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广告牌”

时间:2022-06-01 05:50:15

小小“广告牌”

我印象中的成都是一个四衢八街如迷宫一样的城市,让人找不到方向。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一个暑假,我和姐姐陪同母亲到成都考试。母亲带着我们四处打听住处,绕了好几大圈,结果又回到了出发点,暮色时分才找到落脚的地儿。我当时就想,如果能有一张会说话的地图那该多好啊。如今,走在成都车水马龙的街上,更有一种八街九陌的感觉。你若问我哪条街怎么走,我只能抱歉地摇摇头。

一日在家看电视,我被电视上一位在成都梁家巷车站为人指路的大爷吸引住了。

“大爷,到磨子桥咋走哦?”

“到磨子桥你就在这儿坐34路,上车注意听语音报站。”

“去天府广场坐哪一路呢?”

“坐1路或99路在上西顺城街下,直接走过去就是了。”

电视播音员说老人风雨无阻地义务为人指路坚持了16年。在钦佩的同时,我也产生了疑问: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怎可能记得成都的那么多条线路?而且这16年是何等漫长的过程,他坚持下去的动力是什么?电视上的报道会不会有夸张的成分?我油然而生采访之意。

来到梁家巷,在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中,我寻找着为人指路的那位大爷,但落了空。我正怀疑大爷是否像电视上报道的那样每天坚持为人指路时,正好听到两位在树下歇息的环卫工人的谈话:“前几天有个姑娘在公交车上丢了钱包,冉大爷还给了姑娘20块钱回家。”“是啊,他还随身带着风油精、藿香正气液、棉签、草药帮助生病的人。”我问道:“阿姨,你们说的是那个义务为人指路的大爷吗?”“是啊,他刚带着一个问路的人往前面去了。”阿姨告诉我,老人姓冉,是原成都禽蛋公司的退休职工。她几乎每天都能看见冉大爷在车站扯开嗓子吆喝:“问路不要钱,零钱免费换。”

我在梁家巷车站一直期待见上冉大爷一面,一解我心中的疑问。天色逐渐变暗,但依然没能如愿。正当我灰心时,环卫阿姨找到我说:“妹妹,不要等了,一会儿天就黑了,你留个电话,我帮你跟冉大爷说。”

两天后,在热心阿姨的帮助下,我终于和冉大爷通了电话,并约定了见面时间。见面时,我一眼就认出了冉大爷。他骑着一辆老式的三轮车,上面挂着“义务指路换零钞”的牌子。冉大爷穿一身蓝色的中山装,显得格外精神。我向大爷招手,他露出了灿烂的笑脸,“你就是那个上次来没找到我的记者吧?”我笑着点了点头。

那天,成都气温突降,风吹得我直打哆嗦。冉大爷邀请我到他家做客。本以为老人应该住得很近,没想到他载着我穿过好几条街才到。途中,热情健谈的冉大爷告诉我他是新都人,12岁来到成都做学徒,一直生活在这座城市。快到家时,冉大爷收起了“义务指路换零钞”的牌子,说:“邻居们看到这些不好。”我询问原因,他说:“挂牌子只是为了不让路人误会我指路要收钱,邻居们不晓得,看到牌子会以为我在做样子。”

冉大爷住在一个四面被高楼包围的老旧院落里,一进大门,就看到一个三四平方米的小天井,院子里种满了各种花和植物,一只肥肥的白猫和一只公鸡在院子里踱着方步,整个院子显得温馨而恬静。

刚刚坐下,冉大爷递给我几张已泛黄的报纸,对我说:“我从小就喜欢做好事,这些是媒体的报道。”有一张报纸讲述了在成都第八届春节越野赛跑时,当时本来名列第一的冉大爷为了帮助摔倒的队员而放弃了比赛的事迹。冉大爷说:“我从小受母亲的影响很大,她经常做好事,也很支持我做好事。”接着,冉大爷指着眉骨处的伤疤说:“30年前我遇到了一场车祸,这是当时留下的。也正是那场车祸让我下定决心要做更多有意义的事。”那时,冉大爷是禽蛋公司的职工,单位安排他去盐亭县采购鸡蛋。在出盐亭县18公里的一个转弯处,一辆货车急速驶来……货车重重地压在了他的身上。他浑身是血,两条腿、头前骨多处骨折,被好心人送到医院后,医院几次下了病危通知。好在冉大爷曾经是运动员,身体素质好,昏迷三天后终于醒了过来。当时他就告诉自己:剩下的日子都是上天的馈赠,一定要多做好事,回报社会。

从那之后,他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恢复得很快。1995年7月,刚退休的冉大爷闲来无事在街上骑车锻炼身体,他不时看到有外地人向本地人问路,有的本地人要收钱,有的竟往反方向指。冉大爷很揪心,他说:“在一个陌生环境中找不到方向是很无助的,我觉得义务指路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在1996年年底,冉大爷花了400块钱买了辆二手三轮车,用了一个月时间,骑着自行车到成都各个街道转悠,熟悉了许多公交线路,开始义务为人指路。从火车北站到荷花池,从高笋塘到梁家巷,从单纯指路再到免费换零钞。16年的风风雨雨,他什么样的情况都遇到过。

刚开始在车站指路时,很多人都不相信他。一是因为不相信他记得那么多路,二是认为他是为了赚钱,都不敢问。当我表示不太相信他能记住那么多路时,冉大爷很自信地说:“你来考我嘛!”

我问了好几个偏僻的地儿,都没能难住冉大爷。他如数家珍地说出了最快捷的到达方式。我有些吃惊,他笑呵呵地递了一张密密麻麻写满字的纸板给我看,上面大到旅游景点,小到哪里有好吃的、好玩的都记得清清楚楚。冉大爷说:“我没读过什么书,1952年政府倡导学习识字,我才认识了一些字。平时书看得不多,但喜欢看报纸,尤其对于交通道路的信息特别关心。”自从开始给大家指路,冉大爷就特别留意哪里改道了,新增了什么公交线路,甚至连公交车的发车收班时间他都知道。冉大爷还会抽空进行实地考察,及时更新自己的“资料库”。为了不指错路,冉大爷专门坐着公交车逛遍了成都的东西南北。几年下来,冉大爷成了一张成都“活地图”,成都的主要街道、主要景点的公交线路“不用思考就能说出来。”有一次,冉大爷碰到一个来旅游的外地人,就义务当起了导游。“武侯祠、杜甫草堂、宽窄巷子、九眼桥……我带着他美美地领略了一番成都风景。”

在临告辞时,冉大爷的老伴刘婆婆打完麻将回家了。对于冉大爷坚持为人指路,她的心情有些复杂,“一方面,我从内心支持他;但另一方面,天天在路上跑来跑去,我也非常担心,毕竟岁数那么大了嘛。”但刘婆婆现在也接受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只要他觉得开心,就随他嘛。他那个性格,天天憋在家里,肯定会出问题。”

冉大爷乐呵呵地说:“老了,退休了,但我们依然有价值。别看我七十几了,身体好得很哦!我要把义务指路这件事一直做下去。”

上一篇:九九老人漫谈长寿诀 下一篇:43岁开始的美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