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经济辐射模式研究

时间:2022-05-31 03:47:42

广州经济辐射模式研究

摘 要 本文基于2000~2012年广东省21个市人均实际GDP和年末常住人口数据,将经济规模作为权重构建模型并通过空间计量回归方法来研究广州市对周围经济腹地的辐射模式。本文先选取2000~2006年、2006~2012年、2000~2012年三个时段的截面数据来进行研究,其次选取2000~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一步深入分析。

关键词 截面数据 面板数据 空吸效应 辐射效应

一、引言

广东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在GDP不断增长的同时省内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珠三角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其他经济区域,而广州市是珠三角经济圈的主要增长极。由于广州市经济规模和实力大于其他地区,因此会对附近的其他区域产生正向或者反向的经济辐射。

国内学者和文献主要研究主要方向是区域经济收敛性。蔡防和都阳(2000)与沈坤荣和马俊(2002)考察了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区域经济呈现的“俱乐部”收敛特征。林光平(2005)、吴玉鸣(2006)、苏良军和王芸(2007)以及张晓旭和冯宗宪(2008)运用空间计量方法验证了区域经济的收敛性质。而张学良(2009)利用1993~2006年“长三角”132个县市区的数据讨论了地区间的空间依赖和空间相关性。但是对于区域中心经济发展对周围经济腹地的影响方式缺乏一个较深入的研究,因此这也是本文研究重点。

本文运用2000~2012年广东省21个市人均实际GDP和年末常住人口数据,进一步研究广州市对周围经济腹地的辐射模式,以识别在该区域经济发展中广州市对周边地区经济辐射的主导效应是“空吸”还是“反哺”。

二、广东省区域差异概况

2000~2012年,广东省实际GDP从10631.22亿元增长到60552.50亿元,实际GDP年均增长率为15.6%,其中广州市占据最大比重,分别为21.91%和22.68%。深圳市虽然次于广州市位居第二,但是所占比重仍然较大,分别为15.63%和20.89%。至2012年底,珠三角区域实际GDP占广东省实际GDP比重为79.05%,相对于珠三角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却比较缓慢。2000~2012年广州市实际人均GDP年增长率为13%。深圳市则为14%,表1中深圳实际人均GDP增长较大,远远大于广州。2004~2005年此期间深圳市、广州市等市的实际人均GDP都出现了明显下降。深圳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其他市的经济增长从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广州市对周围经济腹地具有正向的影响力,但是仅仅通过数据对比并不能说明什么,还需要进一步对其辐射力进行区分。

三、中心城市辐射性质检验模型

为了检验其他地区对本地区的增长是否存在影响,本文在传统经济收敛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代表其他地区影响的解释变量。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会对本地区产生影响,但是基于区域发展不平衡,这种影响力会有强弱区别。区域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大,因此其对其他的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是最为明显的。从这个角度我们引入空间相关模型,用于考虑样本间存在的空间相关性,本文基本思路是运用n*n阶权重矩阵构造虚拟对手区,进而通过空间权重矩阵刻画地区间的相互影响。因此模型进一步改进为:

其他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用来表示。这个模型的关键是权重的选择问题,一般在空间计量模型中选取的都是0-1矩阵,但是在本文模型中,这种权重的设置显然不能表现出双方的经济影响力。由于在区域经济中,区域中心的经济影响力会大于其他地区,因此我们采用经济规模的大小来代表该地区对其他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选取的权重矩阵为:

模型(2)是本文的主要检验模型。按照面板数据的估计方法,我们对(2)式进行极大似然估计。

四、检验结果

(一)横截面数据回归

首先我们针对模型(1)对其进行回归,回归结果见表1。表1中除了2000~2006年这个阶段不显著,其他两个阶段的解释变量都较为显著。从2000~2012年和2006~2012年这两个阶段的β和ρ值我们可以看出广东省区域经济是收敛的,并且广州市对其他地区有一个空吸效应。这个与之前我们对广东省的实际人均GDP等统计数据的观察所得有一定的出入,为了验证广州市的经济辐射效应,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用面板数据进行检验。

表1 中心城市辐射效应检验:截面数据空间自相关模型

2000-2006年 2006-2012年 2000-2012年

β 0.10 -0.083 -0.20

( 0.59) (-2.36) ( -3.43)

ρ 0.13 -22.23 -35.51

(0.18) (-2.89) (-8.84)

观测值 21 21 21

表2 中心城市辐射效应检验:面板数据模型

广东省 珠三角经济圈

β 0.053 0.18

( 2.35 ) (3.31)

ρ -0.14 -0.16

( -0.81) (-1.39)

观测值 21*13 9*13

(二)面板数据回归

表2中广东省β值为正并且解释变量显著,利用面板数据回归得出广东省各市的经济不收敛,而ρ为负说明广州市对广东省其他城市产生一个空吸效应,但是解释变量不显著;珠三角经济圈中β值为正并且解释变量显著,说明珠三角经济圈经济不收敛,而ρ为负表示广州市对珠三角其他城市是一个空吸效应,但是解释变量不显著。进行面板数据回归的结果和截面数据结果相差较大,面板数据显示广州市对其他城市产生一个空吸效应,回归解释变量大部分不显著,较不理想。

五、总结

本文基于广东省2000~2012年的实际人均GDP和年末常住人口通过空间计量模型来进行回归,通过模型的变化来表现广州市对其他城市的经济辐射作用,从而进一步判断广州市对周围城市是空吸抑或反哺。分析第四部分的回归,虽然解释变量均不太显著,但是我们基本可以判断广东省经济发展并不收敛,广州市对其他城市经济发展是有一个空吸作用。

第一,通过一些文献资料的研究,广东省经济不收敛也许是因为其内部呈一个俱乐部收敛的状态,虽然在本文的研究中发现珠三角经济圈也是处于发散的状态。

第二,通过本文模型回归,广州市经济辐射模式并不十分明了,也许是深圳市近年的迅速发展,其占广东省经济规模比重逐渐追上了广州市,这个对研究广州市经济辐射模式还是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因为广州市在广东省经济发展中并未处于决定性作用。

第三,广州市样本剔除以后广东省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处于一个空吸状态,经过一些文献的阅读,笔者发现广东省内部产业同构现象比较严重,这也许是广东省内部各城市之间无法相互经济促进的原因之一。由于广东省内部经济竞争十分激烈,所以广东省出现一个空吸的状态。

第四,本文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解释变量不显著也许是因为采用的变量不合适或者是检验方法错误。希望在课外的时间继续针对这个问题进一步研究。

(作者单位为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参考文献

[1] 北京社会科学院(2006).中国区域发展蓝皮书[M].社科文献出版社.

[2] 蔡P,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 [J].经济研究.

[3] 林光平,龙志和,吴梅.我国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1978~2002年[J].经济学(季刊).

[4] 沈坤荣,马俊.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经济研究.

[5] 苏良军,王芸.中国经济增长空间相关性研究――基于“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实证[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6] 吴玉鸣.中国省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究.

[7] 张晓旭,冯宗宪.中国人均GDP的空间相关与地区收敛:1978~2003[J].经济学(季刊).

[8] 张学良.中国区域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长三角1993~2006年132个县市区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

[9] Anselin.L. Spatial Econometrics,Methods and Models[M] . Palgrave Handbook of Econometrics,1988.

[10] 朱虹,徐琰超.空吸抑或反哺:北京和上海的经济辐射模式比较[J].世界经济,2012(03).

上一篇:浅析建立完善的邮政网点损益核算体系 下一篇:国外法律援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