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构建“任务驱动”课堂教学模式

时间:2022-07-03 02:17:33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构建“任务驱动”课堂教学模式

摘 要:信息技术课中体现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为我们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逐步求精的学习途径,便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好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感受到成就感,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法;指导思想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9-0225-01

从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生将来生存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型人才,而实施的关键取决于教学过程中能否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唤起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关键是教师要解放思想,开放教学,给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有基础、有方法、有机会、有能力地积极学习。

一、“任务驱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提出: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教学原则,主张教学要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学习。

从学习者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学习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从教师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上的教学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认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建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于是在我日常教学工作中常常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二、“任务驱动”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

在“任务驱动”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我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主动创造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尝试探索,使他们从学会学到乐学,从乐学到善学。

“任务驱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自主性。在新授课中以任务表的方式引导学生注重发现、探索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敢于动手,勤于实践。提倡探索式学习,培养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和才干。学生能学会自主学习,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2.参与性。学生能自始至终参与有关教学活动,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人。

3.跳跃性。“任务驱动”教学法打破单纯按学科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学科知识不再是简单的线性展开,而是跳跃式,“超链接”式的。

4.发展性。在“任务驱动”的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大量的实践任务,这些任务一方面综合了其他学科内容,如美术、语文、自然等;另一方面广泛涉及学生在社会生活、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在综合知识的学习中构建知识体系,在完成任务中逐步形成适应信息社会的正确态度和运用信息的实践能力。

三、“任务驱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1.教师精心编排“任务”。在任务的设计、编写中,我既考虑到传授信息技术的科学思想、方法和知识体系,又注意适合学生的特点,使任务生动有趣、易于接受,此外还在教学中渗透其他学科的知识。这样做的好处是:

(1)根据教材设置学习任务、过程分析、任务小结等,学生通过上机操作,很快就能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

(2)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相关经验,使学生能在扎实的基础上主动学习。

(3)善于提出更具价值的问题,使学生能在合理问题情境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2.学生用于自主探究。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采用“任务表”的方式,把一堂课的教学任务设计成一张表格,引导学生尝试操作。这是一个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在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心理准备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把学生引入探索知识的情境中去,启发诱导学生尝试探索,靠他们自己的努力去获取知识、掌握技能。

(1)探索发现。在某个阶段,紧紧围绕一个既定目标,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兴趣。探究是发现的前提,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时,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总结,寻求答案,发现规律。

(2)提出质疑。学生根据“任务”尝试操作,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便于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主动质疑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

(3)展示欣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分析、感受、体会和欣赏自己的学习成果,激发了学生的喜悦感和成就感,不仅为学生的多方面素质的综合发展提供了机会,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感悟,并由此逐步提高其对自我、对外界的认识,有利于他们主体性的培养和发展。

3.提高新知练习内化。内化,就是将外在学习内容或外部情境中的某些因素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学生学习的实质是他们自己建构知识结构、自己形成能力和态度的活动。教师及时地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将已形成的认识、能力和态度予以强化。通过及时巡视、指导使严格的基本功训练和知识学习的任务得以落实。如让学生自由创作自己的作品并根据作品编故事或解说词等是我们课上常常进行的练习。

4.师生共同总结测评。通过学生总结、教师总结、师生共同总结等形式进行测评。让学生参与总结与评价活动,形成他们真正认可的认识,包括知识的理解、态度和能力的形成,将学生的主动性纳入良性循环之中。

“任务驱动”教学法,为我们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逐步求精的学习途径,便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好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学生会不断地感受到成就感,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上一篇:农村中学英语小班化高效教学策略的探索 下一篇:小学生合作学习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