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心理教育的阵地

时间:2022-05-31 12:33:19

守住心理教育的阵地

摘要:当今社会纷繁复杂,诸多元素交织在一起,令很多小学生无所适从,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没有科学的指导方法,很容易使他们迷失方向,造出很多“问题生”。本文从实际出发,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详细概括分析了玩世不恭型、保守平庸型、意志力差型、集体感弱型、嫉妒仇恨型、特殊群体型等六类小学生人群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并从心灵教育的角度给出各个对策,实践证明,具有一定成效。虽是个人的经验之谈,但值得广大少队辅导员、心理教育工作者借鉴。

关键词:问题生; 玩世不恭型; 保守平庸型; 意志力差型; 集体感弱型; 嫉妒仇恨型; 特殊群体型

Hold positions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A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Notes

Xiao Qing-xiang

( Central Primary School in Iraq home in Fujian Province Jianning,Jianning Fujian 354506 )

Abstract: In today’s complex society,many elements are intertwined,many students know what to do,there is no proper ideological guidance,no scientific guidance methods,so that they can easily get lost, creating a lot of“problem students.”This reality,in a pragmatic manner,more general analysis of the cynical type,conservative and mediocre type,poor willpower Type,the collective sense of weak type,jealous hatred of type,type and other special groups in six primary school population is more common phenomenon,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ind to give each solution proved,with some success.Although the individual voice of experience,but worth of our small team counselors,mental educators reference.

Key words: problem students, the cynical type, conservative and mediocre type, poor willpower Type, Weak sense of community, jealous hatred type, Type of special groups

当今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各种环境文化纷繁复杂,夹杂在其间的小学生时刻面临各种思想文化的“交叉感染”,作为科学知识传授地、思想品德养成地——学校(班级),要有意识地进行“自我防守”、“圈养”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否则将破坏处于这个环境中的每个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随之可能产生学习的下滑、品格的败坏、道德的沦丧。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是前后者过渡的桥梁,只要把住“心理健康”这道关,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不难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就完全可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新一代栋梁之才。

以下,是我不断思考并实践过的、且行之有效的心理教育探研之结晶,现批现于同仁之前,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引子:自2001年以来,我历任小学各年级班主任,接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他们的行为习惯,尤其是仔细摸查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后,围绕“读书学习”这一中心,开始制定心理教育方案,将全班学生按心理现状分门别类,每个类下面又分组,然后因类、因组、因人而异进行“心理哺育”。这些年来,我将所教过的学生大致分为六大类型,每类均采取不同的、或交叉的办法分别对待。

一、玩世不恭型

特征:这类学生行为散漫,得过且过,一切都无所谓,萎靡不振容易堕落。

对策:一是实施“榜样教育法”,抓找这类学生熟悉的书面人物事迹、身边人物事迹,在精神上感化,另一方面,创造条件与身边的榜样人物直面交流,切身感受榜样人物的那股精神力量,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如2004年所带的六年(三)班,就有一位同学行为放任,对班风学风产生了负面影响,我利用假期请到一位被市重点中学破格录取的本校学生现身说法,在交谈了近三个小时后,这位同学非常惭愧,临别时,特意向我保证,一定好好向他学习,该生在毕业会考时,成绩跃居全班第四。二是实施“目标教育法”,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到达一个层次后,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向更高的目标攀越,使他们始终处于自觉、自控、自信的精神状态。对于既定目标没有实现的,协同他们耐心地查摆不足,制订出适宜的目标。三是实施“如果教育法”,“如果没有文化将来你会怎么样?”“如果飞机失去了航线结果如何?”“如果未来你是一个乞丐那现在该怎么办?”……我的“如果”五花八门也有创意,每次都是针对不同情景使用不同的问法,有时问得学生悄悄地低下头,第二天好像换了个人似的,然后我就用正面的“如果”进行巩固,“如果遵守纪律,老师、同学就不会再为你头痛、伤心”、“如果将来你成了有出息的人,你的老师同学、父母亲戚都会为你自豪,那多光采……”“如果教育法”能激发危机感和荣誉感,将设想变成现实,犹如一挺机关枪,用得适当那威力是相当的大,它一直伴随着我的教学生涯。

二、保守平庸型

特征:这类学生占据班级不小份额,行为上总是小心谨慎放不开,缺少创新精神。

对策:鼓励多看书多实践,大胆想像和尝试。首先,引导思维方式的转变,使之明白:生活越来越好、国家越来越强,靠的是无数人的改革和创新,如果不善于创新,就产生不了那么多新奇事物,任何事情没有做不到,只有不敢想。同样,作为一名学生,如果不敢想,不敢试,那么,潜力就挖不出,成绩就提不上。其次,发散学生思维,开拓思想空间,鼓励学生多看书,多讨论,多参加社会实践以及团体活动,在活跃的交流气氛中酝育创新的火花,培育创新思维的肥沃土地。再次,常有意识地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对同一个问题,在合情合理的情况下,允许学生不同的观点,鼓励学生“我就不一样”,由此调动了他们每个活跃的脑细胞分子,智慧的火花时不时地迸发出来,有些回答连我都感到意外和吃惊。当然,学生的回答确实“谬之千里”时,也不要一句就顶死,以防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三、意志力差型

特征:这类学生总是“明天还有明天”,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容易半途而废。

对策: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体验坚持所带来的喜悦,当今社会机遇与挑战并存,成功与挫折同在,我要求学生始终以“我能行”的积极心态,自觉地把一切困难和艰苦都看成是对自己的磨练,做到:情绪稳定,意志坚强,乐观向上。同时,以具体的行为来让学生自己感悟,如几个四年级学生爱好书法,但总不能静下心来练习,有时一练几十页,有时一页也完不成,有时一个星期不写一个字,于是,我以身作则,不管有事没事,天天傍晚用30分钟盯住他们练,每到他们不耐烦时,就说:“坚持就是胜利”,随着时间流逝,这样的话不用说他们也能专心地练习了,第二学期全校学生书法赛上,一个学生获一等奖,两个获三等将,这样,他们就切身体会到了“坚持”带来的成果和喜悦。另外,我还在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抓住每一个能进行意志教育的课堂环节进行熏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激励学生不断进取、走向成功,而那些意志力强、转变大的学生,也常常是我在课堂上表扬的对象,身边的模范是最有说服力的!

四、集体感弱型

特征:这类学生似乎学习还不错,也不爱闹事,但缺乏团队意识,总以为“老子天下第一”。

对策:挫折教育,有意识地与他们“作对”。针对这类学生独来独往,独断专行,爱搞“个人英雄主义”的行为,我常常顺着他们的思维“整”他们。从心理上攻破他们。如让他们一个人出黑板报、让他们一个人去搞卫生包干区、体育课上接力赛让他们一个人跑完,能这样坚持多久就多久,开始时,个个干劲十足,似乎找到了发挥表现的机会,可是没多久都“萎”了,找到我说:“老师,做不了,得大家一起干”。哈哈,这可就是我想要的效果了,继而相机进行教育:“团结就是力量,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能春满园啊!”于是,学生又回归到集体的大融炉中去了。实际上,这类学生是很有潜力的,如果正确引导,在集体中发挥正面作用,那对班级的整体提高都十分有好处。

五、嫉妒仇恨型

特征:容不得别人比自己优秀,冷漠无情,严重时易产生极端行为。

对策:一是帮助调整心态。嫉妒心强的人心理往往承受很大的压力乃至痛苦,我时常教育他们,嫉妒别人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也是毫无意义的,对别人的嫉妒,实际是对自己的一种惩罚。见别人成绩比自己好,便说是抄同学的;见同学被老师表扬便不服气:有什么了不起;别人超过自己了,就是弊,这样做对别人丝毫无损,只能自己惹自己生气,那又何苦呢?二是教育他们开阔心胸。一个心胸宽广的人,是不会嫉妒别人的,要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多向性情开朗、心胸开阔的同学学习,不断地在心里告诫自己不能小心眼,并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对自己的胸襟做一下测验,之后,他们发现,只要自己不斤斤计较,嫉妒心理就越来越不强烈了。三是教育学生别拿自己与同学比较,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要学会自己与自己比,评价自己的付出和所得,使自己变得更积极,情绪更稳定,从而不再与同学比较,也就不会因他有你无的事情感到嫉妒了。四是转移注意力,引导学生不要窝在自己的世界里,主动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活动,让嫉妒的毒素无滋生之所。

六、特殊群体型

特征:这类学生缺少父母之爱,心灵阴霾笼罩,不爱交流,如留守儿童、父母离异等。

对策:制造家庭氛围,使之融入集体。对这类学生,他们缺少父爱母爱,家庭残缺,没有安全感,只有自卑感,所以,心理抚慰首先是不可或缺的,我积极调动多方面的力量,由不同人、从不同角度进行引导,教育他们承认现实,勇敢直面人生,要求任何人、包括科任老师,都不得歧视和冷落他们。特别是组建了一支“三人帮抚队”,由三名综合素质好的班干部或组长组成,每星期定期开展一次“心灵面对面”交流,每星期不少于一次的集中学业帮扶,并由“三人帮抚队”负责带动这些特殊生融入班集体。另外,不定时地轮流带领部分学生进行家访,与家长们交流,发动学生帮做一些家务,使这些特殊学生感觉到,家里学校一个样,同学老师一样好,不知不觉地,他们敞开了封禁的心灵之门,脸上渐渐地露出了微笑,变得与正常的同学们没什么两样。

就这样,每个学年结束后,我都会惊喜于所带班级的明显变化,不仅仅是他们的成绩,包括行为习惯、待人接物、性格品质等都有了令人欣慰的改观,事实上我承认,自己学科钻研的时间并不是太多,而是将很多精力花在使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上。结果似乎有些意料之外,但却都在情理之中——积极健康的心理,是走向成功的基石!

参考文献

[1] 《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吴增强 蒋薇美著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审美教育实施策略? 下一篇:表扬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