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风险导向审计及其应用状况

时间:2022-05-30 12:45:59

浅谈风险导向审计及其应用状况

【摘要】风险导向审计是当今审计领域的新型审计模式,但通过此次实习,我发现在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中,风险导向审计并非主流审计模式。本文探究了风险导向审计与账项基础审计的内涵,又通过将风险导向审计与传统审计模式的对比体现出风险导向审计的优势。最后讨论了风险导向审计目前在我国应用不足的现状以及原因浅析。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 审计模式

一、风险导向审计与账项基础审计

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导向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是审计模式发展的三个阶段。随着审计制度的不断发展,风险导向审计是目前审计领域的新型审计模式,在发达国家审计实践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与发展,然而通过在徐州合众会计师事务所的实习,我了解到在我国众多的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当中,风险导向审计并非应用于主流的审计模式。

风险导向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自始至终都以企业经营风险分析评估为导向,根据量化的分析水平排定审计项目优先次序,依据风险确定审计范围与重点,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进行评价,进而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协助企业管理风险,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独立的鉴证和咨询活动。

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风险评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贯穿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整个过程,其程序可以分为3个步骤:制定审计计划、实施审计程序、编制审计报告。其中审计计划指导审计全局,要求审计师从战略高度整体考虑审计方案,强调审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了解,并根据公式“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识别和评估出重大错报风险,制定出审计计划。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并在审计过程中不断再评估修订审计计划。最后通过整体审计工作作出结论,出具审计报告。

而账项基础审计方法,顾名思义,是指审计师通过简单的方法获得审计证据,如检查支持凭证,评估报告资产的价值,确定受托责任人对存货购买和发出核算的正确性等来进行审计工作,又被称为详细审计。

二、风险导向审计与账项基础审计在实务中的比较

在实务之中,众多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在进行业务活动时所采用的方法并非风险导向审计,而是使用账项基础审计。然而,通过对账项基础审计的多次实践,我发现账项基础审计相对于风险导向审计有很大的弊端:

1.账项基础审计由审计人员进行业务的逐笔核对,审计工作效率较低。在实习过程中,我所在的事务所进行的就是账项基础的审计工作。这项工作主要是对客户的凭证逐一检查,找出问题,工作量大,比较繁琐,往往一个工作日每个审计师只能完成被审计单位一个到三个月的账簿审计工作,工作质量却得不到保证,能否发现问题取决于审计师是否细心,经验是否充足。

2.账项基础审计视角狭隘,缺乏整体观念。不同于风险导向审计,在进行账项基础审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对企业的控制环境并没有深入的了解。这造成审计人员缺乏全局观念,仅立足于当前检察的凭证和记录,不能对企业整体的财务信息的公允状况作出评估。在实习工作中,我被安排的工作紧紧局限于被审计单位本年度两个月的账簿审计,对于只知道被审计单位主营业务的我,很多账簿中出现的分录都只能简单判断其记录是否正确,而不能确定该公司的账簿是否存在舞弊等重大而又隐蔽的问题。

根据理论知识,风险导向审计则不会使审计师在审计工作中遇到这样的问题。风险导向审计立足于企业整体,审计师事先已经掌握了企业的内部控制状况,对企业的账目进行抽查。这种方法无疑提高了效率,对于经验丰富的注册会计师,只需要特别关注一些问题,即可合理保证审计质量。

三、风险导向审计目前在我国的现状

在此次实习中,无论是通过阅读已经编制好的审计报告和审计工作底稿,还是亲身体验事务所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项目的过程,都可以发现徐州合众会计师事务所在对企业进行审计时采用的方法并非我在学习过程中所熟知的风险导向审计,而是采用了传统的账项基础的审计方法。

查阅资料后,可以发现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只有在一些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才能得到应用,并且应用的对象集中在较大的上市公司和集团非上市公司。多数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仍然采用传统的审计模式,如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导向审计。总体来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应用严重不足。

经过仔细思考,我总结出导致这一结果的以下原因:

1.要实行风险导向审计,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而对于徐州合众会计师事务所这样的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其人员配备并达不到较高的水平,一些资质比较老的注册会计师依然偏向于使用他们惯用的账项基础审计方法,而新进的注册会计师缺乏工作经验,也无法很好的利用风险导向审计;

2.徐州合众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一家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其客户也多为中小型企业,而没有审计准则中要求必须使用风险导向审计的上市公司,这些企业的业务量比较小,业务的种类也相对简单,而相对于风险导向审计,账项基础审计思路较为简单,不需要制定审计计划和进行控制测试,在对业务较少的小公司或分公司进行审计时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3.在宏观方面,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缺乏客户相关经营信息,注册会计师的知识体系亟待完善,企业评估方法有限,这些都局限了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应用范围。

风险导向审计作为新兴的审计模式,具有传统审计模式所没有的重大优势,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中的发展仍然是翘首可待的。

参考文献

[1]雷可.浅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J].财经界(中旬刊),2007(8).

[2]程景鸿,闫志涛.风险导向审计的应用[J].中国农业会计, 2008(9).

[3]林青.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应用现状探析[J],财会研究.

[4]杨清香.审计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陶冶(1990-),女,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会计学。

上一篇: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的设计与变革 下一篇:关于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