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成为城镇化的主体

时间:2022-05-29 11:39:41

让农民成为城镇化的主体

城镇应成为劳动生产率更高、生活条件更好、社会更和谐、文化更丰富、环境更适宜、安全更有保障的居民聚居地,而且能够以其强大的实力带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要真正实现城镇化这一性质,就必须走以农民主体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尊重农民意愿

自2012年开始,湖南望城新康乡开始进行城镇化改造。因为前期广泛征求了老百姓的意见,政府行为很快就变成了群众的自觉行动,当地集镇社区的居民钟解平说,当时只开了一个动员大会,群众就动员起来了,占道的棚架都是群众自觉拆除的。现在的破房子没有了,政府没有大量投钱,群众自己花钱把房子里面进行改造,政府负责外立面,形成了有效互动。有了百姓的积极参与和全情投入,就没有搞不好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并不在于人的去向。与以往的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没有搞人拆大建,而是尊重农民的意愿,提出“进城”和“留村”两种方式,在鼓励农民向城镇集聚的同时,要推动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在当地界牌村、泥窝村试点设立了民政、社保、卫生等窗口,让农民和市民同等享受公共服务,让村民享受与城镇职工一样的养老、医保待遇。现在,这两个村已经发展成了社区,村民和市民在身份上已经没有本质区别。

城镇化建设涉及到拆并村庄和建设大规模农民集中居住区的问题,更多地涉及到农村的建设用地。2012年底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中提及“5年内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目前已经陆续在全国各地展开,这多少让有浓厚乡土情结的农民有了城镇化的“底气”,赋予了他们更多的财产权利。

平等享有资源

城镇化实质就是让一部分农民进城发展,通过农民的进城就业和收入结构的调整,使他们有尊严地参与和分享城市化成果,分享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即从农村和农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享有充分的就业和完全的市民权益。

从农民的角度来看,有本地户籍,长期在这里定居,享有城镇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可以送小孩读城市的公立学校――就是真正的城镇化。近年来,辽宁省铁岭市以凡河新城建设为突破口,创造性地开展了单厂一城镇化做法,加快了新型城镇化的步伐。所谓单户城镇化,就是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户以户为单位,在完全自愿的前提下,保留原有耕地承包经营权,用农村住宅和宅基地置换凡河新城的楼房,同时,通过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制度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进城农民真正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让他们进得来、住得下、留得住、生活得更好,避免“被上楼”。

青岛社科院副研究员柳宾介绍,据测算,如果在分散的农村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平均到每个农民身上的费用将是每个城镇居民的8到12倍。新型城镇化可以通过人口集聚产生的规模效应,降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成本,让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大致相同甚至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

新市民新生活

新型城镇化就是让农民由分散的自然村转移到聚集的新型农村社区居住,由远走他乡漂泊打工到在家门口“门对门”实现就业,变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农业组织方式为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方式,彻底改变“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湖北宜都在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探索出通过养鲟富民强市的天峡模式,即“公司+协会+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红花套镇渔洋溪村民卢武昌一家运用天峡模式,在建新房时配套建设了地下室养鲟车间,当年纯利5万元,比起之前靠儿子外出打工和儿媳在家种地,年纯收入增加了3万元左右。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让农民就地就近实现就业和居住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特点的显著体现。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翟留栓表示,建学校、医院、批发市场,甚至建加工厂,都是城镇化建设收益用于农民具体的表现形式,因为这些效益是在农民集中居住、牺牲土地利益之后获得的。

生活的便利性也考验着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长沙市高新区麓谷街道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逐步完善城市配套设施,街道辖区各小区内生鲜市场、文化广场等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曾在大城市打过几年工的街道居民阳铭说:“社区有政府办的服务中心、警务室、卫生室,还有幼JL园、小学、超市、快餐店,环境也好,生活跟在城里没什么两样!”

上一篇:周小平:传播正能量的草根网络作家 下一篇:美国高校筹资机构建设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