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时间:2022-05-30 05:47:10

如何指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语文学习的自主性要求教师确立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我提高。在具体实践中,教师要打破传统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让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掌握自我学习的本领,求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着重强调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积极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但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却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希望学生顺从、听话;于是就有了老师的“满堂灌”、“一言堂”;就有了学生正襟危坐的“聆听”。课堂上积极主动地举手发问的学生凤毛麟角,喜欢听讲,不喜欢思考;爱照着练,不爱用心去创造。

要使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能够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教师必须学习新的课改理论,切实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价值观,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学中要着力组织、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刺激学生的发现欲,从而让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地发挥,鼓励他们敢于在别人未发现问题的地方大胆质疑,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学习个性,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地体现,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达到这样的状态:学生敢想、敢说;愿意想、愿意说。

中国语言文字的丰富性和多义性,往往使一篇文章能提供给读者多角度的理解。因此,对一篇文章,就应该允许有各种不同看法和独特的见解。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积累、运用,而并不是一定要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才能真正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思维空间,从而使学生在主动进行语文的自主学习中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合理开发好课堂提问

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常常兴趣盎然,情绪高涨,接受知识、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可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语文课的自主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思考,对文章做出较为深刻甚至是独到的解读和评判,才会有自身深刻的感悟和启迪。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使课堂始终处在一种积极主动的氛围之中,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我们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有层次、有步骤的系列化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从而认真解读文章,使课堂学习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乃至创造能力。

三、提供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机会,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和氛围,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学起来。只要学生能读懂的就不要再讲,只要学生能够自己领悟的就不要再做多余的分析,节省教学时间,让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索、自我展示。形式如小组讨论、大组交流、中心发言人陈词,围绕某一议题的辩论,朗读比赛,创造性复述课文等。这些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大了教学信息的交流,有利于形成学生主导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四、掌控好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

1、学生的课堂讨论不分难易,学生发现问题后,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阅读讨论,避免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机械地赶时间,致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了“水中月”、“镜中花”,无实际意义和效果。2、学生的自主学习应定位于学生的“学”上,每节课应让学生学有所得,学生的自主学习应避免过分强调学生的自读自悟,失去教师的积极调控。学生的自主学习应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之下的自学过程。新课程形势下,语文教学重心向学生的自主学习转移,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的淡化,相反对教师的自身素质、驾御课堂的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合作、讨论、发言,应避免优等生唱“独角戏”,学困生毫无发言权及立足之地。学生的自主学习应避免偏离语文教学的特点搞所谓的“创新”。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阵地,教师要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自主地去喜爱语文,在生活中运用语文思维,让他们在广阔无垠的知识空间自由翱翔。

上一篇:消除课堂网瘾 提高计算机学习兴趣 下一篇:如何搞好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