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银行业会计优化路径研究

时间:2022-05-31 08:23:23

大数据背景下银行业会计优化路径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我国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的发展受到外部和内部条件的严重影响,银行业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剧烈的市场竞争。以往的经营模式虽然能使银行业继续生存,但是想要在如此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谋求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进行改革。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银行业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利用目前先进的信息技术,引进数据大集中的理念,改进银行现有的经营模式,降低经营风险,优化银行会计处理体系,以期实现我国银行业的优化升级,巩固竞争地位,提高核心市场竞争力。

一、我国银行业实施数据大集中的优势分析

(一)银行数据大集中的内涵 银行数据大集中是银行业借助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系统,为银行处理日常金融业务提供便利,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套完整的银行数据处理体系以革新以往的经营模式,为银行会计系统的改革提供良好条件,以提高管理效率。银行利用数据大集中将自身体系内的金融业务整合到一个统一的信息系统中,便于业务数据的收集、整理、记录、分析和共享,使银行的数据业务服务更加便利。

(二)进行数据大集中的必要条件 根据上述分析,我国银行业要实施数据大集中,对现有的银行会计体系进行优化升级,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完成。具体如下:

第一,银行数据大集中的实现必须依靠先进完善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目前我国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的构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为银行业实现数据大集中提供了信息技术方面的有利条件。

第二,我国银行业实施数据大集中并非空穴来风,我国银行业发展至今,从最开始的人工业务处理模式到现在的信息平台处理模式,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和改革,在这期间,我国银行业积累了大量的改革经验和信息技术实践经验,借鉴这些宝贵的实践经验,我国银行业能更顺利的进行数据大集中以及对目前的经营模式进行有效改革。

第三,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促使全球金融业的发展更加趋于一致,国外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这为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可借鉴经验,我国银行业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国内实际进行实践,为实施数据大集中累积经验。

第四,当前我国银行业已经实现了从人工业务处理到统一银行业务处理平台的建设,因此, 现有的银行业务处理模式也是一个系统的、规范的、科学的处理平台, 这使数据大集中的实现更为便利。

第五,目前,我国银行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系统风险无处不在。因此,对于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我国银行业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来说,就更应该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强化改革理念,积极实行银行经营体制的改革,降低风险,提高经营效率。

第六,当前,全球银行业竞争日益加剧,严重制约了我国银行业的长远发展,也影响了我国银行业参与全球竞争的积极性。面对激烈的竞争,数据大集中为银行业的继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各大银行纷纷开始研究数据大集中实施的可行性和具体操作方案,这也为数据大集中在我国银行业中的实施进行了预热。

二、数据大集中:我国银行业在大数据时代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银行业的经营模式并不能很好的适应日益变化的银行业,要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进行切实有效的改革,对现有的金融业务处理模式和金融服务模式进行革新,改变现有的业务处理方式,提升银行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另外,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银行客户对服务质量也有了新的要求,在这个时候,我国银行业顺应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实施数据大集中,也能为客户办理金融业务带来极大便利。鉴于此,实施数据大集中是当前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这种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参与竞争的需要 自从加入WTO之后,我国国内各个市场陆续对外开放,近年来,金融市场也已经全面实施对外开放,这让本就激烈的国内竞争环境变得更加激烈。目前,我国银行业处于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要想争取更多的市场利益,巩固市场竞争地位,就必须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改善现有的金融服务质量和服务模式,加快推进金融创新,积极强化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使我国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数据大集中的理念能为我国银行业经营模式的改革提供极大的助力,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银行业务处理流程相结合,为银行业务处理流程的优化,管理效率的提高贡献力量,因此,为了参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银行业必须加快实施数据大集中。

(二)实施改革的需要 市场竞争日益剧烈,为了争取市场竞争的优势地位,我国银行业必须对现有的管理体制进行深化改革,改变以往的粗放式、国有化企业管理格局,向集中式、股份制企业的管理模式发展,积极推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实现银行管理体制的信息化改革。数据大集中的实施正好能为我国银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有利条件,实现管理系统的信息共享,及时处理银行业务,帮助银行业构建系统而完善的数据体系,最终实现银行服务体系的优化和管理效率的提高。

(三)金融创新的需要 不断出现的新型金融产品是银行业不断适应市场需求,谋求进一步发展,巩固市场地位,加强市场核心竞争力的有力表现。加强研发力度,掌握客户需求,不断进行金融创新,能为我国银行业在当前全面开放的金融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金融产品的创新过程中引入数据大集中的理念,两者结合,再进行具体创新实践,改变以往的银行经营模式,提升银行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加金融产品种类,凭借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客户的金融生活提供更多便利。由此,我国银行业实行金融创新必然需要首先进行数据大集中,这样才能降低银行业的经营风险,实现信息共享,实现金融创新,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四)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当前,信息技术在我国各行各业中的应用都十分深入,在银行业的发展中更是如此,在当今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加强信息化建设对于我国银行业今后的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实施数据大集中更是要求银行业自身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支撑平台,从而将信息技术优势逐渐转化为银行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参与来自国内外银行业的市场竞争。

三、银行数据大集中与会计信息系统对接平台设计

前文对银行数据大集中的内涵和我国银行业实施数据大集中的必要性进行了详细分析,接下来本文就将数据大集中的理念与银行会计处理系统相结合,共同研究基于数据大集中的会计信息系统设计的具体步骤。

(一)银行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 基于数据大集中的银行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是将信息技术与银行会计业务处理流程相结合,在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帮助我国银行业完善自身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会计数据、银行信息和金融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共享,并为银行会计业务处理提供便利。

(二)银行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实施数据大集中是为了优化我国现有的银行会计信息系统,强化银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但是,当前我国银行会计信息系统在运营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阻碍了银行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具体而言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

(1)银行会计业务处理流程缺乏规范性。当前,我国银行会计信息系统中,对会计业务的处理并没有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执行标准,各大银行各自为政,分别建立了自己的银行会计信息系统,并依照各自的信息系统处理银行会计业务。这就使得我国银行体系内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会计信息系统来规范银行的会计处理流程,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影响我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实力。也正是由于没有一个规范的银行会计业务处理流程,我国各大银行进行会计业务处理时,资金周转速度慢、清算程序复杂、会计信息共享困难、无法实行统一的会计管理、严重影响了银行管理效率,也使得客户满意度降低,忠诚客户难以维持等后果。

(2)银行会计核算主体多样化。银行会计业务核算需要确定一个有效的核算主体,但在目前我国银行业运行的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核算主体并不是唯一确定的,而是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各大银行根据自身网点的分布特点,对各个银行网点都赋予会计核算的权力,那么银行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会计核算的主体就根据网点的多少来确定了,这样一来,每一个银行网点都会成为一个会计核算主体,也都具备有相应的会计核算体系和会计业务处理规范,这就给全国范围内的银行会计业务核算工作带来了麻烦,更不利于银行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和统一。

(3)银行会计体系风险防范能力差。我国银行业现有的风险防范系统并没有很强的风险抵御能力,国内针对银行体系的监督和管理一般都是一种事后行为,并没有在事前加强对银行业行为和风险的监督,更没有实时监督系统,这对银行业的正常运营是极为不利的。另外,信息时代的到来给银行业的日常经营和管理带来了新的风险,银行进行会计处理需要依赖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营,也需要金融市场的稳定,现有的银行风险防范体系是银行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必须加强风险防范能力,提高银行业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监督和管理,切实提高抗风险能力。

(三)基于数据大集中的银行会计信息系统设计 上文分析了在实施数据大集中前,我国银行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的几点不足,接下来,就依照数据大集中的实施要求和银行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来设计基于数据大集中的银行会计信息系统,以强化我国银行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巩固市场竞争力。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1)优化银行体系的管理流程,改善经营模式。银行业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撑来实施数据大集中,不仅是对会计数据的大集中,更是对银行体系内各个部门运行数据的大集中,这样做的结果是能帮助银行内部加强管理,促进集中式管理模式的实现,并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金融创新,不断推出新型金融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忠诚度。同时,我国银行业进行数据大集中,不要仅仅把注意力放在信息系统的革新之上,还要关注与数据大集中相配套的管理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加强银行会计管理,提高风险抵御能力,加强实时监督,实现信息共享,促进集中式管理模式的建设,提高银行管理效率,努力实现利润指标。

(2)改进会计处理流程。由前文分析可见当前我国银行系统内各自为政,分别建有自己的会计处理系统,无法对其进行统一规范。因此,在数据大集中的基础上构建银行会计信息系统时,就要对各个银行体系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改革,优化各自的会计账务处理流程,简化操作流程,规范处理各类银行会计业务,降低运营风险,提高会计业务处理效率,改善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

(3)强化会计管理,加强实时监督。要建立一个完善的银行会计信息系统,在加强数据大集中建设的同时,还要强化监督和管理。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我国银行业内部会计信息系统的监督和管理,实行事前防范、实时监督和事后及时处理,并加强银行内部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风险处理能力,尽力减少风险,降低损失,促进我国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

四、数据大集中后银行会计的系统调整与应对

数据大集中的实施能明显提升银行会计业务的处理能力,加强银行会计业务的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但数据大集中的实施对银行的会计工作、会计信息系统以及会计风险的管理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何调整上述影响, 积极应对可能的会计风险, 成为基于数据大集中环境下构建银行会计信息系统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数据大集中对银行会计工作的影响

(1)提高银行会计处理效率,强化会计监督和管理。在数据大集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银行会计信息系统,不仅对规范银行会计核算和会计业务处理流程有极大作用,还对银行会计部门实行集中管理, 统一业务处理流程,提高业务处理效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另外, 实施数据大集中后, 银行业也强化了对会计业务流程的监督和管理,着重加强了事前风险防范和事中的实时监督和控制,切实有效的降低了银行会计风险,提升了我国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2)促进会计决策的制定和完善。在数据大集中的基础上,银行的会计信息系统建设能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借助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收集、整理、归纳会计数据信息,并实现银行会计信息的实时共享,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与银行内其他部门一起,协同合作,共同促进银行管理效率的提高。与此同时,数据大集中的实施,也为银行的会计管理人员获取会计信息提供了极大便利,会计信息的实时共享也促进了银行管理人员更全面、更系统的制定并完善会计决策,加强会计管理,提升会计业务处理效率。

(3)重新确定会计核算主体,避免多样化问题。以往的银行会计核算体系并不是一个规范而统一的会计业务处理系统,国内各个银行各自为政,并且各个银行在全国各地的不同网点拥有不同的会计核算权力,也形成了不同的会计核算主体,这就造成了银行会计业务核算主体的多样化,这样多样化的会计业务核算主体为银行会计业务处理带来了不良影响,缺乏唯一主体使银行业难以建立完善、统一、规范的会计信息系统。但是在实施了数据大集中之后,银行重新确定了会计核算主体,避免了主体多样化给会计核算而带来的不便,利用统一的核算主体进行会计业务处理,为会计管理效率的提升提供了帮助。

(4)促进银行服务功能多样化。当前我国大部分银行为客户办理金融业务都是通过交易码来进行的,不同种类的业务对应一类交易码,银行工作人员根据客户需求选择对应的交易码来完成相应的服务,这样的金融服务方式一般都是依靠已经设定好的银行业务处理系统来完成的。进行数据大集中后,银行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了资源整合,优化和规范了银行业务处理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强化了对银行会计业务的管理,不断创新,形成新型银行会计业务处理模式,使客户能更便利的享受由数据大集中带来的银行服务的便利。

(二)数据大集中对银行会计风险的影响 实行数据大集中后,我国银行业会面临更多新的风险和挑战。数据大集中后的银行会计风险除表现为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和法律风险之外,还会由于信息平台的介入,新增很多信息技术方面的风险,在联网的情况下,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给银行会计信息系统带来信息风险的可能性也是极大的。所以说,在实施数据大集中后,银行不仅要面对常规的会计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信用风险等,还必须谨慎处理信息技术风险,加强系统建设,防止黑客侵袭。

(三)实施数据大集中后银行会计风险应对策略 对于可能出现的银行会计风险,银行要积极应对,做好事前防范措施,实施数据大集中后,更要主要防范由计算机信息技术带来的系统风险,具体而言,我国银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完善银行内部建设和管理。我国银行业发展至今,经历了从手工操作到现在的信息化业务处理阶段,这其中,内部建设和管理的作用不可小觑。实施数据大集中后,银行内部的管理也相应集中了,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银行会计风险,银行必须从优化内部管理体制,整合内部资源,提升管理效率入手,对内部管理系统进行改革。

(2)健全银行信息化法规建设。银行进行数据大集中,实施信息化建设,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国家相关机构对银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进行立法,不仅能有效规范银行业的相关业务行为,还能加强监督和管理,降低银行会计风险和信息系统风险,促进我国银行系统的健康发展。

(3)提高银行会计风险防范能力。我国银行业进行数据大集中后,对银行会计信息系统也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建设,增加了银行会计风险的种类和发生风险的概率。因此,银行应该强化对会计风险的认识,使会计人员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在会计风险发生的事前进行预防,事中实时监督,事后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加强会计信息系统建设,降低系统风险。

对我国银行业进行数据大集中改革后,可以优化我国银行的会计处理系统,保证银行业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但是,由于会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而银行的会计风险一般具备隐蔽性、突发性、延缓性等特点,并且一旦爆发会计风险,银行有可能面临极大的损失;因此,在了解数据大集中带来的巨大优势的同时,还应该对大数据背景下的银行业会计风险的不利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了解,认识,并从整体上对银行业的会计风险进行系统防范,完善现有的会计管理体制,提高会计业务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风险控制,强化监管流程,科学合理的规划会计管理系统,为我国银行业在大数据背景下的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平台。

参考文献:

[1]付景远:《数据集中后商业银行会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5年第6期。

[2]罗红婷:《对银行数据大集中形式下应用集中的探讨》,《金融会计》2005年第5期。

[3]童惠:《数据集中对银行会计业务的影响及其风险防范》,《财政监督》2006年第2期。

[4]郭勇:《银行数据集中后的风险分析与防范》,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5]许水强:《基于流程再造的银行会计业务大集中》,厦门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上一篇:民间借贷风险审计难点与对策 下一篇: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