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整合的高技术企业竞争优势研究

时间:2022-05-31 01:58:13

基于资源整合的高技术企业竞争优势研究

[摘要] 资源整合是高技术企业成长的基础与保障、是高技术企业能力再造的核心。本文讨论的主题是高技术企业为了能够持续成长,如何对其企业的要素资源进行识别并有效整合,资源整合如何促进高技术企业的成长,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最大化,从而形成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不竭的源泉。

[关键词] 高技术企业 资源整合 能力再造 竞争优势

在动态的、快速多变的环境里,企业仅仅拥有许多关键的资源 (如技术、信息、系统、流程、人力、财务与基础设施等)显然是不够的,企业还必须以“能够确保整个企业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作出快速而有效反应的方式”来配备这些资源,即具有高效实施整合的整合能力,以便使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产品市场领域和相应的实施能力之间能够达到理想的动态匹配程度。这已经为许多企业的成功实践所证明。对于高技术企业来说,有效的资源整合,能够帮助经营者重新认识企业的竞争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为企业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说,资源整合具有不同的内容,只有根据自身内外资源和市场状况的现实进行整合,才能使企业的资源配置最优。

一、资源整合是高技术企业成长的基础与保障

从要素资源这一价值创造的基础层次来看,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各种直接参与价值创造或对价值创造起到其他条件性作用的要素资源在价值创造中的地位与作用存在着差别,而且它们各自对于价值创造整体性活动所起到的作用都是有限的,都存在着所谓的“缺口”或者说“缺陷”。要素资源缺口存在是价值创造的一个既定前提,同时也是导致它们之间必须结合和能够结合的基本原因。就企业所面临的缺口问题而言,要素资源缺口的存在制约着其生存和成长能力,而解决这种缺口约束的惟一方法就是弥补相应的缺口,即按照质与量的要求纳入相应的要素资源。但是,企业在商品经济状态下,在市场中生存和成长的前提性约束,又决定了企业对其要素资源缺口的弥补或填充必须通过交易的方式进行。基于以上要素资源缺口的弥补或填充存在的客观性与弥补缺口的条件,我们就找到高技术企业要素资源整合的原因[1]。

企业成长是一个动态过程,是通过创新、变革和强化管理等手段积累、整合并促进资源增值进而追求企业持续发展的过程。企业要素资源的整合和企业成长都是在动态中进行的,这就决定了企业要素资源的整合不是一次。只要企业中的某一种或某几种要素资源发生量的或质的变化而使得企业要素资源之间产生不能相互协调和相互适应的趋势或结果时,企业自身就产生了进行要素资源整合的需要,企业要继续获取企业成长的基础和力量,就必须进行新的要素资源整合。对于高技术企业的成长而言,从其初始点即高技术进入企业开始,企业就面临着要素资源的整合问题:不管高技术本身是由企业自己发明的还是从企业外部引入的,也不管是在新建的高技术企业中的高技术还是在原本存在的企业中的高技术换代,企业都需要以进入企业的高技术为核心来进行企业要素资源的整合,使企业其他要素资源与高技术或高技术所带来的技术变化相协调或相适应,以形成高技术企业成长的内部基础和综合支撑力量。许多高技术企业成长的成功经历表明,高技术企业的成长并不是在高技术的单一支撑中进行的,而是在高技术企业以高技术为核心的不同的企业要素资源的整合所产生的综合支撑中进行的,高技术企业的成长始终依赖于高技术企业的要素资源整合。

二、资源整合是高技术企业能力再造的基础

资源基础论(Resource-Based Theory)是资源整合的出发点,为企业的资源整合和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搭起了一个过渡的桥梁,指明了资源整合的途径和思路。在资源的差异能够产生收益差异的假定下,企业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是“异质”的;企业内部的组织能力、资源和知识的积累是企业获得超额收益、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公司及其竞争优势是建立在公司所拥有的独特资源及它在特定的竞争环境中配置这些资源的方式的基础之上的。对于企业拥有的资源,资源基础论认为,并非公司所有的资源都能转化为竞争优势,只有当这种资源是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模仿的、无法替代的时候,它才有可能成为竞争优势。

林嵩、张帏等按照资源对高技术企业成长的作用将其分为两大类:对于那些直接参与高技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资源,称之为成长所需的要素资源,而那些虽然未直接参与企业生产,但是其存在极大地提高了企业运营有效性的资源,则称之为成长所需的环境资源。

在高技术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所需要的要素资源主要有以下五种:场地资源:良好的场地资源能够为企业提供便利的生产经营环境,有效的改善企业的生产运作管理。资金资源:对于高技术企业来说,无论是进行产品研发还是生产销售,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如何有效地吸收资金资源是每个经营者都极为关注的问题。人才资源:高素质人才的获取和开发,是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知识资源:知识资源是指企业拥有的可以反复利用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技术基础上的,能给企业带来财富增长的一类资源。应该包含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经营理念、蕴涵在产品中的核心技术和满足企业价值实现的技能技艺,它体现在设计、工艺、制造、营销、服务等诸方面。管理资源:高技术企业的管理者大多是技术人员出身,他们本身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但是对于企业管理知识往往有所欠缺,很多高技术企业都失败于管理不善,这意味着拥有一套完整而高效的管理制度是新创企业宝贵的资源。技术资源:对于高技术企业来说,积极研究开发、引进和寻找有商业价值的技术成果,加强和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将有助于加快产品研发速度,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提供有力的优势。

环境资源是指高技术企业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除了六种生产要素之外的其他支撑条件。对于高技术企业来说,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环境资源有四种:政策资源:从中国的创业环境看,发展高技术企业需要相应的政策扶持,只有在政策允许和鼓励的条件下,高技术企业才能获得更多的国内外人才、贷款和投资、各种服务与优惠等。信息资源:对于高技术企业来说,信息资源主要有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技术信息主要包含技术创新项目所在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研究动态,与创新项目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他创新主体类似项目的进展状况等。市场信息主要包括来自于顾客、供应商、竞争对手供求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方面的信息。文化资源:文化资源是企业成长中尤为重要的一环。硅谷成功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那里有浓厚的创业文化,如鼓励冒险,容忍失败等。这种良好的文化氛围等对于创业者有着极大的精神激励作用,使得高技术企业具有更强的动力和能力去获取更多的生产要素,有效组合并创造价值。品牌资源:高技术企业所置身的环境也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例如,优秀的孵化器更会为居住于其中的企业提供一种品牌上的保证,这可以提高政府、投资商和其它企业对该企业信誉度的估价,有助于提高高技术企业获取资金、人才、科技、管理等资源的可能性。

企业通过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不断整合,达到一种理想的最终状态,具备了用以完成一项任务或活动的能力。并且随着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企业目标的变化,能力持续不断的积累、培养、开发、运用、维护和扬弃,如此循环往复,永无止境,形成正反馈的增强回路,能力变得越来越强,并使竞争者难以理解和模仿,这就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企业积累和学习怎样分配资源和能力的组织过程中,核心竞争力会不断的出现,作为一种行动能力,核心竞争力能使企业超越竞争对手。因此,根据资源基础论的观点,在企业家实施资源整合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识别关键资源,同时把握其他发展所必要的资源,最终形成竞争战略,实现企业能力再造,为高技术企业的发展制定良好的战略规划。

三、资源整合是形成高技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1.资金、场地等有形资源为高技术企业发展的基础要素

尽管资源基础理论认为相对于无形资源,资金、场地等有形资源所能挖掘的价值并不大,但是对于新创企业来说,有形资源是企业的后续发展的基础,是企业成长的基石,没有有形资源,企业的创立就无从说起,所以创业者不能忽视开发这些基础要素。

2.知识资源的整合可以构筑企业的竞争优势平台

核心能力理论将知识作为构成核心能力的关键资源,强调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需要进行知识的创造、转移和共享。综合文献学者的研究可以认为,知识整合是把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知识有机组合在一起形成结构化知识体系的过程。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是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通过对内外部知识的整合可以构筑企业的竞争优势平台。知识资源已作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最终源泉被放在竞争要素首位。从实践上讲,世界上众多持续成长的优秀企业,都是能够不断地吸取新的知识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来再造系统,不断通过适应环境的变化,及时有效地变革企业系统的结构,从而保持整体优化的状态。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成长能力越来越依赖于其对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运用能力。信息技术革命使企业成长建立在知识和人力资源的基础之上,尽管实物资产、劳动和财务资本仍然是企业的主要资源,但其重要性正在逐步被知识和技术所代替,资本正逐步演变成为知识的一种功能。企业的核心技术来源于对知识的吸收、选择、组合和市场化,首要的是对知识的获取。但相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知识”越多越好,企业有自己的市场定位。必然会有自己的“知识”选择,必须按照市场定位对知识资源进行整合,这既是“核心技术”形成的途径,更是增强企业能力的内在要求。知识整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 核心是要按照“学习型组织”的原则调整企业组织构架,挖掘企业内部的各种知识以及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动态关系,注重团队持续学习,改变员工心智模式,建立共同的“知识”价值取向,并将企业中员工和组织的知识有机地融合起来,使之具有较强的柔性、条理性、系统性。知识整合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知识创新的过程。

3.人力资源的整合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途径

人力资源是高技术企业最活跃的创新资源,为了实现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必须根据本企业的实际,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人才成长和流动的政策和措施,使人才调配形成制度,逐步实现人才资源共享;适应人才市场化的趋势,采取多种途径和办法,利用全社会的人才资源为企业建设服务,逐步建立起“不为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机制。因此,人力资源整合从两个方面为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一是通过引进、培训和激励等手段,解决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问题;二是通过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企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整合,使企业人力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调配使用,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全面转换人力资源配置观念、人才选聘、使用、晋升、培育和考核观念,对企业内部的机构设置、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进行全新的描述设计,构建完整的人力资源综合开发管理体系。第二,要将市场机制作为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激发人才的创新欲望,激励人才的创新精神,激活人才的创新潜能,聚集人才的创新优势。通过竞争实现人才的优胜劣汰,通过推行岗效薪点制,建立员工收入与个人绩效、单位效益、市场价位挂钩,能上能下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第三,要创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和谐的人文环境。以企业价值观为导引,建立相应的思想理念体系和基本行为准则,调整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培养团队精神,激发员工的创造与奉献精神。

4.信息资源的整合,促使高技术企业跨越式发展

信息资源整合是ERP实施成功的保证,信息资源整合为管理咨询和ERP实施架起沟通与共赢的桥梁。从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的角度看,对信息的现实需求体现在三个方面:如何使数据进入生产流程中流动并被共享;如何从零散的数据中发掘出有价值的决策信息;企业如何向客户展现统一的商务界面。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建成信息系统以后都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运转,形成了众多的信息孤岛。要解决“信息孤岛”的沟通问题,就必须从对企业信息资源中的数据、内容以及建筑其上的业务过程的整合入手。(1)数据整合:数据整合的目的是将不同的数据库集成起来,提供一种单一的虚拟数据库,这样就不会出现与核心业务不一致的多个数据库,保持应用软件数据相互一致并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数据整合使应用软件之间能够共享、交换相关的数据和交易。(2)内容整合:内容是指非结构化的信息,例如电子表格、文本文件、图像、图表、报告、音频文件和视频文件等。内容整合让用户访问、整合、分发和交换所有的相关内容,无论内容位于何处、如何管理。(3)过程整合:过程整合能将企业规则和过程转移到企业应用软件以外,变成一种外在的过程和规则引擎。过程和企业规则的这种外在转移增加了灵活性,从而可以对过程的改善或者新的商业机会做出更加有效的反应。最终,通过提高外在的和内在的过程自动化水平,可以提高过程执行的整体效率,达到优化过程的目的。这三种集成是互补的,其效果远大于三者之和。忽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导致企业在信息资源总体整合上的挫败。

5.政策、品牌、文化等环境资源对高技术企业的发展具有倍增效应

政策、品牌、文化等环境资源并非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但这些资源的存在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的效率。贷款、投资和税收优惠等政策对高技术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品牌对企业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它能够强有力地影响顾客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选择。用户对企业的认识首先是从品牌以及同品牌相联系的产品开始的,而用户对企业的接受和对产品的忠诚则来自于心理上的认同。而企业文化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环境和外部环境,文化整合的目的就是塑造企业的价值观,建立起勇于承担责任和风险,拼搏创新,持续学习,追求卓越和团队协作的企业文化,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在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各组成部分中,政策、信息、品牌和文化资源位于人才、知识、技术、管理等无形资源核心要素的,能够不断促进企业人才、知识、高技术、管理等各项资源的融合,并且对促进高技术企业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起到重要的作用。正是企业将企业外部的要素资源不断地纳入企业内部,使得资本、技术、人力资源以及信息、原材料等企业基本要素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定的生产或服务流程,并由此形成一定的将企业要素资源转化为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又不断地将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提供给企业外部,并将企业不需要的要素资源排斥到企业外部,最终形成高技术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实现企业生存和成长的良性循环过程。见下图。

总之,成长要素资源对高技术企业来说意义非凡,能够拥有必要的成长资源是高技术企业持续成长的基本保证。然而,成长资源并非越多越好,成功的高技术企业往往更着眼于最优化使用资源并且控制资源,而不是贪图完全拥有资源。因此,高技术企业的管理者如何有效识别企业所需的各种资源,如何充分发挥要素资源对于高技术企业成长的支持作用,是管理者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职能。企业成长要素资源的系统整合的缺口理论和资源基础论为成长资源整合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思路,借助资源基础论,使企业家可以对成长资源的各个层面进行有效识别,进而有效整合,形成高技术企业竞争优势,实现企业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孟宪昌: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企业成长[M]. 2003,p82-86,258-262

[2]林 崧 张 帏林强:高科技创业企业资源整合模式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3):143-147

[3]Leonard Barton,Dorothy. Wellsprings of knowledge: building and sustainingthe sources of innovati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5:334-352

[4]De Boer ,Michiel,Vanden Bosch,Frans a.J.,Henk W.Volberda. Managing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integration in the emerging multimedia complex.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1999,36(3):379~398

[5]David J.Teece,GaryPisano.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18(7):509~533

[6]Bruce Kogut, UdoZander. Knowledge of the firm, combinativecapabilities, and the replication of anization Science,1992,3(3):383-397

[7]李 翔:企业信息资源的整合.中国信息导报,2003,(6):28-29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论影响我国星级酒店业经营绩效的十大能力 下一篇:企业在旅游景区开发经营中的利益相关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