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

时间:2022-05-29 11:01:25

浅谈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

摘要:新课标实施以来,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每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差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信息技术存在着不同层次的认识;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存在不同层次的水平;在学习上,层次也有所不同,如果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只能使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和谐开放的教学环境,它强调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他们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极大的促进其个性和潜能的充分发展。当然,分层教学这一方法在实施中还存在不足之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从而使其在培养初中学生信息技术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分层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387-01

1.分层教学的提出原因

新课标实施以来,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每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差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信息技术存在着不同层次的认识;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存在不同层次的水平;在学习上,层次也有所不同,如果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只能使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为缓解普及型教育与个体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按照教学目标分层次,课堂教学辅导有层次,综合练习分层次的方式进行,从而有效地使全体学生受到系统培训。

2.在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2.1 对学生进行分组。通过调查摸底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学习能力等基本情况有了具体的了解后,可把学生分为以下A、B、C三组:

A组:对信息技术兴趣较低,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低的初级学生(一般较少)

B组:有一定学习能力,学习有些被动,通过努力一般能完成任务的中级学生(较多)

C组:思维活跃,有很强自学能力与创新意识的高级学生(较少)

在课堂上,首先让学生们自由分组,一般5-6人一小组。(这样可以保证坐在一起的学生情感交流比较顺畅),然后教师再根据上述分类,整体考虑,个别调整,做到每组都有上述三类学生,即所谓的"异质分组"。这样,初级学生可以向中高级学生请教;中级学生既可以帮助初级学生,巩固自己的知识,也可以学习"高级学生",拓宽自己的视野,高级学生在带领组员们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能够锻炼自身的非智力因素。

2.2 分层设计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在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之后,我们就要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从知识到能力,再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设计出不同的教学任务,以适应不同认知能力的学生,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A组任务:比较浅显易懂的任务,一般可以通过模仿,或照着书本完成(着重解决某一知识点);

B组任务:知识的巩固,注重前后知识的串联(几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

C组任务:注重知识的在日常生活中的灵活运用,做到艺术性、创造性(一条知识树的内化与再创造)。

2.3 教学过程中的分层教学法。

A、明确基础任务,全班同学都要完成,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更高级别的

B、针对中级学生,可以多用任务驱动,适时给予点拨,引导他们独立完成任务,在他们进行知识串联的时候,最容易出现问题,此时教师要找出典型问题,及时分析,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C、对于高级学生,在明确范围后,可以放手让他们发挥,他们所做出的一些好的创意可以及时在全班点评,以扩展、活跃其他学生思维。

如在《快乐猫咪----简单的动画补间动画》这节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组分层练习题:

A层完成任务为:制作猫咪元件

B层完成任务为:在A层任务的基础上,给猫咪添加动画效果的眼睛,

C层完成任务为:自行设计制作节余用水动画效果,让水滴逐渐低落,要主题鲜明,版面设计美观,有一定技巧。

通过这样的练习,教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一目了然,也能充分展示每位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

总之,每套练习都要设计出层次。通过这样的练习既展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又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了考核,既发挥了学生的能力,又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特长。

2.4 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

评价时对于不同类别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评价方式,切忌不能用一个标准进行判定式评价,而要看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步。

A组学生,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指出,多肯定,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信心。

B组学生,以激励性评价为主,适时提出不足,指名努力方向,鼓励他们往上一个层次靠拢。

C组学生,在肯定的同时,采用竞争性评价,指出他们在创新、艺术、应用等方面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和谐开放的教学环境,它强调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他们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极大的促进其个性和潜能的充分发展。当然,分层教学这一方法在实施中还存在不足之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从而使其在培养初中学生信息技术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实施分层教学 提高课堂效益 陈权

[2] 分层递进 提高教学质量 刘稚平

上一篇:浅谈创新在数学课中的培养 下一篇:“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的教学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