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练习的有效性

时间:2022-05-31 07:16:19

谈小学数学练习的有效性

【摘 要】通过数学练习可以培养学生认真负责按时完成任务,有始有终支持到底的优良品质和克服困难,不屈不挠的意志。因此练习课是学生发展智力和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小学数学 练习 有效性

一、什么是练习课及其基本结构

所谓练习课,就是以练为主,讲练结合的课;它不同于新授课是紧跟新授课后的一种课型。在一节数学课中,我们的练习习题可以分层如下: 第一层次是基本的、单项的、模仿性的或稍有变化的练习,侧重知识的内化;第二层次是变式的、对比的、灵活性的练习,侧重知识转化为技能;第三层次是思考性的、综合性的、发展性的练习,侧重知识的深化和优化;第四层次是实践性的、开放性的练习,侧重知识的综合性,灵活应用。由此练习课的基本结构可以分为:基本练习――典型练习――变式练习――拓展练习四个部分。在这四部分中“基本练习和典型练习”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变式练习只需90%左右的学生掌握即可;拓展练习全班能有10%左右的学生能掌握也就可以了。

二、课堂练习设计需要关注什么

有的老师相信古训“熟能生巧”,面面俱到地进行练习解答,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疲于机械训练,造成学生对数学练习及数学学习产生厌烦情绪,那么要如何设计练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下面是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一)练习的内容要立足课本,注意基础性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数量关系和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等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必须使学生学好、用好,因此我们在设计练习时要立足课本力求把握基础,使练习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理解,对基本技能的形成,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巩固。

(二)练习的内容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前,我们要充分钻研教材,掌握教学重点,立足教材中的练习;领会编者意图,要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到目的明确;同时分析学生在学习中较难理解掌握,容易产生混淆的地方,然后针对这些问题设计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学到最必需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 时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

练习一:填空

1)先用两位数( )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 )对齐,

2)再用两位数( )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 )对齐,

3)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 )。

(三)练习的内容要有层次性

练习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需由易到难,由基本到变式,有层次,有梯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之后都能获得成功,都能体验到学校成功的快乐,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例如在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时,可以设计下面这样的分层练习。

(1)一堆沙120吨,第一次用去1/5,第二次用去1/4,两次一共用去多少吨?

(2)一堆沙120吨,第一次用去1/5,第二次用去1/4吨,还剩下多少吨?

(3)一堆沙120吨,第一次用去1/5,第二次用去余下的1/4,两次共用去多少吨?

(4)一堆沙120吨,第一次用去1/5,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1/6,这时还剩下多少吨?

(四)练习的内容要具有多样性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活动的倾向,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定向、保持和强化的作用。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可以主动地、轻松地、持久地、集中地投入到练习中来,而机械单调的练习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就要采取多种多样的练习方式 。比如在练习内容形式上要多样化,可以设计闯关练习、智慧屋练习,寻找宝盒练习等;在题型上,可以是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等。习题要富有趣味性、操作性,思考性、灵活性、迷惑性要让孩子们有想要继续做下去的欲望,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飞”起来,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

比如在教学中位数和众数后,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

1. 要表示同学们最喜欢的动画片,应该选( )

A. 平均数 B. 中位数 C. 众数

2. 下面是某组9位同学家庭的住房面积(单位:平方米)

208 69 74 80 66 82 77 85 69

问1:这组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

问2:你认为用哪个数代表这9位同学家庭的住房情况比较合适?

3. 你去商场买过衣服吗?你知道休闲服装型号的“均码”是什么意思吗?

三、练习要有效,教师必须要有教策学略

(一)解惑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练习中教师给学生解惑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对学生提出的学习疑惑,教师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使他们很快走出困惑。

(二)提炼总结方法

教师的作业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解决某一题,或某一方的困惑,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从中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自己掌握一定的处理问题的能力。以至于他们今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形成条件反射。比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在教学“求物体的表面积”练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归纳哪物体只有4个面等,学生如果有了这样的积累,在做题时就不会范“多算一个面或少算一个面”的错误了。

(三)读懂学生,关注学生

练习要有效,教师必须得读懂学生,关注学生。课前就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困难,思路想法和学习轨道,明白学生需要的是什么,然后再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

有效扎实的练习课是我们每个数学老师所追求的。我坚信只要我们善于动脑,善于研究,善于学习,就一定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我们课堂练习的效果。

上一篇:太和县小麦高产创建的主要做法与措施 下一篇:Pie, Claud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