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媒体里约奥运报道“度”的贴近性表达

时间:2022-05-29 09:38:24

国内媒体里约奥运报道“度”的贴近性表达

[摘要]在里约奥运会中国军团金牌总名次下降的过程中,国内媒体在把握“度”的方面,显现出更为宽阔的视野和更为贴近性的表达,在报道中国运动员个性、中国老百姓的开放与包容的心态等方面的力度和分寸上做到因事制宜、因时制宜。

[关键词]国内 媒体 里约奥运 贴近性

从竞技体育层面看,里约奥运会是一届金牌格局发生变化的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位列金牌榜第三,而在自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初登金牌榜亚军宝座后,从未掉出前二名,甚至在北京奥运会荣登榜首。

对此变化,在里约奥运报道过程之中,国内媒体对于奥运会报道“度”的把握也随之而变,显得更为贴近、更为温暖、更聚人心、更为理性、更具国际视野、更具百姓情怀。

这些优质报道从聚焦金牌过度到淡化成绩,从英雄崇拜过度到百姓生活,从拔高式口号过度到理性呼唤。最为值得关注的是:这些过度,并非简单、武断、生硬、一厢情愿地“猛打方向盘”,而是如《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所言:“铁的事实、好的道理,还有耳目一新、引人入胜的表达”。

更贴近中国运动员个性表达

受到传统报道思维的影响,奥运会报道总被冠以单一化、模式化、金牌化、高大化的标签,争金夺银历来是中国体育媒体的主要话题,铜牌很难引起关注。

但这一次在里约奥运会上,却有了一次“耳目一新”铜牌表达:8月11日,里约奥运会刚开幕不久,这天出版的《南方周末》封面主图旁,印着这样一段话:95后的傅园慧发出“洪荒之力”,为里约奥运会献上最轻松的表情包,拿块铜牌也笑得花枝乱缠。紧绷了几十年的中国人,仿佛一下子适应了自我的个性表达。“世界级”的展示不止靠一块块金牌,还有一张张中国人的面孔。

8月9日,新华社电稿《用我洪荒之力照你蒙昧之心》中写道:傅园慧那种发自内心的激动和欣喜恰恰正是对超越自我、超越极限的奥林匹克精神最好的诠释,是体育运动中最能打动人心的一种力量。“洪荒之力”、“生不如死”这样段子手般的幽默语言更是展示了当代中国运动员自信开朗、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国内自媒体转发刷屏中,游泳运动员傅园慧让人忍俊不禁的表情包、跳高运动员张国伟近乎夸张的白鹤亮翅搞笑动作、体操运动冯哲那种“将热点尽收眼底的吐槽天王”……无论是传媒媒体,还是新媒体、自媒体,对于中国运动员“网红”状态的个性报道,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体育的变化和中国人体育观的变化。

可以说,如今的中国体育新闻受众,可以丢得起金牌、输得起比赛,斗不过裁判,但他们绝不能错过奥运舞台观赏体验中的一次又一次的个性宣泄,他们不仅需要运动员场上挥洒汗水、拼搏夺金,更能在镜头前谈笑风生、妙语连珠。“他们对一场比赛的期待,正在由运动员能否夺得金牌转变为这场比赛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愉悦。”[1]

对此,媒体则需充分加以正面引导,用更为接地气的表达传递信息。说“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打动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2]

而这,也是为什么一个闯入决赛的选手能够像奥运冠军一样霸屏国人微信朋友圈的原因。

更贴近中国人的开放与包容心态

从8月17日开始,《人民日报》评论版“评论员观察”栏目刊登系列评论“里约奥运的‘中国心态’”,开篇题记写道:“过去,我们用体育展示一个强大的国家、拼搏的姿态;今天我们正向世界讲述一个开放的中国、一种包容的心态。”

里约奥运会上,在报道中国奥运英雄非凡事迹的同时,国内媒体在“度”的把握上,明显产生了一次大面积渐变尝试,从采写表达奥运冠军的辉煌与荣耀,渐变为从年轻人的角度出发,从更为理性和开放的心态诠释爱国主义情怀、向世界讲述中国体育故事。

新华社记者江红在《秀美丽、秀浪漫!中国选手主角感越来越强》一文这样评论:成长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的新一代中国选手以全新的面貌,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颠覆了过去的传统形象,他们越来越自信、越来越美丽,他们有思想、有个性、爱表现、不拘谨。他们在用自己的言行告诉世界:原来中国故事还可以这样讲!

还有这样一个报道:马术比赛,国人鲜有关注,中国仅有一人参赛,但放弃英国国籍代表中国出战的华天,在里约获得马术三项赛第八名,创造了中国马术征战奥运所取得的历史最好成绩。有媒体赛后问华天:只有你一个人代表中国参加马术赛,你会孤独吗?他的回答是:一起战斗的还有我的祖国。[3]

在众多有关中国女排报道中,《人民日报》从激情澎湃的赛场新闻中挖掘出这样的感人细节:在2012年中国女排受挫后,郎平挺身而出,再度接手中国女排教鞭,备战里约奥运,“当有人代表国家对你说,‘国家需要你’,你还能无动于衷吗?这就是郎平的回答。”[4]

《湖北日报》头版评论员文章有这样的表达:人们今天为女排欢呼,不仅是因为比赛胜利带来的,更因为一代代女排运动员们赓续的意志、精神和信念,超越地方,超越职业,为时代注入强大的正能量。[5]

在感叹中国代表团金牌减少的同时,细心的英国《卫报》记者菲利普斯在稿件结尾处引用了北京体育大学专家毛志雄的语句,“我们仍然需要利用体育实力作为一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彰显国家力的手段,但是我们正在变得越来越理性。”[6]

更贴近普通人的真实与梦想

对于国内体育新闻受众而言,他们中大多数人无法去里约观看奥运比赛现场,只能通过国内各类媒体参与感受奥运。而在以前的奥运报道中,他们所能感受到的是固定表达模式:赛场的激烈与拼搏、运动员的汗水与艰辛。远离中国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而在里约奥运报道中,国内媒体试图渐渐扭转着这一固有模式的表达――越来越多的中国运动员有着自己的真实生活、不掩饰的真实个性。而主导这一转变的国内媒体把握的基调是:更贴近普通人生活的真实与梦想,善良与真诚;奥运故事离我们不远,和老百姓日常生活一样。

跳水赛场,中国女运动员何姿输给队友得银,却意外收获男友秦凯的现场单膝跪地的求婚,喜极而泣。《环球时报》温情写到:不分国籍、种族、语言,不知有多少人被秦凯对何姿的求婚深深感动,甚至陪何姿流下眼泪。对那些善良的心来说,那一幕代表了永恒。[7]

为什么这些场外的故事有时会超越激烈的赛场,感动局外人?体育新闻的研究者对此已做过研究。他们认为体育新闻传播者营造了一个个“梦境”,为受众提供了良性调节情绪、发泄压力的适宜场所,同时也是培养良好情绪的训练场所。[8]

再看一例:易思玲和孙杨卫冕失败后,痛哭到不能自已。当梦想近在咫尺,我们无法苛求运动员完全卸掉包袱,至少在他们失意时,多给予一些温暖的拥抱、善意的包容。所有这些,都将是赛场乃至人生宝贵的历练。离梦想越近,越应该放开怀抱,去遇见更好的自己,创造更好的自己。[9]

阅读这样的奥运报道文字,格局自然不一样,融入其中者,会深深“体会到不同的人生经验,胜者的幸福与自信,败者的悲伤与顽强,以及他们在赛前、赛中、赛后中对心理和生理的考验。”[10]

里约奥运会报道,在弘扬为国争光永远是奥运赛场主旋律的同时,理性展示宽容而理性,贴近而温情的中国奥运故事,中国媒体无疑把握住了这个“度”,并进行着渐变。

注释:

[1]《里约竞技潮引爆全球悲喜》,《环球时报》2016年8月8日16版

[2]《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3][4]《“不孤独”的底气是“祖国”》 ,《人民日报》2016年8月18日5版

[5]《从“女排精神”中汲取前进力量》,《湖北日报》2016年8月22日1版

[6]《里约金牌少了 中国人心态复杂》,《参考消息》2016年8月17日9版

[7]《赛场求婚新闻为何输给王宝强离婚》,《环球时报》2016年8月16日15版

[8][10]毕学梅、贾静:《体育新闻学概论》,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当梦想近在咫尺》,《人民日报》2016年8月8日15版

上一篇:国庆立体花坛制作技艺探究 下一篇:有这样一部戏,奥巴马都在追