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乡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时间:2022-08-07 11:38:30

果乡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陕西白水在变,白水人也在变!

来白水的客商、观光游客、上级部门领导都这样说。白水的人在新形势下不仅眼光越来越宽,人也越来越大气、越自信。

去年前三季度,白水县实现生产总值9.8亿元,同比增长13.5%。县级17项重点建设项目年度计划投资3.92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4.94亿元,占年度计划任务的126%,列入市上目标责任制考核的白水县昌盛物流中心建设、白水源兴果品出口基地和安德利五期工程3个重点项目建设累计完成2.03亿元,占年度计划任务1.44亿元的141%,位居全市第一。招商引资工作目前已到位2.6亿元,占年度计划1.8亿元的145%,位居全市第五。这些成绩集中突现了白水人抓经济、快发展的信心和成就,标志着白水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大大的一步。

近几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的持续深入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使白水的经济发生了重大裂变。小小苹果就能折射出白水的发展成就。白水苹果的价格由过去每斤1.2元提升到1.8元甚至2元,这不仅仅是市场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果品质量提升带来的效益。残次果的价格由过去每斤0.2元上升到现在每斤0.8元,给农民带来二次收益,同时也使果品加工企业安德利公司实现连续五年续建,成为西北最大的果汁生产企业。这更是白水县招商引资的成就展示。全县通乡公路的全面建成,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县城中心广场的落成对于提升城市品位、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成绩的实现不只代表了白水加快发展的成就,更是白水人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促发展的真实写照。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白水人曾因苹果而辉煌过,但那是市场因素使然,而今白水的再次腾飞是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的成就。过去取得的成就并不能让白水人得到满足,尤其是面对新阶段、新形势下全省、全市加快发展和周边县市的竞相突破发展态势,白水人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因此,白水人思变谋发展的心情越来越迫切。2005年刚到任的白水县委书记史优胜,在经过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合拍了白水人的思想,提出了要发展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能因循守旧。在全县开展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促进经济大发展”的大讨论,对机关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提出了三个“三分之一”的工作方式,即“三分之一时间在机关处理公务,三分之一时间下基层搞调研,三分之一的时间外出跑项目”。一时间在全县上下形成了一场从高层面开始审视自身、求新图变的思想解放热潮。

在2007年春节,白水县又持续掀起了新一轮解放思想热潮。新年刚过就对全县科级领导干部进行了封闭式学习,开展了“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优化环境、加快发展”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突出重点以如何加快实现县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把白水建成中国著名的优质苹果基地,能源建材和加工业基地,渭北特色旅游新看点”的战略目标,如何建成“创新型、务实型、为民型”三型政府的具体目标等问题为重点进行讨论,切实把解放思想体现在发展思路的创新和发展措施上来。使得“要勤奋好学,解放思想,决不因循守旧,安于现状”成为全县干部群众的共识,同时还提出了“五摒弃五树立”和“六要六不准”的思想解放要求,以通过思想的大解放为促进白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在同白水各中层领导干部的交谈中,大家普遍有一种共识,白水的各项工作能得以顺利发展,同县委书记史优胜一贯倡导的主动介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密不可分,这也是白水县领导转变作风促工作的举措之一。在白水只要任何一个上级业务部门来白水调研、检查工作,业务部门都要通知县委主要领导参加,介绍白水、推介白水,让上级部门感受到白水的热情,感受白水的真诚,进而达到让上级部门支持白水的目的。白水县农机局是白水一小局,平常工作不甚引人注目,但于去年3月27日,白水县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100个农机化示范县之一,这是迄今为止陕西唯一的果业机械化示范县,这一项目的确定,可以使白水农业机械和果园微耕机械购置资金在未来5年达到800万元以上。同农机局领导交谈,这些成绩的得来与2006年4月在白水召开的全国果业机械化购置补贴现场会有很大关系。会议适逢星期天,史优胜书记提前一天到宾馆分别与农业部农机化司副司长刘恒新,省农机局局长胡玺贤及省果业局局长王振兴进行交流,介绍白水的产业情况,争取上级业务部门对白水工作的支持,正是由于地方重要领导的重视,给上级业务部门领导带来了工作信心,对把项目资金放在白水产生信任,使白水小县争取了大项目,白水县主要领导的主动介入还体现在了白水县扶贫办引进的全国三个试点县项目、社区主导型发展试点项目(简称CDD)上,此项工作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和世界银行的高度评价,并赢得了全国现场会在白水的召开。

重结果、轻过程是白水领导层的共识,那么,新一轮解放思想给白水及白水人都带来了什么。苹果是白水的主导产业,白水苹果栽植面积达50万亩。曾在上世纪90年代非常辉煌的白水苹果由于种植历史长,同时传统的高产作务管理掩埋了内在的品质优势,在市场说“不”的情况下,推广新技术提高苹果品质成为白水领导层的共识。于是亚洲唯一的县级苹果试验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试验站项目落户白水,同白水实施县校联合,启动了“十百千培训工程”,陕西省苹果首席专家赵正阳等西农科大10名专家长驻白水,选派了百名县级苹果专家赴西农参加为期一年的培训,通过他们再培训千名乡村苹果技术能手,开展科技示范和科技研究,实施科技带动,为白水苹果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同时还狠抓了新建果园建设,要求每个乡镇建设100亩连片核心示范园1个,每个行政村建设50亩连片示范园,县苹果局确定专人包乡蹲点,普及推广应用核心技术,狠抓了苹果产业工程。2006年,全国最大的苹果物流中心又在白水建成,可以辐射周边3个市、15个基地县、364万亩苹果基地,还建立了亚洲首条水式苹果预分选线,为白水苹果的销售奠定了基础。2007年白水苹果可以说是捷报频传,8月,“白水”牌苹果商标经过十余年成长,继被评选为陕西著名商标之后,又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9月,白水苹果成功开辟上海市场,万余吨白水苹果订单落沪,10月,白水苹果在2007年全国优质苹果评选活动中获得“中国优质苹果金奖”和“中国苹果著名品牌”,随后还将申报“中国名果”称号。

县有牌、乡有业、村有品。在新农村建设中,白水县“一业、一园、四带、四景”的农业特色产业格局初具规模。“一业”即做大做优苹果主导产业;“一园”就是高标准建设杜康现代农业产业园;“四带”就是抓好东南以大棚蔬菜为主的设施农业产业带,中北部以圣女果、西瓜种植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带,中西部及西北部以家庭适度规模养殖为主的畜牧养殖产业带,洛河以北以小麦、玉米、油菜种植为主的粮油产业带;“四景”就是以仓颉庙、杜康庙、林皋湖、方山林场为景点的四个观光旅游景区。专业村成为白水农村经济新亮点,目前白水“一村一品”专业村涉及9个乡镇46个行政村,涉及苹果、畜牧养殖、生态旅游等8个产业门类,成功申报批复了王河西红柿、尧头豆腐、富卓苹果人家、支肥奶牛养殖、东文化运输、耀卓设施农业等20个“一村一品”专业行政村。专业村的收入明显高于其它村40%以上,其中王河村人均收入已达到8000元,耀卓村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主导产业的收入占总收入的75%以上。

园区经济是白水推行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心,成为白水工业发展的主导,安德利公司在白水连续5年续建,形成生产果汁、果糖、饲料等以白水苹果为主的农业循环经济,拉长了果品生产链,成为西北最大的果汁生产企业。昌盛公司、源兴果业成功进驻园区,为园区累计注入建设资金5亿元,企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6%,围绕苹果产业形成宏达、昌盛等龙头企业13家(其中省级3家,市级5家,县级5家),5家企业取得了独立的进出口经营资格,可年出口苹果4万吨。尤其是2006年在白水投资4.2亿、占地450亩的全国最大的苹果物流中心建成,可年加工交易“白水”牌苹果50万吨,生产包装1亿套,苹果套装5亿只,可实现综合产值10亿元。

在渭南市第三次党代会上,时任市委书记刘新文提出了把渭南建成特色旅游名市的新目标。对于白水来讲,渭南3圣而白水拥有2圣,字圣仓颉及酒圣杜康,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仓颉庙,拥有渭北明珠林皋湖,10万亩陕西省最大的人工造林、方山林场等旅游资源。在白水县第十五次党代会上,白水县委就提出了把白水建设成渭北特色旅游新看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连续举办了丙戌年、丁亥年谷雨公祭仓颉典礼。通过“穿越黄土地,重走延安路”活动,打造红色旅游线路。通过央视数字电视书画频道文艺交流等大型推介活动,成功扩大了白水旅游的知名度。培育发展了白水富卓苹果人家农家游新项目,以民间社火、农家篝火晚会和苹果采摘比赛等活动,使游客充分认识到“中国苹果之乡”和“文祖仓颉故里独特人文风俗和魅力”,不断吸引游客来白水旅游,去年全县旅游收入达到162万元,同比增长52%,旅游带动其它产业同比增长48%,一个崭新的旅游新看点正在渭北高原熠熠闪光。

对于白水来说,工业基础差,底子薄,但经过白水决策者的不断努力,目前白水人心思定,人心思干,转变作风促发展的浓郁风气已经形成。这一切还仅仅是一个开端,随着新一轮思想解放的不断深入,28万白水人将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引领下阔步前进,快步奔小康。

上一篇:耀瓷的世界品牌之梦 下一篇:农村里的“留守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