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策略

时间:2022-05-31 10:28:04

浅谈提高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策略

摘 要:低年级口语交际无处不在,在课堂中培养,在活动中训练,在生活中实践,只要教师有心、留心、用心,就能为学生创造口语交际的广阔天地,为学生更好地学习、生活乃至日后成功地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兴趣;生活;情境;习惯;延伸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原大纲中的听话、说话改成了更符合时展要求的口语交际,并把它摆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那么,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儿童口语交际的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想”说,“想”交际,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在激发兴趣上下功夫。在口语交际的训练课中,通过创设情境,可以克服学生交际中的障碍。例如,我在上《找秋天》这一课时,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传悄悄话。用开火车的形式传,看谁把老师的话听得最清,传得最准,说得最响。”学生都跃跃欲试,争着抢着要传话。课堂气氛一开始就感染了学生,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愿意交际的欲望。又如,在教学《北风和小鱼》一文时,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字句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冬天北风的猛烈。接着,我让几个学生分别戴上北风、小鱼、青草、梧桐树、鸟儿的头饰分角色朗读。同时,在朗读中加上适当的表情、动作。通过课堂表演,增添了情趣,形象直观地再现了课文内容,使学生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越来越敢说、敢演,使“静”的课堂“动”起来。

二、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言之有物

苏教版语文教材在语言训练材料、教材内容的编排体系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教材中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话题,有的与学生生活实际距离较远。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从儿童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口语交际的话题儿童化、生活化、趣味化、知识化。要上好口语交际课,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根据儿童已知的知识、经验背景选择好话题,并设计好交际的情境,使学生主动投入,言之有物。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环境布置、声像画面、动作或实物再现等,将人际交往情境引进课堂。如,邻居间借物品、学生间借学习用品、问路、上学、回家途中、过马路、乘车、购物、道别……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分别扮演角色,使学生身临其境,有话可说,让学生在情趣中交际。训练时,可以由点到面,让一组学生进行示范交往,然后用“滚雪球”的方法进行操练,应允许学生自由结合,自由会话。我在上《在马路上》这一课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请一位学生去找他的好朋友、小伙伴自由组合,一起商量:你们想到哪里去?你们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在这段时间内,每个学生都有自由发言的权利,一组交际完后,再请其他组进行交际,教师只需帮助他们安排交际的顺序和给予适当的语汇提示就可以了。有了这样的交际空间,儿童在活动中就会主动地交流,逐步学会交际的本领。

三、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大海睡了》一课时,我设计了一节以“星空”为主题的口语交际课。课前我利用了两三分钟的时间组织学生轻松观看了《神秘的星空》影片片段,在优美的音乐和画面中,学生一个个瞪大了眼睛,津津有味地观看着,完全被影片中浩瀚的星空吸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自己感受到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

四、课外延伸,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现代社会对口语交际的能力要求愈来愈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不仅要在课堂内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更要注意课外的拓展和延伸,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因为生活是学生最广阔的课堂,要引导学生关注周边发生的事和物,多与伙伴、家人以及熟悉的人积极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在社会上既作为一个能理解、善思考、会判断的忠实听众,又成为口语流畅、充满自信的演讲者,这才是我们口语交际教学的真正目的。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实验学校)

上一篇: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一篇:让生活点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