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生活情境 感受快乐数学

时间:2022-05-30 05:40:32

创设生活情境 感受快乐数学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数学情境,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在教学中,我努力把课堂教学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从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的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乐趣和作用。

一情境创设,贴进生活。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根据这一特点,在新课导入时,借用有关生活实例,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例如:在教学《前后》这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你们大家还记得前几天学校举行的运动会吗?我们班的同学参加了低年级组的跑步比赛,下面让我们看看当时紧张又激烈的场面。”出示本班学生参加学校运动会跑步比赛的一段视频,让学生认真观看,接着向学生提问:“你通过观看,知道当时比赛中谁跑在最前面,谁跑在最后面吗?”从而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前后”。再比如教学《认识物体》时,先让学生看一段录像(家里的各种家具、摆设),使学生初步感知各种几何物体的样子,然后再观察、触摸自己桌子上摆放的各种形体的学具,这样从视觉到触觉,从大物到小物,充分发挥各种感官的作用,在学生已经构建了一定的表象的基础上,再引入新课,不仅增强了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知探究,源于生活。

生活是思维的源泉,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选取恰当的生活情境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促进学生理解新知。例如:在教学一年级退位减法《十几减几》时,我创设了一个这样的生活情境:草丛中有12个同学在玩捉迷藏,发现了5个人,那么草丛中还藏着几个人?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我创设小学生平常最喜欢的游戏来教学,学生能迅速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再比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鸟儿在天空飞来飞去,突然天阴了下来,鸟儿也飞走了,这一变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老师立刻抛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说:“可能会下雨”,“可能会打雷、闪电”,“可能会刮风”,“可能会一直阴着天,不再有变化”,“可能一会儿天又晴了”,“还可能会下雪”……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对“可能性”这一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

三、解决问题,走进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在学生对人民币有了比较深的认识后,创设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由学生轮流扮演顾客和收银员:顾客用人民币(学具)按出示的物品标价付给小组中的收银员,收银员按标价收钱并负责找钱,其余组员评价他们的交易是否正确。这样用模拟的生活体验把人民币的应用掌握下来,让学生通过买卖物品,在生活中体验知识,起到了巩固知识的作用。再如,在学习了“百分数应用题”后,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林家准备买一台电脑,在永乐电器超市该品牌电脑标价3000元,满100元送20元购物券,在国美电器超市该品牌电脑标价3200元,打8.5折促销,请问小林应该到哪家去买更划算些?这样就置学生与真实情境中,利用已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解决问题,把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的普遍性,体会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四、拓展应用, 回归生活。

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体验到所学知识的意义和作用。例如,在学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后,可创设此类情境活动:学校现在想用48米长的栏杆在教学楼前设计花圃,请你帮忙,画出你设计的草图,并求出它的面积。帮助学校设计方案,大家肯定都愿意,同时,校园是学生所熟悉的环境,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很浓。可能有的设计成长方形、有的设计成正方形,有的设计成“日”形……,个个都会很努力、很投入地画图、演算,调动一切创造性思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寻找问题的最佳答案。然后请学生说出自己的设计理由,再安排小组互相评价,学生在自然而然中学会了知识,同时会深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再比如学习《利息》一课后,可以让学生去银行存一次款,了解一下银行利率变化情况,计算一项存款能获多少利息,如何上交利息税等问题,让学生把书本知识迁移到生活实际中,在解决问题实际中提高解决问题能力,让数学因生活的运用变得有血有肉,丰富多彩,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有趣、有用、好玩,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数学课堂充满着智慧和乐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的学习生活中。

总之,生活是数学发展的源泉,我们老师要善于去发现捕捉、运用生活中的具体可感的事例,来启发学生,感染学生,使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学习在生活中,感悟在生活中,运用在生活中。

上一篇:班主任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一篇:初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如何把握教材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