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瓷的世界品牌之梦

时间:2022-05-30 04:47:28

耀瓷的世界品牌之梦

2008年1月10日至4月4日,陕西铜川耀州窑珍贵陶瓷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盛装展出3个月。这是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耀瓷在日本和国内的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市成功举办展览后的又一次大型展示活动,共展出珍贵耀瓷文物187件(套),集中反映了耀瓷近些年来在考古发掘、科学研究、文物保护、文物征集等方面的新成果。

据了解,铜川市耀州窑已被列为“十一五”期间全国100处重点大遗址保护专项,耀瓷的制作技艺也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对此,我国著名考古和古耀州瓷发掘研究专家禚振西认为,耀瓷是陕西之宝,探究它,不单单是总结耀瓷文化,更为重要的是传承和发展耀瓷的当代产业。

实际上,陕西省早已将耀瓷的振兴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正在构想打造当代世界品牌,重振昔日辉煌。

演绎千年瓷文化

据考证,耀州窑作为中国古代六大名窑系之一,远在东晋以前,陕西耀州就已经产瓷;而大规模烧制是在唐朝,宋朝时达到了鼎盛,历经唐、五代、宋、金 、元五个朝代,具有千余年的灿烂发展史,是北方青瓷的杰出代表。

唐宋时期,耀瓷曾以“巧如范金,精比琢玉”的美誉,成为宫廷贵品;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到东亚、西亚、东南亚、东非等地,如今在许多国家的考古发掘中都获得了印证。

《同官县志》记载,耀州窑昔日炉火熊熊、绵延不绝的“十里窑场”,就分布于今天以铜川市黄堡镇为中心的漆水河沿岸,另外还包括陈炉镇、立地坡、上店等几个地方。

1988年元月,黄堡镇被国务院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古耀州瓷发掘及研究基地。为了保护、展示耀州瓷的珍贵遗存,1994年,铜川市建成了耀州瓷博物馆。

目前,在这些遗址上已经挖掘出珍贵文物50多万件。如此数量令世人大为惊奇,尤其经过多年的挖掘还不断有新的发现,因而它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迄今发现规模最大、瓷品种类最多、保存最完整、人为破坏最少的古陶瓷文化遗址,陈炉镇还被中外研究专家、学者誉为是东方古瓷镇“活化石”。

昔日风光曾重现

铜川,这个作为中国西北地区唯一的瓷器生产基地,多年来耀瓷一直是当地的重要传统产业之一。但它的再生产却是在1952年之后,并且也只是零星生产。

禚振西告诉记者,其繁荣发展的重要转折期是在1977年。那一年,铜川陈炉陶瓷厂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试验,终于仿制出了北宋青瓷,由此填补了我国历史名瓷的这个空白,才使失传800余年的耀州窑青瓷得以重放光彩,同时也拉开了耀瓷规模发展的序幕。

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可以说是耀瓷生产的一个辉煌时期,铜川市先后建成了铜川市陈炉陶瓷厂、庄里陶瓷厂、建筑陶瓷厂、电瓷厂、艺术陶瓷厂、文物复制厂、耀州瓷厂等一批陶瓷企业及生产线;陶瓷各类产品占到陕西省总产量的80%以上,电瓷生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0%;工艺陶瓷产品还出口到了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日用陶瓷也曾经畅销西北市场,并出口到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地。

在这一时期,耀瓷声名远播。其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耀州窑又接连成功地仿制烧造出了四种代表耀瓷最高技艺的产品,即倒流壶、公道杯、凤鸣壶和良心壶,它们精美的造型和奇特的功能令人叹为观止,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瓷器爱好者,进一步提升了耀瓷的品牌形象。

但遗憾的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末以后,耀瓷生产开始逐渐走向了下坡路,品牌形象逐渐不再那么响亮,工艺瓷慢慢也无法与它同在唐宋齐名的定窑系、磁州窑系、钧窑系、景德镇青白瓷系,以及龙泉玉瓷系这五大窑瓷分庭抗礼;日用产品更难以与江西景德镇、山东淄博、广东佛山等著名“瓷都”的陶瓷相媲美,市场影响力不断萎缩,往日的光彩在一天天黯淡。而这种萎靡不振的状况竟然持续了十多年。

品牌之路任重道远

耀瓷的现代品牌之路为什么会如此艰难,原因在哪里?近日,记者对一些业内人士和研究专家进行了采访,他们分析总结出了以下几方面主要因素:

没有主导产品,缺乏领军人物。40多年来一直坚持在田野考古第一线、所主持的“耀州窑遗址考古发掘”被评为20世纪中国考古重大发现的古陶瓷研究专家禚振西认为,目前耀瓷的生产陷入了一种误区,就是太注重仿造青瓷,一些生产企业只做仿古工艺瓷,而忽视了具有代表性的日用耀瓷的生产,比如建筑用瓷、日用洁具等产品;同时,整个耀瓷产业没有明确的主导产品,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和一个真正意义的领军人物。

也许有人认为,耀州瓷的青瓷制品名气不小,可以作为一种主导产品开发,然而,青瓷作为唐宋时期的一代名瓷,如今其复制品或仿制品大都放在一些家庭的文物架上去欣赏,却难以进入寻常百姓家,因而产品在更新换代方面受到很大的局限,缺乏市场影响力。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耀瓷曾经的茶具、酒具、碗、盘之类的日用品,而今几乎已经绝迹,基本处于停产状态。著名的陈炉陶瓷厂曾经多少年都是以碗品为主要日用产品,但是由于旧式窑炉的原因,产品种类庞杂,每个品种数量有限,也就没有主导产品可言。

在宋代,耀州窑之所以能以“十里窑场”的恢宏场面雄踞一方,除了因为生产少量贡品外,绝大多数产品还都是与平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如今的耀瓷却脱离群众的生活,产品大多不能适应时代需求大量占据市场,企业也缺少了繁荣发展的支柱,优秀的传统产业自然也丧失了前进的动力。

对此,禚振西提出,要加快发展耀瓷产业,政府应该做好引导作用,尽快扶持一个龙头企业,有计划地搞一些专业化的生产厂家,逐渐扩大生产规模,做大企业。另外,就是产品实用性应该不断创新,做细做精,扩大市场需求,才能将耀瓷发扬光大。

工艺耀瓷缺乏创新,当代精品少。据了解,铜川市的大多数陶瓷厂是围绕仿制耀州窑青瓷而进行生产的,但文物复制市场的不规范生产,又使陶瓷厂之间形成了恶性竞争,所以文物复制品一直没有大规模的发展,效益也徘徊在成本线上下,对整个耀瓷产业的发展也少有推动作用。

表面上看,耀瓷的生产门类还是比较多,但认真一分析,这些产品大多是历史上沿袭下来的传统产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没有多大的变化。

1968年,陕西省彬县一个农民在劳动中,偶然挖出一个瓷壶。1982年,他的亲戚回乡探亲,看到了这个古色古香、精巧的瓷壶,感觉不俗,就立即送到了陕西省博物馆。经过专家鉴定,最后确认这是北宋时期的一个精美成品,此后倒流壶就成了耀瓷的一个重要象征。但仿制倒流壶之风大起后,工艺耀瓷却鲜见创新,一个“仿”字使耀瓷总是踯躅在其它名瓷身后。

宋官窑瓷文化交流中心主任、赏钧阁总经理张焕民,对全国的瓷器市场有过多年的深入研究。他介绍,前多年一个倒流壶的价格,正常情况下起码要在一百块钱左右,但这几年由于市场竞争无序,鱼龙混杂,现在一个倒流壶在西安市场上,像书院门、钟楼这一带的私人批发市场,卖十几块、二十块的都有,这样不但扰乱了市场价格,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工艺耀瓷的整体品牌形象。

张焕民说,见了精品就复制,出土什么就复制什么,缺乏创新又怎能占领大市场!近几年随着瓷器竞争的日益激烈,产品的精妙创意越显重要,而目前工艺耀瓷的生产状况,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创新,缺乏当代精品;更让人担心的是,耀瓷的传统工艺现在也正濒临失传,就是有新产品,也多是闭门造车,审美观不适应时代要求,仿制方向不是很明确,品位也不够高。

记者在耀州窑博物馆看到了一些国外各大博物馆珍藏的耀瓷精品照片,如唐素地黑花瓷盒、宋青瓷印花瓶等等。目前,这些珍贵瓷器的国内仿制还没有,其制作传统技艺也已基本失传。

优秀的传统在逐渐丢失,又缺乏先进技术含量,现代耀瓷的优势又在哪里?

张焕民分析认为,实际上陕西耀瓷产业只是刚刚起步,开拓未来市场的空间还很大;近几年铜川涌现出了一批民营工艺瓷企业,比如耀州青瓷研究所、唐宋瓷业、吕家瓷坊、耀华瓷业等,虽然生产规模都不是很大,但产品各有特色,耀瓷要发展品牌,做仿古工艺瓷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有创新,尤其是要创造出传世精品;此外,产品市场管理、销售和宣传的创新也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他说,近几年河南省的钧瓷产业发展很快,为此该省还专门成立了一个陶瓷局,政府监管比较精细,而陕西省以及铜川市虽然为发展陶瓷业已经下了很大的力气,但成效并不大,希望当地政府在耀瓷的宣传方面也显示其主导作用。

我们走在通往铜川的高速路上以及进入市区的大街上,很难见到有关于耀瓷的各类广告和宣传文字;而在各条大街上,也找不到瓷器商店的招牌;在宾馆饭店的装饰摆设和餐桌上,也难觅耀州瓷的芳踪……这些不难说明耀瓷在宣传和销售方面的缺失。

人才断档严重,培养人才的意识不强。如今,铜川市陶瓷企业有18家,较有规模的陶瓷企业有9家,从业人员3000多。

唐宋陶业的总经理薛胜利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现在涉足耀瓷生产的每个企业都普遍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人才断代、缺乏,虽然自己的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还算有一定的发展,但企业想扩大规模,人才明显不足。

以规模、声誉最大的铜川市陈炉陶瓷厂为例,据耀瓷民间工艺家关培英介绍,制作一件普通的耀州瓷器,需要经过拉坯、修坯、使釉、刻花、烘干、装烧等六道工序,手拉坯技艺是传统制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陈炉陶瓷厂的手拉坯技艺在国内堪称一流,在全国很有名气,一些手艺好者甚至能拉出四五米高的泥坯,颇受省内外同行的羡慕,他们也因此被全国各地的“瓷都”竞相高薪聘请走了,而本企业人才却严重短缺。

如今陈炉陶瓷厂手工拉坯的高手只有十三四人,而且大都退休了。新一代基本上都在二十多岁,断代现象比较严重。除了因为高手“跳槽”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铜川现在整个工资水平比较低,很难吸引年轻人下苦功夫踏实地学习技术。

同时,由于资金短缺,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和职员的培训力度也不够。据说铜川日用瓷企业中,真正从陶瓷专业学院毕业的人很少,本科生竟无一人 。

人才严重流失和传统工艺的失传,无疑阻碍了耀瓷的生产和新型产品的开发,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已成为弘扬耀瓷品牌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让耀瓷成为世界品牌

耀瓷是陕西悠久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和潜力。据了解,铜川已经规划在黄堡镇、陈炉镇和铜川新区,建设三个耀瓷工业园,为不断做大做强耀瓷产业、打造西北“瓷都”奠定基础。

2008年1月25日,铜川市常务副市长杨忠武在《陕西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让耀瓷成为世界品牌》的文章。文中说,陕西要把发展耀瓷文化产业作为实现“文化强”目标的重要支撑点,放在全省文化产业总体发展布局中加以推进,努力把耀瓷打造成为世界品牌。

该文提出了一系列振兴耀瓷的发展思路,比如要开展“耀瓷”统一商标的设计、注册及地域保护工作,建立工艺陶瓷仿制准入和资格认证制度,实行授牌生产;要科学论证、策划、包装一批耀瓷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战略投资者,尽快培育形成2至3个陶瓷文化产业骨干企业;按照建设陕西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思路,省上应把耀瓷文化旅游纳入全省旅游的总体布局,将耀州窑、陈炉景区组合开发列入全省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规划;为培养人才,要努力把铜川建成“中国陶瓷大学”,为此依靠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的科研和技术力量,加强铜川市陶瓷研究所建设,在铜川职业技术学院开设陶瓷专业,培养一批陶瓷文化研究人才、陶瓷艺术设计人才、陶瓷工程技术人才、陶瓷生产管理人才,以及陶瓷商贸人才等;要利用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开展陶瓷生产工艺技术培训,培养一批陶艺技工,不断壮大陶瓷产业的技术队伍。

陕西省要把耀瓷打造成为世界品牌,再次彰显它的光彩,未来之路,任重而道远,但拂去历史的尘埃,世人便会对耀瓷刮目相看,我们拭目以待!

上一篇:徒步虎跳峡 下一篇:果乡经济发展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