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水产养殖规划现状分析与对策

时间:2022-05-31 12:38:16

浅析中国水产养殖规划现状分析与对策

摘要:水产养殖规划对中国养殖业的延伸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不但可以使水产养殖和水环境之间的不确定性降低.还可以提高水产养殖的外部经济性、使水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目前水产养殖规划存在着养殖规划与实施之间的落实性,水产养殖制度不够完善等等原因都制约了我国水产养殖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水产养殖规划;现状分析;对策

以下是笔者对我国水产养殖规划的现状进行了粗浅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水产养殖规划制度的对策。

1、水产养殖规划对实现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1.1 对未来的预测是水产养殖规划的重要特征,并要为此目标努力,如果在人类利用水资源时,没有目的性及规范性,那么人们会利用水资源最大化收益,而其他方面往往被忽视,从而会导致环境被污染、水资源利用结构改变等严重后果。水资源是水产养殖赖以生存的条件,也是容易污染水资源的内在原因,负面后果出现的可能性和不可接受性都是非常明显的。通过超前性计划和安排未来水产养殖活动,来避免及消除这种不确定性。

1.2 减少水产养殖活动的外部不经济性

国家制定的制度是要避免外部不经济性,最大化发挥外部经济性。政府行为其中一种就是水产养殖规划,只要内容有协调水产养殖活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平衡。要使水产养殖活动总效益得到增长,水产养殖活动的优化和调整是关键,这就是一种外部经济性的表现。水产养殖规划,控制了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行为,使水资源功能的充分发挥,从而水产养殖活动的外部不经济性得到避免,水产养殖规划的主要功能得到发挥。

1.3 体现水资源的公共属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进行公开、透明的水产养殖规划,养殖技术、经济、生态和社会等方面要实现好合理的公共利益,充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要使水产养殖活动影响不到水资源公共特性有两点,一是水产养殖规划的组织编制及实施由政府参与;二是做好提高水产养殖规划编制的水平工作,能更好地发挥水资源的总体功能,体现了政府参与的有效性。

1.4 学科理论和技术成果应用于水产养殖规划的有效途径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和制度配置情况下,只有通过政府的参与才能使整个产业发展。规划是政府干预的一种有效途径。制定好水产养殖规划,事实证明学科理论和技术成果以被成功融入。以规划为载体,一方面体现了最终的研究价值,还有就是规划的总体水平得到提升,政府干预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2.2 水产养殖规划存在的问题

(1)水产养殖规划基础与水产养殖规划实施间存在不协调性。

我国已有的水产养殖规划是以水域功能区划为前提、以行政区划为界限开展的。这就注定了必然会存在养殖水域滩涂保护和经济效益获得之间的矛盾。

(2)水产养殖规划的实施效果差。

从已经通过审批的水产养殖规划实施情况看,尽管水产养殖规划在编制时定位于调整规划区域的水产养殖业,但实施情况较差。

3、对策

3.1 建立水产养殖规划的技术体系

(1)确立水产养殖规划与环境影响评价的集成关系。

规划者在水产养殖规划时应主动与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联系,规划启动后及时接受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随时进行内容调整,以保证正确规划。

(2)确立可行的水产养殖容量估算方法。

水产养殖容量的估算应包含3个方面:一是基于环境容量要求的养殖产量,即在氮、磷等不超过被许可的排放量前提下,获得的最大养殖产量;二是在水域的天然条件和人为的技术因素相结合的前提下,能获得的最大养殖产量;三是能获得的最大经济效益的市场供给量。最终的水产养殖容量应是这3个方面的最小值。

(3)完善水产养殖的技术与经济评估指标。

对可供选择的养殖模式、养殖规模、养殖种类、养殖技术进行规划中的技术与经济评估,是进行决策的先决条件,也是任何具有综合性和战略性规划的基本基础。主要包括下述内容;筛选技术上可行的养殖模式和养殖种类;描述适合前述模式和种类的养殖地点和场所的条件:进行市场评估;进行标准的财务分析、投资评价和市场敏感性分析;制定有关资源使用和废物总量的环境框架:制定社会经济特性的框架;进行风险分析;综合评价不同选项的经济性和技术性,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框架。

(4)完善制度和相关利益者分析与评估的方法和指标。

制度管理的性质和运作方式及其决策方式对于实施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关于制度管理的分析是一切规划和管理,特别是综合管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制度和相关利益者分析与评估是规划综合性原则的实现工具之一,涉及自然资源的竞争使用和损耗,因此很适合用于水产养殖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3.2 完善水产养殖规划的制度配置

(1)实现耦合的制度管理配置。水产养殖规划是关系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专项规划。我国在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方面尚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这严重影响了水产养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实施。因此,必须实现水产养殖规划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之间的制度耦合。

(2)引入第三方评审制度。我国目前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缺乏科学性的有效监督,对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进行错误的评估,不仅起不到环境影响评价本身的目的,还在某种意义上对环境质量的恶化起到加速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引入评审制度,由独立的、具有资格的第三方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安全性审计。比如,可以实现各交叉单位的互相盲评或成立专家库进行盲评。

4、结语

我国水产养殖规划为我国水产养殖科学管理,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保障我国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必须途径。

上一篇:浅谈兽药残留对畜牧业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下一篇:水产养殖疫情防治技术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