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杰”青年求职无门,42岁“民工研究生”的悲喜人生

时间:2022-05-31 07:23:13

“十杰”青年求职无门,42岁“民工研究生”的悲喜人生

四年前,38岁的农民工滕振国经过数年苦读,考上了重庆师范大学的公费研究生,轰动汝州市。很快,滕振国被评为“汝州市十大杰出青年”,继而又被评为平顶山市“感动鹰城十大新闻人物”,俨然成了好学上进的青年楷模。市领导亲自登门看望他,不少中小学和大专院校请他去做报告。四年后,已经毕业一年,42岁的滕正国却求职无门,处处碰壁;不得不重回当年考研前的“民工”岗位,当年曾支持他读书的妻子连番抱怨:早知这样,当年就不该读书!滕振国现象引发了人们对当下学历教育、人生规划的思考和讨论,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这个自学18年,一心渴望用知识改变命运,儿子已经上高中的“大伯级研究生”。

养猪,卖菜,结婚,他不想要这样的生活

滕振国1968年出生于河南汝州市钟楼街道郭庄村。高中毕业后,滕振国养过猪,卖过菜,还在火车站打过短工,一晃七八年过去了,生活没有多大改变。

1994年夏天,滕振国的父亲离开人世前,用颤抖的手攥住他:“你是这个家学历最高的,你不成家立业,我死不暝目。”想想自己已经27岁了,为了让父亲心安,滕振国决定找一个老实本分的女子结婚。1995年春节,大雪中,滕振国与邻村一个女孩见了面,半个月后,两人就简单地举行了婚礼。

女孩名叫冯俊梅,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并不嫌弃滕振国的家境。为了养家,滕振国努力地种菜、卖菜。每天晚上,与冯俊梅一起数自己一天的卖菜所得,是他最大的乐事。婚后没多久,曾经的甜蜜被生活的艰辛所淹没,矛盾渐渐出现了。妻子冯俊梅没有什么文化,看待事物比较简面,为此两人常常闹别扭。

滕振国决定重新拾起书本,参加自学考试。他十分珍惜晚上不用干活的时光,时常学习到深夜。1996年,滕振国拿到了自考专科文凭,他幸喜若狂:“俊梅,我现在也是大学生了!我出去找份好工作,再也不用卖菜种地了!”

不久,儿子出生了,生活的压力陡然增加。滕振国想到沿海发达城市打工,但妻子不同意:“孩子才一岁,家里老的,小的,都离不开你,你走了,我转不开啊!”看看丫丫学语的儿子,滕振国暂时搁浅了外出打工的想法。毕竟,他也老大不小了,打工能打多少年?等自己老了,不还得回家?只有当上“公家人”,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滕振国找到过去的中学同学,希望可以帮助联系一下,能否在汝州老家找到一份小学老师的工作,但是激烈的竞争,复杂的人际关系,远远超出了滕振国的想象之外,滕振国没能如愿。

在辗转了几个月,仍旧没有找到合适的体面工作后,生活仿佛又回到了当初高考落榜后的那年。每次见到丈夫空手而归,冯俊梅心疼的同时,也有着深深的失望。

一次激烈的吵架后,冯俊梅气愤得烧掉了他的许多书。“读书,读书,有啥用?还不如好好种才!”从这以后,每次见到滕振国看书,她就心里不舒服。为了不让妻子难过,滕振国尽量不在她面前看书,把怨言放在心里,从来不对人说。

滕振国改变了策略,他开始干些体力活儿。1997年7月,滕振国意外得知汝州的一家保险公司正在招业务经理,他立即带上自己的资料去应聘。令他惊喜的是,该公司总经理李强对他面试后,当即签下了他,并鼓励他说:“我看到你身上充满着闯劲,我欣赏这样的年轻人,好好干,不要让我失望!”肩负着“一把手”的期望和信任,滕振国干得十分卖力。为了尽快熟悉公司业务,他主动连续加了一个多星期的班,每天都是深更半夜才回家。然而,三个月后,经验不足的滕振国还是打不开推销的局面,最终失去了这份工作。

这样一晃就到了34岁。从27岁成婚,到34岁到处打零工,读书的梦想被滕振国在心里渐渐封藏起来。

苦学三载,农民工里出个研究生

2002年夏天,滕振国的初中同学董遂强从江苏常州回乡探亲。生活困顿的滕振国得知常州有较多的工作机会,便想请他帮助自己介绍过去工作。

“强子,老哥的忙,你能帮上吗?”滕振国试探着问。

“行啊,年后,我们就一起去常州。”没想到董遂强回答得如此干脆。

在去常州打工的前一晚,他与妻子彻夜未眠。平日里对丈夫总是埋怨的妻子,其实仍旧十分依恋他,抹着眼泪为丈夫收拾了衣物后,就安静地睡去了。

天亮以后,滕振国如久困深山的大鹏,展翅飞向了广阔无垠的蓝天。想到在家乡所有的不快,都被搁在了往事里。从此,卖菜的生活远离了,家务琐事远离了,梦想会越来越近了。

2003年寒假,滕振国迎来了他的第一个不用出苦力的“体面”的工作机会在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后勤服务公司物业中心,他和其他农民工一样做了教学楼管理员,工资开始是540元。与四处漂泊打工的生活相比,这份工作虽然收入很少,却很稳定,住在学校的警卫室里,滕振国每天的工作就是看管主教学楼,管理多媒体设备,哪位老师需要用多媒体,他负责就去开。每天摸着这些设备,想象着自己坐在台下读书的神情,滕振国感到幸福无比。

4月份,他把妻子冯俊梅接到了学校,公司安排她做清洁工,月工资500多元。妻子冯俊梅到学校的第晚,摸着学校分给他们做卧室的警卫室的洁白墙壁,感觉自己仿佛在做梦。“振国,这里真好!以后,咱们就住在这里了?”冯俊梅开心地问。

“嗯,以后,我们就在大学里生活了!”滕振国很满意这样的工作,晚上可以翻看着杂志,空闲时可以在大学校园里打打乒乓球。连续3年,工作勤奋的他都被评为学院后勤工作先进标兵。教师和同学都很喜欢这个话不多、斯斯文文却干事认真的管理员。

艺术系老师吴锦川下完课后,发现滕振国在翻看一本理论著作,详细交谈后,他发现眼前这个朴素的农民工居然有大专学历证书。吴锦川问:“小滕,还想继续读书吗?”他诚挚地看着滕振国。滕振国顿了一下,说:“想!可是现实不允许啊!”

“有什么不允许的,这里工作不是很辛苦,正好可以在这里把以前丢失的东西找回来。不过,你丢了十多年的书了,能追上吗?”吴锦川关切地问。

其实,求学的焰火从没有熄灭过。“能,没有什么难的。”说做,就做,从2003年到2004年,不到一年的时间,滕振国倔强自学的精神很快帮助他通过了南京师范大学的文秘自考本科的10门功课。

2004年初,一个好的消息传来,专科学历就可以考研!随之而来的是,很多人都说考研是比高考还难的“国考”,仅仅外语就难倒一批人,但是滕振国不怕,如果说当时大专毕业,没能当上家乡的小学老师是学历低了的话,如果考上了研究生,学历就再也不是拦路虎了。滕振国单纯地想。

滕振国又开始转变计划,36岁的他决定“用5年时间考上研究生”。就是抱着改变命运的想法,在不足10平方米的卧室兼书房里,

滕振国把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

2005年12月10日,滕振国一进家门,刚想打开书本坐下看书,见到妻子脸色不对劲。“振国,你儿子马上就要上初中,上初中就要离家了啊,不要钱?你这么成天看书看书,有周末,不能去找个其他活干?我们一个月寄回去的钱不够儿子花了啊!”看着妻子,想想儿子,滕振国感到一阵心酸。妻子冯俊梅这些年一直没舍得给自己添置一件衣服,一心为了自己的家。但是,想到自己的读书梦,滕振国还是艰难地开口了。“俊梅,这也许是我最后的读书的机会了,考上了研,咱就有机会成为公家人,以后咱也会有好房子住了。”想想三年来,丈夫一直穿着30几块钱的皮鞋,一个月都不舍得吃一次肉,妻子鼻子一酸,软了下来。

“我答应你,这次如果考研不成功,就好好挣钱。”安慰了妻子一会,滕振国和衣躺下,一夜无眠。

42岁高龄求职,“十杰”青年没人要

2005年,滕振国报考海南大学研究生,失利了。但是,面对并不大的差距,他违背了自己的诺言,偷偷地瞒着妻子,2006年,再次报考了重庆师范大学。这次,生活意外地为他打开了另一扇门,他被录取了。拿到重庆师范大学寄来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一半是幸福,一半却夹杂着忧虑。但是不管怎样,滕振国觉得,今后可以生活得体面些了,读书给了他的人生更多的可能。

得知丈夫真的如愿,妻子喜悦中却夹杂着更大的担忧“考上了,也不要去上”因为,一旦去上学了,原本在两地生活的一家四口将在3地生活,开支就是最大的问题。

但是,这是38岁的他最后圆梦大学的机会了!

滕振国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成功,让自己时间成了“名人”。2006年10月他被评选为“市十大杰出青年”。消息一出,全村的人沸腾了。滕家人更是高兴坏了,打电话给在常州打工的滕振国报喜祝贺。而在学校做清洁工的冯俊梅,听着一起打工的大姐们的夸奖,感受到他们艳羡的目光,觉察出了丈夫滕振国给自己带来的荣耀。

好事成双,在家乡平顶山市,2006年11月,他被评为“感动鹰城十大新闻人物”。当地记者争相走访滕振国的家人、同学和老师,追寻一个农民工走向成功的足迹。一些认为读书无用的家长把等待结婚或在外打工的子女重新送进了专业技术培训班或技校。

11月16日,汝州市政府决定,在广大青少年及外出务工人员中开展向滕振国学习活动,还召开了学习滕振国先进事迹座谈会。受邀参加座谈会的滕振国拘谨又腼腆,断断续续地说着自己的打工故事。

滕振国顽强自学的精神无疑是教育学生的最好范本。2007年1月25日,汝州市委宣传部力邀滕振国到一中、二中及汝州部分中专学校讲感想、谈体会。望着台下黑压压的学生,穿着厚厚棉袄的滕振国感到手心冒汗,不知该从何说起,但自卑感却彻底消失了。

考上了研究生,种种荣誉,让滕振国没有了一丝一毫的人世间的烦恼,整个人完全沉浸在美好的希望与憧憬之中。

2007年8月20日,滕振国收到了妻子送出的平生最贵重的礼物。“看看,好使不?”滕振国打开一看,里面卧着一个小巧的手机!“你怎么买这么贵的东西?”滕振国一面埋怨,却掩饰不住自己眼中的喜爱。“拿着吧,出去了,要想着咱娘俩!”滕振国搂了搂妻子的肩膀,曾经所有的不快都一扫而空。

2007年9月,滕振国到重庆报到上学了。

而老家的人们仍旧没有忘记他,开学不久,汝州市派劳动就业局的领导驱车数千公里赶到重庆慰问,特地给他送去了助学金。背负着家人的希望,在重庆上学期间,滕振国没有兼职,就想好好地看书。他拒绝了许多要为他介绍兼职的朋友。在宿舍里,他很勤奋,也很勤快,同学都很喜欢这个老大哥。

然而,现实仍旧是残酷的。每个月学校200多的补贴仅够他节衣缩食的生活。妻子在常州打工的钱要供孩子上学,他更把改变命运的唯一期望,寄托在毕业后能找到个更好的工作。

转眼研究生毕业了,滕振国首先把希望寄托在家乡政府上,希望回家找个事业单位。然而当年表示过愿意提供帮助的领导现在却告诉他,汝州市的行政事业单位暂时没有招录计划。即便有,他的年龄已经超过了标准,也不符合招录条件。

领导的话犹如晴天霹雳,打碎了滕振国回家做公家人的梦想。这几年来,他的目光仅仅局限在如何多看书,多学知识上,并没有留意各种信息,也“没挣到钱”,滕振国内心后悔得千疮百孔。

家乡的事业单位是去不了,想到自己曾在一中、二中做过报告,滕振国决定去学校试试。2009年12月份的一天,滕振国鼓足勇气来到学校。但是得到的答复却是专业不对口,而且年龄也超过了……

滕振国又来到他做过报告的某中专学校。

2007年,这里挂着横幅“热烈欢迎自学成才模范滕振国”,那场景仿佛就在昨天,可今天,滕振国在这里收获的是失望。

回到家,看着三年前的“感动鹰城十大人物”的锦旗,滕振国一阵酸楚。自己感动了别人,为什么却感动不了一家单位呢?

从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4月,滕振国给国内的上百家企业投过简历,但都石沉大海。

从喜悦的高峰再次跌至谷底,三年时间,繁花似锦的研究生生活过后,滕振国感觉自己要重新回到打工生活的起点。

然而更让他揪心的,是儿子日渐下滑的学习成绩。敏感的他发现,这段时间,打电话给孩子,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孩子支支吾吾的,好像总是在敷衍。

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2010年4月22日,滕振国还在睡梦中,“叮铃铃!”电话铃声骤然响起。

“振国,娃不见了!”电话是母亲打来的,能听出老人异常着急。滕振国知道,80多岁的母亲视孙子为掌上明珠,格外疼爱。放下电话,就往家赶。

经过整整一天的寻找,夫妻俩在县城网吧里找到已经“酣战”得昏天黑地的儿子。

“上学有啥用?你都研究生毕业了,还不是找不到工作?”儿子振振有辞。

滕振国蹲在那里,手颤抖着,心痛得说不出话来。“儿子,爸爸是暂时的,读书还是好的,相信爸爸,爸爸会找到好工作的……”这句话是说给儿子听,更是给自己,滕振国想。

万般无奈下,滕振国找到了原来打工的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后勤服务公司物业中心,集团领导得知他的困难后,接纳了他,人事关系不变,还是做以前的工作,工资和其他的工人差不多。

看到丈夫再次回到了就业的起点,做回了农民工,妻子冯俊梅感到惋惜的同时,更有着深深的无奈。“读书咋不管用了?”文化程度不高的她不能理解生活的再次变故。

生活还是原来的生活,什么也没有改变。同事们不解,这个当年被树为楷模、被鲜花簇拥过的人怎么还干在原来的工作呢?争议、惋惜、对教育制度的质疑声此起彼伏。

2010年8月25日,滕振国的境遇被媒体曝光后,厦门的一所民办学校表示愿意接纳他,滕振国希望,这次,生活会有一个新的起点。(未经作者同意,本文拒绝任何形式的转载、摘录。)

上一篇:“搜身”何时才能从我们身边消失等 下一篇:两辆豪车相撞,一场预定的阴谋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