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象数疗法联合腰椎正脊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时间:2022-10-02 04:04:40

八卦象数疗法联合腰椎正脊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 观察八卦象数疗法联合腰椎正脊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门诊单号分为A、B两组各60例。给予A组患者传统牵引治疗,给予B组患者八卦象数疗法联合腰椎正脊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优良率为81.1%,B组患者优良率为9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八卦象数疗法;正脊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牵引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间歇性跛行等,可对患者生活、工作造成严重影响,主要是患者髓核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在一定的外力因素作用下,造成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1]。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我院对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八卦象数疗法+腰椎正脊疗法治疗措施,效果确切,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1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这些患者大多有腰部外伤或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腰痛向臂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脊椎侧弯,腰理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经过X线摄片检查:脊椎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相邻边缘有骨质增生等,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按门诊单号平均分为A、B两组。A组患者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30~56岁,平均年龄(42.4±3.36)岁;病程5个月~12年,平均病程(6.74±1.56)年。B组患者男性36例,女性34例,年龄31~57岁,平均年龄(42.6±3.42)岁;病程4个月~12年,平均病程(6.78±1.58)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A组患者传统牵引治疗。力量保持在20~40kg之间,具体大小根据患者自身承受能力设定。时间控制在20~40min之间,治疗1次/d,直至患者病情好转。

给予B组患者八卦象数疗法联合腰椎正脊疗法治疗。先取仰卧位,治疗前可用电吹风吹神阙穴、双侧腹股沟、双侧膝关节、双侧踝关节、以及足底部,每部位以3~5min,以局部皮肤温热为度,同时让患者默念八卦象数:初期以6000.20中期:以650.20.430后期:以650.30.80 2~3次/d,5~10min/次,上班,开车时停念。精神不佳或记忆力差者慎用。再取俯卧位,用掌推夹脊穴、点指法、揉法、滚法、提捏法、扳法等手法,用正脊疗法点中各个棘突、棘旁肌,作点冲法、放松脊椎两旁肌肉、推动腰骶部棘间肌以及骶髂关节,振合小关节紊乱,挤压腰椎体两旁的韧带,以弓桥式、飞燕式练习腰部肌力,求腰背部脊柱稳定,以减轻疼痛。2次/d,20~30min/次,术后可饮200~300ml温开水。早晚用30°~45°热水浴足20min。平时少作弯腰、负重的动作、腰部以下肢关节保暖。直至病症好转。

1.3疗效判定标准[2] 疗效判定标准依据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治疗评定标准进行。优:腰部放射性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良:腰部放射性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可:腰部放射性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差:腰部放射性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没有消失,甚至出现加重现象。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A组患者优良率为81.1%,B组患者优良率为9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后者治疗效果更为优越,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主要因素在于患者长期保持不良姿势或劳动,导致椎间盘突出,对神经根产生压迫,进而引发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等临床症状[3-5]。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式主要有手术、牵引以及针灸主、推拿等。牵引主要通过特制的装置对患者身体某部位进行牵拉,以达到增加椎体间隙以及椎间孔,缓解神经根压迫的目的,但其力度把握不准极易对患者肌肉造成严重创伤[6-7]。前方6000.20中6为坎卦通肾,2为兑卦通肺,为温肾通肺络,宣畅气机,20为疏散局部郁滞,0为强化信息波的能量,以通经气调阴阳,方中三个0为温肾阳;650.20.430中430可活血通络,治疗双膝关节肿痛;650可补肝肾,振肾阳,佐助脾阳,善驱阴寒之邪,以温通诸经,方中5为巽卦,50为可利胆之气;650.30.80中80可振奋脾脏,30可单独为一个元,以缓其助脾阳之急所为。

对本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可知,采用八卦象数疗法+腰椎正脊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比之采用传统牵引治疗方式,其效果更佳,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不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具有安全、实效等显著特点,临床应用价值极高,值得进一步深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立勇,叶勇,邵湘宁,等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eta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2):49-53.

[2]杨爱明.平衡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4,27(1):341.

[3]邓海霞.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14):86-87.

[4]金兰.针灸、推拿以及康复护理干预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J].现代养生,2014.(1):205-206.

[5]余润明,李业甫,胡秋炎.牵引推拿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与唾液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变化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0,(03):237-238.

[6]涂映琼.中医推拿配合牵引治疗对老年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J].健康之路,2014,13(1):343-344.

[7]尹伦辉.针灸、推拿及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0例的对照观察[J].中国临床康复,2004,(20):4016.编辑/哈涛

上一篇:肝血流灌注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下一篇:持续股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功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