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对当代大学生素质要求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2-05-30 07:33:51

企业对当代大学生素质要求的调查与思考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杭州部分企业的问卷调查,了解到当前企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和大学生自身素质存在的差距。这些差距也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缺乏竞争力,就业难的重要原因。经过分析,本文提出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注重社会实践,多为学生提供接触外界的机会;注重养成教育,强化学生道德品行培养三个方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策略。

关键词: 企业 大学生 综合素质 企业需求

大学生作为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企业获得较高生产效率和较强竞争力的根本途径。然而目前高校的专业认知教育、专业知识的系统传授,以及所设专业对相关学科的兼容程度等因素,使得大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及自己未来工作角色的设定存在非现实性。与此同时,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使得大学从原本的“精英式教育”转变成“大众化教育”,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质量却有待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不足让他们无法满足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渴求。如此一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大学生本身的素质产生了巨大矛盾,两者之间严重的“断层”现象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由此,了解企业对当前高校大学生的素质需求,并探究提升学生素质的途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对大学生素质需求调查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企业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需求,本课题组利用某高校大型招聘会的机会,现场对在杭的200多家企业的人事负责人做了“企业对大学生素质要求”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回收率95.24%。通过对问卷结果统计分析发现,当前大学生的素质与企业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大学生需要从能力、经验、道德品行等各个方面全面地提升自我才能满足当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1.企业对当前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综合素质表示不容乐观。

通过调查发现,多数企业负责人对当前大学生的精神风貌表示不满意。如图1所示,93位被调查者认为现代大学生是懒散的,占总数的46.5%;24位被调查者认为现代大学生精神萎靡,占总数的12%;而只有83位被调查者认为现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是朝气蓬勃的,占总数的41.5%。同时,还有不少企业负责人对当前大学生的素质表示了担忧,有37%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大学生素质的整体呈下滑趋势,令人担忧,只有35.5%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大学生素质符合时代要求,还有27.5%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生素质没有什么变化。

图 1

2.企业对大学生的能力和经验最为看重。

什么样的大学生才能为企业所青睐呢?或者说企业最看重学生什么呢?从调查结果来看,如图2所示,有43%被调查者认为,在招聘过程中企业最看重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应变能力;有31.50%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招聘过程中企业最看重大学生实习或工作经验;有21%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最看重大学生专业技能;只有4.50%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最看重大学生在校学习成绩。由此可见,在大学期间,大学生不能一味地死读书,只注重学习成绩,更要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和积累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当前大学生所持各种证书数量的问题上,有近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能力是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证书的数量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大学生只需要几种核心证书即可。因此,盲目地考各种证书并不一定能够得到企业的认可。

图 2

3.企业对大学生道德品质有较高的需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金钱成为了人们衡量成功的重要标准,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呈下滑趋势。这一点在大学生中也有较明显的体现。在与很多企业负责人的交流过程中,他们普遍表示,当前很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不能准确地定位自己,吃不了苦,缺乏责任心,急功近利,频繁跳槽。这不仅给企业的人才培养带来了困扰,而且使大学生很难在工作岗位上取得成功。由此,在当前企业的用人需求中,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成为一项重要的考量标准。在调查中可以发现,如图3所示,有37.50%的被调查者认为“有责任心”是大学生应具备的最重要的道德品质,有28.50%的被调查者认为“有上进心”是大学生应具备的最重要的道德品质,有23%的被调查者认为“吃苦耐劳”是大学生应具备的最重要的道德品质,而有11%的被调查者认为“诚实守信”是大学生应具备的最重要的道德品质。由此可知,大学生如果希望自己今后能够在职场中脱颖而出,则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还要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

图 3

4.经验不足、动手能力差、不能吃苦耐劳是当前大学生存在的最突出问题。

大学生素质与企业的需求到底有多大差距,这在刚刚踏进职场的大学毕业生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在调查中可以看出,如图4所示,经验不足、实践动手能力差、不能吃苦耐劳三个方面是刚毕业大学生身上存在的最突出问题。这其中,经验不足、实践动手能力差与当前高校不合理的教育模式有重要的关系。目前高等教育重心,仍放在专业知识的教授上,虽然高校每年也举行形式多样的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活动,但针对性不强,且影响面较窄,大多数学生不能得到很好锻炼。[1]这也必然导致大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企业的需求。同时,不能吃苦耐劳也表明,当前大学生在工作中对自我要求过于宽松,拈轻怕重,缺乏吃苦精神。

图 4

5.沟通能力、耐挫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是当前大学生最欠缺的能力。

企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有很多,那么当前大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最欠缺的是什么呢?通过调查发现,如图5所示,多数被调查的企业负责人认为,协调沟通能力、耐挫能力、自我调节能力是当前大学生最欠缺的能力。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无时无刻不在沟通,协调沟通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更是一种极其有用的处世基本功。若协调沟通能力不好,工作就容易被动,很难取得成效,发展也必然受限。同时,缺乏耐挫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的人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时,就会难以适应,也很难在工作上取得好的业绩。因此,大学生必须在这些能力方面加强锻炼和培养,才能更好地适应职场的需要。

图 5

二、适应企业需求,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以上对企业的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前企业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在不断提高,大学生在能力、经验、道德品质等各方面离企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高校教育需要改变以前那种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以素质教育为导向,适应企业需求,培养真正适应社会需要的大学生。

1.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深化教学模式改革。

企业认为,人的技能可以通过培训等途径迅速提高,但人的综合素质需要长时间的内化才能提升,良好的综合素质对个人发展十分重要,对企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要高于职业技能。[2]因此,高校必须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全面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改变高校教育中仍然存在的重知识教学、轻实践应用的现象,应该将提高大学生沟通能力、耐挫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合作能力等能力的培养融入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之中,强化大学生与人沟通、团结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虚心好学,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教学方式和方法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原则。只有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把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摆在高校教育首要位置,才能造就符合社会和企业要求的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专业人才。

2.注重社会实践,多为学生提供接触外界的机会。

社会实践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多参加社会实践不仅能够让大学生提高胆量,加强心理素质,提高交流、沟通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需求,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对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经验不足是当代大学生在工作中出现的主要的问题之一。正如常年护养在温室里的花朵经不住风雨的考验一样,长时间浸泡在理论知识中的大学生是难以应对企业多方面、多层次能力需求的。高校要通过社会服务、企业实习等多种途径为大学生提供广泛接触社会、了解企业的机会,让大学生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对企业的人才需求产生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这样才不会与社会、企业的需求脱轨,才能更好地迈入企业,走向成功的道路。

3.注重养成教育,强化学生道德品行的培养。

现代企业不仅仅看重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更注重他们的品行。良好的人品和职业道德已成为毕业生成功就业的第一要点。[3]然而,当前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急于求成、浅尝辄止的浮躁情绪。一些大学毕业生不肯脚踏实地,怕吃苦,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基层岗位做起,频繁跳槽,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这些都是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同时对大学毕业生自身的发展也十分不利。因此,高校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强化学生道德品行的培养。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讲座、辩论赛、先进人物表彰等形式积极在学生中开展思想引导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寒暑假社会调查、勤工俭学、志愿者服务等方式,把道德品行的培养与学习生活相结合,与加强学生的管理相结合,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克服贪图享受、怕苦怕累的缺点,不断培养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和素质,并使之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

参考文献:

[1]刘克星,王乐杰.浅谈大学生综合素质与企业需求[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6,(2).

[2]姚钦英,王凤基.企业对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与技能需求调查及思考[J].高教论坛,2010,(7).

[3]秦艳霞,陈斌.浅议现代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素质要求的新变化[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6,(3).

上一篇: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及建议 下一篇:案例教学在民办本科院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