思维与创新的相互结合。(2)创设教学方式和手段的研究机构,为教师的创新发展提供平台。知识传授仍然在大学教育中占据重要位置。要在知识与创新人才培养之间找到契合点,关键在于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一所学校要有活力和创新的能力,就必须有开放的精神、开阔的视野和与外界交流的能力”[11]。对此,大学可以借鉴国外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通过各国教育专家及自身教育观念的体悟、教学方法的研究、课程心得交流、课题研究分享、教学研究机构的参与等方式促进大学教师创新能力的发展。使之在观念上“创新”,实践上也接受“创新”的洗礼。(3)建立和提供相应的教师培训机制和进修学习机会。主要进修的内容包括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了解,对当代大学生的身心、需求、特征的研究,关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造力形成方面的了解等,通过有针对性的进修学习,全面提高大学教师对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知识方面的了解,从而培养提高培养创新人才的实效性。(4)构建科学的教师奖励和评价体系。通过奖励方案和评价的实施,提高教师创新的热情,使每一位教师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更为主动和自觉,同时增强教师在创新方面的兴趣。

4.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更多的途径和更广阔的空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也成为一种趋势。互联网、校园网的普遍使用,促进教育的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有助于知识的快速更新;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体;有助于连接课堂与现实,提高教师教学的实效性。大学教育应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的作用,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开辟创新的新途径。通过多媒体教学改进大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使学生在接触形象可观的知识内容的同时,提高主动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另外,教师可通过互联网,建立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的网站,在资源和信息方面为学生提供便利,从而使社会实践活动课作为常态下的运行得以顺利、有效地开展。同时,师生也可以通过在网上进行研究讨论,形成创新的氛围。

5.改革考试方法,建立创新的评价体系,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有效实施。考试方式方法如同高考的“指挥棒”,指引着学生如何学习知识、如何对待知识。传统的考试方法不能完全衡量学生的实际能力,使学生只注重书本知识而忽视实际应用。为了培养创新人才,大学必须重新认识考试的功能和意义,改革考试方法,通过创立新的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考试的方法应是考试、考核、考察的结合,过程与结果的结合,目的意义与方式方法的结合。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如课程小论文、社会实践报告、创新活动尝试、心得体会交流等形式。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评价方式方面,要改变以往只由教师评的局面,通过师生评、生生评、小组评、自评、社会评等方式进行客观而公正的评价,以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6.营造良好、积极、宽松的培养创新人才的环境,形成培养创新人才的合力。“创造力的生成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这就是宽容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这种宽容的环境有利于保障个体心理上的安全与自由,从而使个体敢于表达自身的独特之处。只有宽束缚、少框架、低压抑的教学环境下,个体才有可能形成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发展创新思维,并释放出自身的创造潜能”[12]。创新是个体主观能动的反应,只有源于个体自身的学习欲望和研究兴趣,才能使创新成为可能。创新人才环境的构建需从宏观及微观两方面着手。(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创新的校园氛围。良好的校园氛围、学术氛围的营造能潜移默化地促使大学生创新意识的生成;(2)建立合理的能充分体现当代“教师观”“学生观”的管理体系,管理体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骨架”,支撑着整个培养实施过程;(3)举办各种社团活动,为学生充分发展自我提供平台;(4)在改革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高度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把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创新能力;(5)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观,促进师生创新能力的共同发展。古人言:“亲其师,信其道。”劳动的特点之一是具有示范性。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率先垂范,主动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不仅通过友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的欲望,而且通过教师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问题,以及自身的榜样示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2]杨寅平.现代大学理念构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171-172.

[3]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228.

[4]夏甄陶.人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9.

[5].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37.

[6]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J].江苏教育研究,1999,(5).

[7]佘正松.面向21实际高师素质教育课程创新体系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77.

[8]赵卿敏.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培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113.

[9]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5.

[10]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

[11]刘琅.桂苓.大学的精神[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133.

[12]上官子木.创造力危机――中国教育现状反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7.

上一篇:对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的评述 下一篇:英国文学中的女性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