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时间:2022-05-30 03:00:56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摘要:能动性、声像并举、形象直观、交互性、图文并茂等都是信息技术的特点,不仅可以促进认知主体的发挥,还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教学的效率提升,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总之能给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带来极大的方便。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

G623.5;G434

现如今,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信息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在各个领域中都有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全新的时展形式下,教育中最重要的研究内容就是教育和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小学数学课堂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不仅可以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所具有的枯燥乏味的缺陷改变,还可以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的形象直观,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营造,将教学的质量提升,为小学生提供帮助,关于对数学这一学科知识的运用和理解。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具备的条件

(一).小学生以及教师信息素养的具备

在小学的课堂中,为了让信息技术在其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就需要小学数学与其进行深度的融合。现如今是一个信息化高度发展和集中的社会,信息检索的能力以及计算机操作的能力在现在的社会中几乎被人们熟练地掌握。在全新的课堂教学的要求下,教师对学生进行的指导仍然是最为重要的,可以积极的应对在学习中多遇到的困难。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教师为了对学生遇到的难题进行有效性的辅导,就应该将较高的信息素养所具备。在现在的小学教学中,普遍的都有信心技术课程的存在,从而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将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然而,在小学的信息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教师没有较为高超的信息素养,学校也没有集中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因此,在小学的教学中将教师的信息素养加强很有必要。

(二).传统课堂结构的改变

现如今是信息化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之中就应该将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积极地运用信息技术,将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升,将小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促使学生投入进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所以,教师就应该有计划、有意识的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进行培养,从而促使小学生将主动解决问题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师应该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并且要相信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完善教学基础设施

目前社会的急速发展,并且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传统的老旧的基础设施已经不能够将现在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所适应和满足,因此就应该在这样的基础上将教学基础设施进行完善。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可以将浓厚的学习兴趣提供给学生,并且促使他们可以自愿的接受全新的知识,还可以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的学习情境之中。所以对于小学数学中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学校就应该将电子画板、交互白板、高配置计算机以及投影仪等基础设施完善。从而教师对学生展示几何图形的抽象性的时候,就可以体哦哦那个过电子设备,将课本以及PPT平面图形的不足得以补充和完善。教师对于电子白板的借用,可以引导学生将不同形式的练习进行,将课堂练习的效率提升。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一).展示思维过程,发挥信息技术形象性优势

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对学生学习上造成障碍的就是一些教学难点的存在,教师没有办法通过身体语言以及口头的形式来解决,所以就直接的将学生基本技能的提升以及基础知识的掌握影响。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中的运用,可以将声色兼备、动静结合以及形象具体的特点优势发挥出来,通过动态、直观以及具体的过程,将书本上静止的图像以及抽象的文字描绘转化。所以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其进行结合,就可以将学生难以听懂、教师难以讲明的内容解决,将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的调动起来,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有效的突破。

(二).精选教学教材,发挥信息技术的网络性优势

在小学数学的图形与几何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探索与思考、理解与体验,课程的内容就应该更加的贴近学生的实际。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应该尽量的将自身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将学生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听到的以及见到的数学问题和数学现象都积极地融入进课堂之中,让学生将数学的价值体验。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强大的网络性优势,都可以帮助学生将生活现象、生活情景中的问题呈现,提供教学资源。互联网技术,可以将书本上唯一学习资源的限制打破,将丰富的资源提供给学生,将学生数学知识量最大程度的扩充,将书本知识的局限性突破。

(三).延伸数学知识,发挥信息技术的灵活性优势

为了将学生的数学知识延伸,将信息技术的灵活性优势尽情的发挥,就应该将练习设计优化,将学生的思维进行拓展;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就应该将数学知识延伸。在小W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东西中,练习在其中占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将信息技术融入进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就可以将一系列具有着趣味性的练习进行设计,化抽象的图形与几何为具体,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娱乐化式的练习可以为教师提供反馈以及评价的途径,促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

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将信息技术积极的引入,就可以将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有效的提升。为了将信息技术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真正作用发挥,就应该将有效以及科学的手段和方法采用。小学生自身有着比较差的约束性,因此教师就可以在其中把自身的优势尽情的发挥,指引学生适度、适时以及适当的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运用,不仅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通过新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还可以将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在关系的理解程度加快,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珍.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2):112.

[2]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信息技术例谈[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2):56-58.

[3]张祺.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7):91-92.

上一篇:如何让学生快速融入新环境 下一篇: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大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