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的疗效分析

时间:2022-05-30 09:38:25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的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1年9月本院应用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47例行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者列为观察组,42例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者列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疗效。 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良率为95.7%,对照组为92.8%,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观察组的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 0.05),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 < 0.05)。 结论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具有损伤小、出血少、卧床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镜;治疗;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 R6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3(a)-0052-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发于青壮年,有文献表明,其中20~50岁患者占80%[1],且男性多于女性,该病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以往多采用开放的手术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治疗,但是该术式具有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并发症较多等缺点。而后路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是一种将微创外科技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有机融合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疗程短、安全可靠等优点[2]。2009年8月~2011年9月本院应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7例,并以同期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种手术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8月~2011年9月本院应用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9例,全部患者均有腰痛和下肢放射性疼痛、肢体麻木等症状,均经症状、体征、MRI或CT检查等确诊。将89例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47例行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者列为观察组,42例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者列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26~66岁,平均(42.2±5.4)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5.3±1.1)年;突出节段位于L4~5者21例,L5~S1者26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25~63岁,平均(41.9±5.5)岁;病程5个月~11年,平均(5.2±1.2)年;突出节段位于L4~5者18例,L5~S1者2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突出节段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硬膜外麻醉,取俯卧位,腹部悬空,X线机定位,确认手术间隙,在病变间隙正中线旁1 cm纵向切开,切开长约1.5 cm;将皮肤、皮下及腰背筋膜切开,依次插入扩张管及工作套管,将工作管固定并止血,连接光源系统,用椎板咬骨钳咬除部分上柱椎板下缘,将黄韧带分离并咬除,显露神经根和硬脊膜,注意保护神经根,将其向内侧牵开,以使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显露,将纤维环切开,髓核应用不同方向咬嘴的髓核钳以多方向取出,必要时行神经根管扩大减压,应用0.9%氯化钠溶液反复冲洗术野,放置橡皮条引流,缝合切口。对照组患者给予硬膜外麻醉,取俯卧位,行常规开放半椎板或椎板开窗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根据相关文献[3]拟定疗效判定标准,术后12个月的疗效分为优、良、可、差4级: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无不适感,功能完全恢复为优;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功能基本恢复,对正常生活及工作未造成影响为良;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功能得到一定恢复,减轻工作和活动为可;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功能未见恢复,无法进行正常生活和工作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相关资料采用SPSS 16.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略长(P > 0.05),但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不少于12个月的随访,观察组优36例,良9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5.7%,对照组优31例,良8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92.8%,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4-5],有文献表明[6],80%~90%的患者可经过保守治疗而治愈,仅有10%~20%的患者需行手术治疗。以往多采用开放的手术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治疗,但是该术式具有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并发症较多等缺点而不被患者接受,且不符合临床上外科手术微创化的理念。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是在内镜监视下,应用外科手术器械将椎间盘突出髓核组织直接摘除并处理椎管狭窄的一种微创手术方法,该手术方法是1997年Smith和Foly首先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获得成功[7],从而迅速为许多骨科医生所接受。后路椎间盘镜手术能够通过内镜而在直视下对各种解剖结构进行分辨,对椎管内各种病变进行清晰探查和精确处理,使损伤神经根和硬脊膜的危险得到很大的降低,从而提高手术疗效;能够使脊柱后韧带复合结构的完整性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能够使黄韧带尽可能的保留,从而减少成纤维细胞的侵入和减少瘢痕组织的形成;另外,该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患者痛苦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的观察组疗效优良率为95.7%,应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对照组为92.8%,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这与吴海龙等[8]报道相近;但观察组的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 0.05),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 < 0.05),虽然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但是相信随着临床经验的日益丰富,将会大大缩短该手术的手术时间。

综上所述,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具有损伤小、出血少、卧床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是必须严格选择适应证,要求术者必须熟练掌握手术知识、手术技巧,以及必须掌握腰椎及椎管内的解剖结构。

[参考文献]

[1] 胥少町,葛宝丰,徐印坎. 实用骨科学[M]. 3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687.

[2] 沈翔. 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报告[J]. 医学信息,2011,24(9):4771-4772.

[3] 刘翰霖,庄正陵,闰学军,等.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创伤的影响[J]. 山东医药,2011,51(10):49-50.

[4] 刘潮坚,蔡拉加,石昭宏. 腰椎间盘突出症四种不同术式的疗效比较[J]. 现代医院,2011,11(3):46-48.

[5] 曾样宏,刘兵.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及其机制分析[J]. 长江大学学报:医学卷,2010,3:72-73.

[6] 张松,廖平,付堂贤. 后路椎间盘镜与开放椎板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研究[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09,25(3):43-45.

[7] 赵军,张天太,张磊,等. 后路椎问盘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J]. 颈腰痛杂志,2008,29(1):49-50.

[8] 吴海龙,刘晓岚,豆贲. 后路椎间盘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0,7(9):59-60.

(收稿日期:2012-12-20 本文编辑:林利利)

上一篇:两种坐骨结节囊肿手术方式的比较 下一篇:肝细胞癌中Survivin、Liv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