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交代记叙要素

时间:2022-05-31 12:35:17

写作目标

学会合理安排记叙的要素,写出优秀的文章。

技法指导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情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体裁。散文、小说、消息、游记等都属于记叙文。写记叙文时,只有合理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文章才能完整,具体。

一、灵活交代时间、地点

记叙文中,时间和地点的交代要简短,可以灵活体现。如新闻中,时间和地点一定要准确无误,必要时还要精确到分秒或具体所处的社区、街道等;其他文体中,为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可以通过人们熟知的一些生活常识或习俗等间接交代时间和地点,如太阳出来了(早晨),玻璃上结了冰(冬天),全家一起吃月饼(中秋节),老师在讲台上讲课(教室),孔子的故乡(山东)等。

二、人物交代有主有次

记叙文中的人物要区分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主要人物要详细刻画,如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突出人物形象;但次要人物有时也不可缺少,他们可以从侧面突出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品质。如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我”是主要人物,同时还写到了不太懂事的弟弟、妹妹,通过对比突出“我”在爸爸去世后变得懂事了。

三、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要突出重点

记叙文中,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应该着重介绍,同时注意各部分的详略安排问题。事情的起因可以与时间、地点的交代相融合,用最简洁的句子交代清楚即可;事情的经过要详写,交代清楚人物的活动过程或事件的发展过程,为文章中心服务;事情的结果随着过程的叙述完成自然呈现,并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如莫怀戚的《散步》,作者写了一件一家三代一起散步的小事,起因和结果各用一段话简短叙述,而对事情的经过,即散步途中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母亲和小孙子发生分歧的过程,交代得很详细,让读者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温馨难忘。

范文示例

我回老家干活了

高 健

清明节,我终于可以回太保庄老家了。春风拂面,车窗外的柳枝格外绿,玉兰花的芳香隔着车窗扑进我的鼻孔……

上午十点,终于抵达老家。车还没停稳,爷爷奶奶就迎了出来。我边下车边大喊:“爷爷奶奶,我回来了!”连妈妈让我搬鸡蛋都不顾了。

我冲进屋子,呀!我最喜欢吃的大鲶鱼已经洗干净,还有鸡肉,猪头肉,蘑菇,黄瓜……

院子里,爸爸和爷爷谈论着要给小麦施肥的事情。

“高健,我们也一起去吧。”妈妈喊我。

“得了吗?”我疑惑地问。

“行,你一定行,你已是十几岁的男子汉了。”妈妈鼓励我说。

“好吧,我去。”

爷爷和爸爸把化肥抬上车。我们一起奔向麦地。村南不远就是我家的麦地,碧绿的小麦一垄一垄的,很整齐,远远望去,像一块大绿毯。妈妈拆开化肥袋子,白花花的尿素,还有绿莹莹的控释肥,每样三小盆,倒在耧子里,爸爸在前面拉着耧,爷爷在后面扶着。我和妈妈站在地头看着爷爷和爸爸远去,又看着他俩从远处回来。土壤很松软,爸爸喘气有些粗,不过脸上还没有出汗,鞋上、裤腿上沾满了泥土。妈妈又给化肥耧加满了肥,爸爸把拉绳从肩上退下来,喊:“高健,来,换你!”我回头看了一眼妈妈,妈妈说:“能行的,先拉一拉试试。”在妈妈的鼓励下,我脱了外衣,然后自信地将拉绳挂在肩上。爸爸在后面扶耧,我当起了“小黄牛”。

刚开始还不怎么吃力,但走了几十步,就感觉脚迈不动了。我回头看妈妈,妈妈正站在地头拿着爸爸的手机准备给我照相呢。她安慰我说:“慢点儿,别急。”我放慢了脚步,感觉轻松了不少。我一直拉到了地头,又拉了回来。我的脸上热辣辣的,背上也黏糊糊的,一阵微风吹来,“嗖”一下钻进衣服里去,真是凉快极了。

一个小时的工夫,我们顺利完成了施肥的任务。我这才感到又渴又累,两条腿又酸又沉。可是再看那微风中舞动的小麦苗,正在向我们致谢呢,爷爷也连声称赞我长大了。

虽然有些累,但我感觉所有的劳累都是很值得的。

【指导教师:刘丽军】

点评

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普通的回老家干农活的事情。开头渲染回老家的快乐心情,环境描写优美,人物描写洋溢着浓浓的亲情。给小麦施肥的过程中,“我”由犹豫到享受到劳动的乐趣,展示了“我”成长的心路历程。文末点题,侧面表达“我”对故乡的深情。文章记叙的六要素齐备,交代合理,人物栩栩如生。

片段演练

(1)以“那些曾经让我 的日子”为话题,写一段话。要求:列举其中一件事,合理交代各个记叙要素,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00字左右。

(2)请选取一篇你学过的课文(记叙文),进行缩写。要求:故事情节完整,300字左右。

上一篇:“亲情”话题素材收藏 下一篇:八年级上册月末测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