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程

时间:2022-05-30 11:04:01

浅谈如何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程

摘 要:近几年,学校不断加大了教育设备的投入,陆续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进行网络道德的培养,是广大信息技术教师的基本任务。

关键词:初中教学;信息技术;教育教法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9-0234-01

近几年,学校不断加大了教育设备的投入,陆续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进行网络道德的培养,是广大信息技术教师的基本任务。

一、注重自主学习,加强实践操作

实践操作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信息技术课是~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多去实践练习,才会更熟练的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逐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由于现在的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比较简单化,教师没有必要要求学生死记背专业术语。尽可能的把表现机会交给学生,让他们大胆的去玩、去实践。使学生具有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利用能力。

二、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育家苏姆林斯基曾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时学生往往怀着好奇、兴奋的心理,但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有的内容需要机械重复地训练,有的内容枯燥无味难度大,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慢慢降下来。根据建构意义新的学习理论,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愿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21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教师设计新任务,学生创造完成。比如给学生一个新任务:利用本课所学的内容,自己写一篇小报告,在文章中加入几幅图片,要求版面新颖大方、美观。最后评选几篇优秀作品上传到教师机供全班同学欣赏。甚至可以把设计的新任务延伸到课堂以外,比如班级手抄报的编写,还可以举行电脑手抄报的评比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无论是独立完成还是合作完成,学生都会在编排过程中如果碰到了问题就自学教材,或互相请教。这样既让学生巩固了书本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意识及“合作学习”的好习惯。这实际上包含有协作学习的意思。每当学生有好的作品完成,利用多媒体教学网,我都会展示给全班同学,同时提出表扬鼓励,这不仅会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对其他同学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注重学习环节的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目标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情境,让学生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通过剖析案例、描述情境,引导学生讨论、发现问题,导入学习目标,使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

(二)探究实践,解决问题。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或资源,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有的知识由教师讲解,例如插入剪贴画、插入艺术字的方法,结果唯一,为了提高课堂实效性,可以由老师提示;有的知识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参考教师提供的学案、教材提供的方法、自己尝试操作、同学间互相帮助、请教老师等多种方式来学习新的技术操作,这个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发现有创意的学生和优秀经验、归纳存在的普遍问题,然后指导学生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展示学生创意和经验,引导学生归纳方法、继续完善各自的作品,并通过进一步的练习巩固新技术的使用,最终完成作品制作。

(三)总结知识,拓展知识,通过学生反思问题的解决过程以及相互评价,教师帮助学生作出归纳与总结。引导学生说出学习收获,对本课、本单元所学新知识进行汇总,关注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迁移,帮助学生形成信息技术知识的整体观念。并在此基础上为大多数同学提供模仿性的练习题,用来巩固知识,同时展示给学生这些知识应用于学习、生活中不同情景下的例子。

五、注重青少年信息道德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之际,人们往往只看到了它所带来的巨大利益,而忽视了信息技术中某些不利因素给青少年成长造成的干扰和不良影响。例如:在互联网上除了大量丰富的学科知识外,也有许多不健康的内容,有时还有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肆虐等,而这些正是信息技术教育中容易忽略的问题。因此在学习网络这一章时,我不仅向讲解英特网的优秀之处,而且不断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另外教师除了本课程教学外,还要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来教育学生,使他们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能够在信息的大海中正确把握人生的方向,以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

总之,未来21世纪信息社会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实现,对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从培养模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培养目标上,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使用信息化手段能力;在培养内容上,教育需要对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主要侧重在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每个受教育者都具有自我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上一篇:小学生合作学习方法初探 下一篇: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