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指导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

时间:2022-05-31 01:13:17

浅谈如何有效指导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

【中图分类号】B503.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077-02

课程标准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兴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得科学知识。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需要教师有效的指导和引导。

1创设问题情境策略

学生探究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提出问题则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起点。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应创设能够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从而对知识进行积极建构。

1.1课件再现问题情境

随着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许多在课堂上无法用实验直接引发的问题情景,可以通过多媒体再现问题情景。例如,在探究“是什么使岩石发生了变化?”这一问题时,我用多媒体展示了清澈见底的小溪里形状、大小、颜色不一的鹅卵石;风沙四起的沙漠中形态各异的沙丘;采石场热火朝天的采石场面等。学生由此提出了很多问题假设,如:水的冲洗,风沙的侵袭,敲打和碰撞等等。

1.2实验引发问题情境

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可以引发很多问题情景。例如:在进行“浮力产生的原因”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我选取了一个大小合适的漏斗,喇叭口朝上,用手托住,将一个乒乓球放入其中,以大拇指按住乒乓球,将水倒入漏斗中。这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松开拇指,乒乓球会怎么样?”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回答“会浮起来。”但松开拇指,乒乓球并没有浮起来。由于观察到的现象与自己的猜想完全相反,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2充分假设猜想策略

如果我们把“假设”比作黑夜中的烛光,烛光越多,夜就越亮。要鼓励学生大胆充分假设、猜想,提出的假设越多,离发现科学结论的距离就越近。

这一过程更多的是思维的探究。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充分假设的时间,鼓励学生大胆充分假设,自已动手实验、观察、验证。为防止假设被遗漏,可将学生的假设板书出来,或让学生自己记录,为下一步探究活动明确方向。即使学生的假设是错误的,教师也不要急于给出答案,不妨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赞成或不同意哪种假设,这样所作的假设会更充分,更有针对性。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假设背后的思想,“你是怎么想的?”——让学生在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同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到要这样解决的。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又使学生在交流中相互之间受到启发,明白提出的假设不是凭空乱猜的。老师就能够真实地了解学生的想法,为后面的指导提供思路。

3引导学生完善探究活动的方案

动手之前先动脑,围绕着要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制定探究的方案,这是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同时又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过程。学生由于受知识经验和能力的限制,考虑问题缺乏周密性、严谨性,围绕某个问题制定研究的方案时,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是粗糙的、片面的、不完善的,缺乏科学性,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完善方法,在完善方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掌握探究的科学方法。

如《一杯水的观察》,当老师提出:“你打算怎样去认识水呢?”学生都会想到:观察。但学生的观察往往仅局限于用眼睛去看,他们的方法往往是十分肤浅的。这时,教师就应进一步引导学生,怎样去观察?用我们的感官去观察时,应先用什么去观察?为什么不先用手呢?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明白“观察”的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观察活动也应该是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而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

又如,《不同用途的纸》,如何研究水的吸水性,学生都会想到用“滴水”的方法,但学生的方法是十分粗糙的,不科学的,学生还没有意识到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去研究。教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把粗糙、不完善的方法转变为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滴水”呢?这样滴(一张纸滴大滴的,一张纸滴小滴)行吗,为什么?(离纸面一高,一低)这样呢,为什么?那怎样滴才合理、科学呢?通过这样引导,让学生了解科学的研究,要讲求公平、合理,了解科学这些本质的东西,掌握科学研究的对比方法。

4指导观察实验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自主探究科学的奥秘,就要给他们提供充分观察、实验的机会。学生亲历探究过程,验证设想,都需要时间。还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相互讨论、汇报交流、得出结论等。如:在引领学生做固体热胀冷缩实验时,学生通过加热铜球,使铜球不能通过铁圈,让学生体验到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按照设计,已经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时一个学生突然提出:“老师,如果加热铁圈,结果会怎样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争论,有的认为,铁圈被固定在钢筋上不会膨胀;有的认为铁圈外圈会向外膨胀,而内圈不会膨胀;有的认为内圈、外圈都会膨胀。我又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一步通过自主探究实验证实了“内圈、外圈都会膨胀”是正确的,进一步使学生加深了对热胀冷缩的认识。只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精心设计,仔细观察,充分探究、全面交流,正确分析,深刻反思,学生将会产生许多思维的火花,得到许多意外的收获。

5汇报交流

5.1做好交流表达准备

做好交流表达的前提是多方获取信息,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观察实验的有关数据现象的记录,学会收集整理资料,注重倾听他人发言,吸收别人成果,丰富自己的探究过程,为表达与交流做好充分准备。

5.2交流表达形式多样化

交流可以是同桌交流、小组交流,也可以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全班交流。多种形式的交流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参与探究,达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表达观点、训练技能的目的。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对学生的回答是一定要作出回应的,是由教师作出回应,还是请其他学生作出回应,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我认为应该更提倡后者。

总之,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只有我们不断思考,积极探索有效探究的方法和策略,才能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提供了一种自由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学会探究,感悟有效探究的乐趣,促进科学素养的培养,才能彰显探究的魅力,焕发出课堂应有的活力。

上一篇:怎样轻松的学化学 下一篇:浅谈职高体育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