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建立充满童趣的小学数学课堂

时间:2022-01-13 05:34:37

浅谈如何建立充满童趣的小学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O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118-01

如何将数学教学由枯燥变成充满有趣的课堂,是我们数学教师研究的主课题。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教材的教法更加灵活。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试用了不少方法,采取了多种途径,力争使自己的数学课堂突现特色——以生为本,建立开放而有童趣的小学数学课堂。通过在实际教学中的尝试,感受颇深。

1激趣导入法

良好的开端,可以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乐学、爱学。因此要巧设开头,先声夺人,用最短的时间,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小学数学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我经常采用的方法有:1.游戏导入。在教学统计的知识中,我进行了如下设计:以《美食大赛》为题,选择老虎、狮子、猴子、孔雀、鹦鹉五钟动物,让学生扮演自己喜欢的动物角色,并各自设计一副该动物的面具带上。作为大厨师的每位学生,需要知道都来了哪些嘉宾,数量各是多少,以为他们准备合口味的、足量的美食。因此,每位学生手里都拿着一张A4纸,一半制作统计表,一半绘制统计图。统计图是一个格子代表一只动物。在活动中,要适时施以技巧指导。如在制作统计表时,先用画“正”字的方法,累加出各类嘉宾的数量。2.多媒体导入。在学习“方位关系”这一部分内容时,采用图画、幻灯片这一方法后,学生看到真实的情景,话题自然就多了起来。此外,提问式导入、谈话式导入、复习式导入等等,这些导入新课的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灵活选择运用。在课堂导入新课阶段,灵活多变地运用导入方法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课的学习情境。

2巧用比喻法

课堂教学不能平淡如水,每一节课都要有一、两个高潮。学生最活跃、最有兴趣的时候、也就是知识最容易掌握的时候,因此,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高潮,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兴趣盎然、生机勃勃的精神状态,这就是重要的教学艺术。设计教学高潮,不仅有利于创造教学情景,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学长度单位的进率时,我用祖父、父亲、儿子、孙子四代同堂来比喻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大小关系。同时特别指出米和厘米是隔一代的祖孙关系,所以1米=100厘米。这样,学生在欢笑中记住了长度单位的进率,又强化了学生的推理记忆。提出比喻以后,我先让学生自己用自己的话叙说这一道理,由于小学生有争强好胜的性格,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课堂气氛达到了预设的学习高潮,而在这一高潮中,学生们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3善用益智法

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为学生们准备一点额外的“智力补品”。比如引入《鸡兔同笼》这个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趣题之一:“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子各有几只鸡和兔?”我事先给学生们讲述了这个数学趣题存在的历史,接着给他们一些思考的时间,最后再揭题。我是这样揭题的:打个比方吧,现在教室就是一个笼子,鸡兔混养(学生们立即哄堂大笑),我想有的同学喜欢金鸡报晓,有的同学则喜欢蹦蹦跳跳的小白兔,是吧?数一数共有35个头。请所有喜欢小兔的同学举起“前脚”来(学生们又是一阵大笑)。现在兔子和鸡的脚一样多了,上面35个头,下面多少只脚呢?同学大声地回答:35×2=70(只)。那么举起来的兔子的前脚是多少只呢?他们继续回答:94-70=24(只)。这时,早有同学口算出:24÷2=12(只),兔子有12只,鸡有35-12=23(只)。通过这样的佐料,让课堂充溢着活跃的气息和思考的氛围,学生的智力、非智力因素获得了有益的训练,我与学生彼此之间的信任度与日俱增,“亲其师,信其道”在逐步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对教师所作出的学习要求和平时行为习惯的约束,乐于接受,乐于开创,更重的是形成自觉自发的思考和自律习惯,对其整个人生性格的构建,奠定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4作业设计新颖多样

在新课标的倡导下,小学数学课后作业也应该是新颖多样的。可以是数数式的、讨论式的、编写式的、统计式的,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创新作业类型,把学生的自由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体验和实践使自己的数学知识逐渐“活”起来。这样的作业不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活用了所学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在新课程的召唤下,数学作业已不仅仅是巩固数学知识的一种手段,更变成了学生在生活中的助手,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乐趣所在。多布置一些这样的家庭作业,我想,数学离学生的生活将不再遥远,而且数学将会不再枯燥,将会越来越生活化,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将会不断提高。

上一篇:如何实施小学语文合作性学习 下一篇: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语言感知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