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问”设“问” 促发思维

时间:2022-05-30 02:35:15

【前言】因“问”设“问” 促发思维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师:如果有256只小猫,58只小兔,怎么表示比较简单? 师:回顾刚才的两幅图,你有什么想说的? 以上导入过程一共出现了6个问题,含2个陈述类问题、2个技能性问题和2个策略性问题,见下表。 类似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其教学目标主要是掌握策略,能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

因“问”设“问” 促发思维

课堂提问是主要面向认知领域目标的学习,它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最基本的手段,好的课堂提问是优质教与学的核心。很多教育家认为:提出少量的、经过精心组织和陈述的好问题,比提一大堆问题更能促进学生思考。结合以上观点,笔者尝试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分为四类:陈述性问题、技能性问题、策略性问题和管理性问题。

陈述性问题是最基本、最常见的,学习过程大部分都要经历陈述性阶段,有指向符号表征、事实性知识、知识体系的陈述性问题,比如“什么”“哪些”“是不是”等。技能性问题是课堂重心,包括对概念和规则的运用,比如“怎么样”等。策略性问题含认知策略(指向提高认知加工效率)和元认知策略(指向对学习活动进行计划、监控、调节、反思、评价),比如“为什么”“你是怎样想到的”“你是怎样调整的”等。还有管理性问题,主要是用以组织教学。那么,课堂教学中可以怎样“问”这四类问题呢?

一、忽略问题类型,服从教学目标

【案例一】唤醒策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

师:哪排多?两幅图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第二幅图比较简单?

师:如果有256只小猫,58只小兔,怎么表示比较简单?

师:回顾刚才的两幅图,你有什么想说的?

以上导入过程一共出现了6个问题,含2个陈述类问题、2个技能性问题和2个策略性问题,见下表。

类似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其教学目标主要是掌握策略,能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一般来说,“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产生一种为学策略而学策略的强迫倾向。学生在学习该课策略之前,已有的策略经验是三年级的“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和四年级上册的“用列表的策略整理条件和问题”,该课的画图策略还是第一次正式接触。为此,教师在探究例题1之前有意设计了以上环节试图引出“画图”,表面上是为“唤醒”策略,实际上是暗示性过强、过早的导入。过早地抽象化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因为他们希望知道这究竟有什么用处,又为什么是相互关联的。

因此,问题的设计首先要服从教学目标,应引领教学重点、难点,触及知识本质,有利于学生掌握重难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没有对教材的全面把握和宏观视野,课堂提问就会如“风中的蒲公英”,随意游走,没有着陆的根。这时候再研究问题类型的设计,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怎么问”之前首先要把握好“问什么”。

二、设计问题链条,聚焦核心问题

【案例二】解决问题(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

例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一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容量是大杯的。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思考:

1.这道题与准备题相比,有什么不同?

2.大杯和小杯的容量之间是什么关系?

3.这个关系对解决问题是否有所帮助?

4.能试着在下图中表示出你的解决方法吗?

想:把( )个( )杯替换成( )个( )杯,相当于( )个( )杯装( )毫升。

出示例题以后,教师给出了基于核心问题的4个问题链,让学生按照提示自主解决问题,见下表。

第一个陈述性问题是问题内和问题外的比较,第二个陈述性问题是基于问题内部矛盾的比较,第三个陈述性问题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思考解决问题的走向,第四个策略性问题则是具体运用前面发现的关系走出思路。这样逐层深入的问题链条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促进学生对知识本质的挖掘和掌握。

对较复杂的核心问题通过建立支架式问题解决阶梯,使学生在自主积极思考中不断调节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沿着“支架”逐步攀升。这样的思考方式,让数学问题从混沌变得清晰。学生如果能够体会到这种思考方式,相信他们的思维也会变得清晰起来,这会让他们终身受益。

三、适减陈述问题,增加策略问题

【案例三】解决问题(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

例题: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1.画图理解。

师:这个题目中有几个未知量?哪几个?

师(板画上下两条线段):哪一部分是多的?怎样表示一共的邮票数?还有什么没有表示出来?

师:连起来看,这一部分表示什么?这一部分表示什么?这一部分呢?

2.确定思路。

师:通过画图,你觉得可以先算什么?

师:先把多的12枚拿掉,这是求什么?

师:回顾解题过程,你觉得最关键的是什么?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师:先加上多的12枚,这是求什么?

师:回顾解题过程,你觉得最关键的是什么?

3.解决问题。

师: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解答。谁来完整地说说解题过程?

师:有没有人用其他方法解决的?

师:比较一下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师:为什么一个要加12,另一个要减12?

以上新授过程一共有16个问题,陈述性问题、技能性问题、策略性问题、管理性问题分别有9个、3个、1个和3个。

上一篇:对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下一篇:乖巧?自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