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育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时间:2022-05-31 09:08:29

信息技术教育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 要: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的不断突破,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将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使现代社会成为“三高”(高速度、高效率、高竞争)社会。为了迎接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争抢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作为21世纪加速我国经济腾飞和民族复兴的主干力量的青少年,其信息技术的教育和培养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能力培养;中等职业学校

“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指明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是师生平等交流、学生自主发现的创新课堂。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营造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提供创新的保证

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对每一个学生倾注满腔的爱,学生才能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地学习,才能在师生互敬互爱的和谐气氛中产生学习的动力,才能愉快地参加到知识形成的过程当中。而且,教师的语言要和蔼可亲。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喜欢表扬的特点,对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尽可能做到“多表扬、多鼓励”,这是和学生进行的一种情感交流,以充分发挥学生创新的潜能。

二、唤起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新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想创新。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发展之快,影响之大是其他任何事物所无法比拟的,这就要求学生要有一个正确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创新的过程是一个由产生好奇,继而通过接触了解,发生兴趣,最后成为一种内在的动力的过程。学生常常对一些问题感兴趣,发生疑问,就会产生好奇心理,这正是创新的萌芽。

三、培养学生创新品质,使学生敢创新

创新精神是指敏锐地把握机会、敢于付诸探索行为的精神状态。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有敢于创新、不怕挫折的恒心和毅力,还要有对真理执著追求的勇气。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敢创新。激活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四、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会创新

1.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能力对于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一切创新的活动都从创新性的想象开始。因此,教学中要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践是创新的重要基石,只有亲自动手实践,才能使创新思维的结果物质化,同时可以看到自己创新成果,进一步引发创新探究的意识。

3.教师要推迟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判断和评价。创新性的教学全过程,要经过“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发散思维”等多次循环才能完成。学生借助发散思维,能获得许多解决问题新颖而独特的方案。这些方案常常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完整性,教师不要过早下结论,应该让学生在自我判断和评价中得以进一步的拓展和完善。

五、体验创新快乐,使学生爱创新

创新能力要有一定知识和智慧做基础,但是不可低估情感对知识、智慧的作用。创新素质的培养是时代的需要,是新世纪人的最核心素质。只要我们更新观念、开放思维,掌握理论,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多思、敢问、敢做,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一定能在信息技术这片沃土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思考现在,虽然不管是心理健康教育,还是信息技术教育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总的来说,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我们依然任重道远,对此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信息技术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应根据这门课的特点,通过各种适当的教学方法,利用尽可能利用的软硬件资源,让学生获得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各种关系的处理中,其实质是对信息技术教育根本目的的认识,对学习目标的理解,对课程性质的定位。信息技术教育基本目的是培养创新人才,不是培养机器的操作者。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是一种学科教育。据此,我国教育部已经将信息技术教育写入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纲领,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都把信息技术教育纳入了“十二五”国民经济信息化和“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这无疑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素养、提高信息社会中国家建设人才的综合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信息技术是面向信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技术。

上一篇:论加强小学语文教育的德育功能 下一篇:开创美术教学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