铊中毒的急救与防护

时间:2022-05-30 11:35:51

铊中毒的急救与防护

2007年5月22日,中国矿业大学06级学生常某以非法手段获取了250克剧毒物质硝酸铊。5月29日,他用注射器分别向3名同班同学的茶杯中各注入2毫升硝酸铊,导致了3名同学铊中毒。这一事件再一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不了解的人甚至产生许多疑虑。笔者就铊的特性、急救与预防的相关知识作如下介绍。

几起铊中毒案例简介

我国首批病例发生在1958年贵州兴仁县的一个小村庄 。因村民饮用含铊量高达 0.052%的河水,导致420人中毒。此后3年中有60名病人相继死亡,引起居民极度恐惧。第二起铊中毒病例,即90年代初轰动全国的北大女孩“朱令令怪病”。该起病例是因同学出于妒忌,偷取实验室铊化学试剂投毒所致。第三起铊中毒病例发生在1996年,天津市东丽区军粮城一装卸公司的6名装卸工人因在装卸铝矾土时接触了车厢四壁的金属铊而中毒。第四起铊中毒发生在1997年,清华大学学生之间相互不和,偷取实验室铊试剂,残忍地对同学投毒。第五起发生在2001年4月的某天,甘肃定西市刘文兵趁看病之机,将装有铊化合物的伤风胶囊卖给马坪村二社的马冬英。三四天后,马冬英出现中毒症状,被家人送往临洮县医院救治。第六起即是上述中国矿大的常某投毒。像这样的铊中毒案例在我国总共11起左右。由于含铊的剧毒化合物在网上随处可以购买得到,因此这类中毒事件或事故还可能发生,值得全社会关注。

铊及其化合物

铊(tl)是英国科学家克鲁斯在1861年发现的元素,是一种稀有柔软全金属,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锌盐、热铁矿或硫矿中,采矿业和冶金、提炼行业从业人员常接触。矿石冶炼废渣中的含铊化合物可溶于水,饮用后可致生活性中毒。工业生产过程中若人体吸入含铊烟尘、蒸汽或由皮肤吸收可溶性铊盐,亦可引起中毒,但较少见,多数中毒系因误服含铊的食物所致。铊化合物有数十种,常见的有硫酸铊、硝酸铊、醋酸铊、碳酸铊、磷酸铊、氧化铊、氯化铊、溴化铊、碘化铊、氢氧化铊、甲酸铊、乙酸铊等。在我国施行的公共安全行业标准中,铊化合物与氰化物同属A类剧毒物质。

铊的毒性与中毒症状

铊中毒最典型的特点是不管是急性中毒还是慢性中毒,都表现在神经系统、皮肤和心血管上。铊的致毒原理是通过中断体内钾的供应,致使健康细胞无法生存。

中毒后1~5天患者出现双下肢酸麻或疼痛、针刺感、腰痛、脱发、头痛、精神不安、肌肉痛、手足颤动、走路不稳等。下肢特别是足部疼痛是铊中毒的突出表现。运动障碍出现较晚,常可波及颅神经,可引起视力减退、中毒性脑病。脱发也是铊中毒的主要体征,一般于中毒后1~3周左右发生,因此有人称它为“鬼剃头”。指甲和趾甲于第4周出现白色横纹。一般可在患者的粪便、头发、指甲、血液和唾液中检测出铊。

中毒急救措施

①口服中毒。立即催吐、洗胃、导泻。以1%碘化钠或碘化钾溶液洗胃,使其形成不溶性碘化铊。随后口服活性炭0.5 g/kg,以减少铊的吸收。然后将普鲁士蓝按250 mg/(kg・d)溶于15%甘露醇200ml中,分4次口服,同时导泻。使用普鲁士蓝的目的在于使铊置换其上的钾后随粪便排出。

②吸入中毒和皮肤吸收中毒。尽快脱离中毒现场,用清水清洗受污染皮肤,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③适量口服氯化钾可增加铊的排出。

④可试用含巯基络合剂,如二巯基丙二酸钠、二巯基丁二酸钠,以及含巯基药物,如还原型谷胱甘肽、胱氨酸、蛋氨酸等。二巯基丁二酸钠用法为:每天1~2 g分次加于葡萄糖液中缓慢静注,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减量。

⑤对症治疗。积极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在周围神经病的急性期可口服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应用足量维生素B1、B6、B12以及辅酶A、ATP等药物,也可采用神经生长因子400~800 U/日肌注,均有较好的疗效。

⑥注意保护心、肝、肾功能。重症病人可采用换血疗法或血液净化疗法。重症急性铊中毒患者可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精神异常、智力障碍、视觉障碍、共济失调、神经衰弱综合征等。

预防措施

严密管理铊化合物,建立健全保管和使用制度。接触铊的作业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通风,在密闭设备内操作,并注意全身防护。由于铊急性中毒可引起铊脑炎,慢性中毒还可引起痴呆、甲状腺功能低下,对小儿智力发育是有影响的,应注意预防,不要让小儿服用铊盐,不要用含铊软膏治疗头癣。含铊的杀虫、杀蚊药物需妥善放置,不能让小儿拿到,防止误服中毒。另外,在生产鞭炮(花炮)的原料中往往也含有高量的铊,其副产品氯化钠(非食用盐)同样被污染,当人体食用了这种非食用盐(常有不法分子将此种盐贩卖)后也会引起中毒。生产鞭炮的副产品氯化钠(非食用盐)往往带有红色,注意不要买、不食带有红色的盐。此外,严禁用铊盐作毒鼠剂和脱发剂等。

上一篇:女性青春期健康应从“吃”开始 下一篇:如何应对青年官兵的过度叛逆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