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师生关系的裂变与重塑

时间:2022-05-31 02:01:25

大学师生关系的裂变与重塑

摘要:高等教育大众化下,师生关系已发生裂变。传统的“传授――接受”式的师生关系定式已成为大学教师需要冲破的思想和行动的障碍,本文试以市场供求关系重塑大学师生关系,为高校教与学和谐发展提供一个新理念。

关键词:大学课堂;师生关系;市场供求关系

一、大学师生关系裂变的现状

进入 21世纪,高教大众化造成的学生暴增,打破了高等学府原有的“传授――接受”型的教与学的平衡,首当其冲地影响到师生关系的和谐: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抱怨不绝于耳;另一方面,学生也不乏骂老师的 。但目前对大学师生关系的研究并未涉及“关系裂变”问题,而这确实是大学里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1)大学教师的处境。由于历史形成的“传授――接受”式的师生关系已固化为高校教师执教的思维定式,在教师的潜意识中,传授本是他们“乐为人师”的“言传身教”行为,首先是以被授之人有能力和有意愿接受为假设前提的;而且凡教师传授者――或“道”或“业”,必有其用,学生应该接受之。因而,当课堂上发生以前不曾发生的传而不接、授而不受的现象时,当同一难度(与扩招前比)的考试竟会有一半人不及格时,教师则不可避免地面对责任感和自尊心的双重撞击。与此同时,由于教师在现行课堂教学评价制度下,背负着学生打分评价其课堂教学效果的压力,制约着教师不能轻意管教学生,使教师每天都在“管严了,学生打分低;不管了,良心过不去”的进退维谷中跋涉。

在此处境下,教师的教学态度趋于分化:一是执著者态度:秉承“教不严,师之惰”传统,我传授,你必须接受,一方面课堂上严格要求,另一方面期末考试决不降低标准,被学生誉为“杀手”;二是中庸者态度:秉承“有所为,有所不为”哲学,只管传授,不管接受,课堂上我讲我的,你讲你的,但期末考试仍坚持标准,所谓“宽进严出”,被学生誉为“隐形杀手”;三是投机者态度,秉承“投之以桃,为取琼瑶”的心态,课堂上投其所好,意不在传授知识,便无所谓接受,期末考试出题简单,也无所谓标准,被学生誉为“留后手”。据笔者对近五年教师教学态度的考察,执著者占30%,中庸者占40%,投机者占20%,界于三者之间占10%。教师教学态度的分化显然是对师生关系裂变的一种应对。

(2)大学生的状况。按照传统的“传授――接受”模式下的师生关系,学生处于受教育的地位,能够接受教育是做学生的基本素质。由于大学扩招后学生接受教育的能力参差不齐,能够自觉地接受教育的学生比例趋于减少。假定扩招前具备自觉接受教育能力的学生比例为一,根据笔者担任扩招后五级近2000多人次的专业课教学的实际考查,每级学生中三分之一具备扩招前学生的学习能力:够聪明够勤奋;三分之一够聪明不勤奋混及格;三分之一不聪明者,其中一半够勤奋、一半不勤奋,前者可混,后者难混。若仍要求全部学生按扩招前的标准被动接受教育,将使十分之四强的学生在无力接受的教育中混及格,将有六分之一的学生混不到及格程度,这一比例比扩招前增加四至五倍。

于是,将有十分之四的学生在及格边缘挣扎,其中一些人向教师坦言索要“及格”,一些人在考试中暗地作弊,甚至一些学生求得辅导员和书记帮助说情,由此对任课教师构成一种强势压力,迫使教师不得不按“短边原理”(木桶理论)出题考试和评定成绩。

综上可见,大学师生正处于一种消极抵触的状态中寻求适应,大学师生关系已经裂变。

二、引起师生关系裂变的背景

大学师生关系发生裂变是我国社会信息化和高教大众化双重作用的结果。

(1)进入信息时代。21世纪,人类进入以国际互联网和移动通讯为特征的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带给高等教育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应用于社会实践而创造出更多的新学科和新专业,从而导致大学的学科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发生改变。在大学的专业结构中,逻辑思维式的哲学思辩理论、抽象思维式的数学知识、形象思维式的文学艺术理论等基础学科专业所占比重在相对缩小,而工科、计算机技术、人文传媒、经济学、管理学等应用学科的比重大幅增加,根据近五年招生计划统计,后者已占80%强;同时,大学的课程结构也在改变,在应用学科的院校中,开设基础理论通识课程的比例只占不足20%。这种数量结构的变化,导致大学中传统的需要“传授――接受”式教学的书本知识的比例在减少。由于基础理论通识课程大多具有真理性质,目的是用先人思想的结晶开启当代人脑的思维能力,所以教与学的是经典不变的书本知识,属于需要教师传授的知识范畴,但毕竟只剩冰山一角;而应用学科的知识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尤其在生产实践中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又使新工具、新方法、新工艺不断产生,进一步导致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又派生出新的知识领域,形成新的交叉学科。应用学科教育属于实践能力或动手能力的教育,由于应用学科的知识多为经验的总结,实践的发展加快了经验报废的速度,所以当经验形成书本知识时就可能已经过时,计算机教材的更新总是赶不上计算机换代的速度就是明证。对此,教与学则不能再局限于传授现成的书本知识。这说明,大学中延续千百年的“传授――接受”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大学的师生关系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

(2)进入高教大众化阶段。大学的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的主要区别是培养对象不同,由此决定教育目标不同,进而教学模式必然改变。精英教育培养的是有望成名成家的人才,教育目标好似建造埃菲尔铁塔,呈细高形状,由于其是在假定学生已具备基本素质――学习素质的高起点下实施教育,因而书院式的“传授――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成为经典;而大众教育下,培养的是大批量的应用型人才,教育目标如同建造埃及金字塔,呈宽厚形状。因而校园里虽芸芸众生,但并非莘莘学子,因为他们的学习素质参差不齐。大学生的学习素质主要表现在对知识的渴求度和吸收力上,精英教育下大学生感到吃不饱,对知识如饥似渴,有通吃能力;大众教育下大学生感到吃不下,对于同等知识,其渴求程度和接受能力相去甚远。好比过去粮食短缺,孩子饥不择食,而今食品过剩,反倒需要追赶着喂饭吃。而由于现在师生比例失调 ,“大课堂”教学已经超出教师自然条件所能达到的“言传身教”的限度,使教师没有余力追着学生“喂饭吃”。在这种“一只羊也是放、一群羊也是放”的“规模效益”办学导向下,师生已不能再维持“传授――接受”型的教学关系,师生关系必然裂变。

三、重塑和谐的大学师生关系

面对高等教育新的现实情况,本文认为,大学的师生关系已转变为市场供求关系。其原因是:①高校收费。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缴费上大学”已使教师和学生都成为教育市场中的关键因素,教师变为提供教学的服务者,学生成为享受服务的“消费者”;②学生评教。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完全由学生打分决定,“消费者至上”在高校已变成现实;③学生任选专业和课程。许多高校实行学生学习两年基础课之后任选专业,而且全部高校都开设大量任选课程,这对教师而言,已经实质上面对一个买方市场。因此,教师应以课堂为知识产品市场,改传授知识为“传售”知识,师生双方在市场上是卖家与买家间的交换关系。从这种全新的师生关系定位出发,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进行一场观念更新和角色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

根据课堂是知识产品市场的界定,则教师是知识产品的生产者和推销者。为此决定任课教师应对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等一系列概念重新阐释:

(1)课程――知识产品。知识是以课程为载体的,课程就是教师再造的知识产品。所谓知识产品,是指教师在课程范畴内以前瞻的目光,将待售的知识(可能是教师已有或者现买的,或者创造的)经过构思、组材、设计和建筑而形成的逻辑严密、体系完整、包装精美的知识体。它应包括知识产品的内容和组织内容的方法两个方面。前者受课程范畴所限,但可随课程发展的趋向不断更新内容,因为市场不需要过时的商品,教师不能推销过时的知识,也不能让学生刚学会就过时了;后者则是教师再造知识产品的劳动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如果没有教师的思维方法(逻辑的或形象的)的运用,教材仍然是教材,不能成为知识产品,方法至关重要。所以,教师再造的知识产品应二者兼容。

(2)教学方法――推销技术。教师应将自己的知识产品推向市场,只有为市场所接受的知识产品才能实现其价值。但是,再好的产品不会自己说话,必须借助推销技术。教师执教最富技术性的是推销其知识产品的能力,这一能力包括市场营销技术的应用能力和个性化的讲课风格所形成的魅力,二者要锤炼有成。

(3)教学质量――用户满意度。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应由知识产品用户――学生的满意程度来衡量。这与传统的由学生考试成绩衡量是相对立的。过去是教师考学生,现在学生也考评教师。根据本人对近年学生打分结果考察,学生满意度取决于知识产品质量的占60%,推销技术占30%,其它占20%。因而学生满意度应是教师教学质量的自评目标。

2.学生角色的转变

学生作为教师创造的知识产品的买方,决定了学生应担负的权力和义务:

(1)学生作为知识产品的消费者,具有消费者,包括有权选择产品(课程)、厂家(教师),接受产品(听课)的方式,使学生成为自己负责的买家,主动学习;

(2)学生作为教师课堂教学全过程的监督者,有资格对知识产品质量检验、对教师销售知识产品的技能和服务水平评估打分等;

(3)学生作为知识产品的需求方,被赋予具有买家行为能力,有义务明确自己的需求,要将眼前对考试分数的需求和对知识产品的需求区别对待,并更看重后者,以此约束教师提供的知识产品的质量。

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会计系

参考文献

[1]彭未名.信息时代大学师生关系的嬗变及走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2,(5):56-58.

[2]臧东娥. 试论高校扩招后教师定位的转变[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5):28-30.

上一篇:学生的主体性建构贯穿于自育过程 下一篇:高等数学的创新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