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青年官兵的过度叛逆心理

时间:2022-10-28 07:03:03

如何应对青年官兵的过度叛逆心理

在军营中,常发现有些青年官兵“不听话”,爱与管理者“对着干”。这些人之所以用反常的心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其心理根源往往来自于“叛逆心理”。

叛逆心理是青年人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其产生的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积累、智力的高度发育,青年官兵开始对外界事物有了自己独立的看法与观点,而且强烈希望管理者尊重、采纳他们的看法与观点。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引起他人的注意,有些青年官兵会对任何事物都持批判态度。他们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就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每个人在青年期都会出现叛逆心理,适度的叛逆有利于心身健康;但如果逆反过度了,就会出现相应的副作用。

过分叛逆心理是青年期的一种常见心理异常,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过分叛逆的青年官兵不能确切把握叛逆的度,经常做出非理智的叛逆举动。他们对管理者的要求不管正确还是错误、精华还是糟粕,一概排斥,其表现手段只是简单地拒绝和严重地对抗情绪,只是为了反抗而反抗。他们的叛逆对象多是上级、家长、社会宣传的观念和典型人物等外界权威。军人过度叛逆的结果是阻碍个体适应部队环境,阻碍他们学习正确的经验和个人进步,不利于他们的心身健康,严重者会导致适应障碍。对于过度叛逆的青年官兵,建议管理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辩证看待叛逆 过度叛逆是纯粹的反抗,会妨碍青年官兵学习新知识、新经验,妨碍他们的成长进步。但适度的叛逆是青年人心理成长、成熟的标记,是他们走向独立、成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必由之路。如果能辩证地看待叛逆,管理者就能正确地去对待。

矫正自以为是具有过度叛逆心理的青年官兵,在接受他人观点、立场、信念、行为时往往是把自己当做参照系,看他人的观点、立场、信念、行为是否与自己的标准一致,如果不一致,就极力排斥。他们坚持的信条是“以我为真理”,并从未质疑过这些信条的正确性。当他们能开始质疑这些信条,并能从多角度、多层面去看待他人的观点、立场、信念、行为时,他们的过度叛逆就已经开始被矫正了。

管理者实事求是逆反心理产生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管理教育者不实事求是。青年官兵生活在现实的社会里,对实际情况比较熟悉。如果不实事求是地宣传和教育,会使他们产生被愚弄的感觉,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实事求是就是要求我们的管理者要讲真话、实话,不走极端,不做过头事,坚持两点论,摒弃“假、大、空”的把戏。对青年官兵提出的不同见解,不要生硬地禁止、压制,而应实事求是地加以解决和积极地引导,这样才能赢得他们的信赖,防止和抑制叛逆心理的产生。

管理者自身示范现实生活中不少叛逆心理的产生是由于管理者言行不一致而引起的。这些管理者讲道理和教育别人时说的是一套,自己做的又是另外一套,官兵们对他们失去了信任感,甚至产生了对抗情绪。尽管道理是正确的,但青年官兵对讲道理的人不信服,就会拒绝或故意寻找论据来反驳这种观点,甚至提出一些相反的看法。如果“讲道理”者能言行一致、率先垂范,就能取得他们的信任和好感,从而减少消极叛逆心理的产生。

尊重感化“叛逆者”这是一种情感制逆的方法,只有尊重和感化才能消除叛逆者的对立心理,消除造成叛逆心理的心理条件。平时有些青年官兵之所以会对管理教育者产生叛逆心理,正是由于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损害,产生了对立心理,因而故意与管理教育者“对抗”。青年官兵之所以乐于接受一些模范人物的报告,正是这些模范理解和尊重青年,做青年的朋友,使青年产生了感情上的“谐振”。所以,尊重感化的方法是融化叛逆心理的重要方法。

管理者要有才识青年官兵总是希望管理者的知识和才能超过自己。如果管理教育者知识面窄、缺乏专业知识或工作方法简单生硬,那么就会使管理教育失去吸引力和感召力。相反,如果管理者有使人信服的才能和高超的领导艺术,就能增强自己在青年官兵中的威望,从而产生“威信效应”,有效地抑制叛逆心理的发生。

上一篇:铊中毒的急救与防护 下一篇:避孕药治青春痘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